

1.
名詞
二十八宿之一,西方白虎七宿的第二宿。參見“二十八宿”。
2.
形容詞
〈方〉(北京話)(某些瓜類)過熟而瓜瓤發松甚至變質。
3.
形容詞
〈方〉(北京話)(身體)虛弱。
4.
名詞
(Lóu)姓。
5.
形容詞
(技藝)低劣。
1.
空;疏。參見“婁婁”。
1.出自《管子·地員》五殖之次曰五觳,五觳之狀婁婁然,不忍水旱。
2.出自《釋名·釋宮室》樓,言牖戶諸射孔婁婁然也。
2.
星宿名。參見“婁宿”。
1.出自《禮記·月令》季冬之月,日在婺女;昏婁中。
2.出自《水滸傳》每門有千匹馬,各有一員大將。怎生打扮……各拿伏手軍器,正按西方奎、婁、胃、昴、畢、觜、參。
3.
傳說中獸名。
1.出自《韓詩外傳》北方有獸名曰婁,更食而更視,不相得不能飽。
4.
通“?”。參見“婁豬”。母豬。比喻淫亂的女子。一說謂婁豬為求牡之豬。參閱清王鳴盛《蛾術篇·婁豬》。
1.出自《左傳·定公十四年》野人歌之曰:“既定爾婁豬,盍歸吾艾豭?”
2.出自《聊齋志異·俠女》不然,爾愛其艾豭,彼愛爾婁豬矣!
5.
用同“??”。多;夠。
1.出自《敦煌變文集·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為憶慈親腸欲斷,前路不婁行即到。
6.
見“婁子”。亂子;糾紛;禍事。
1.出自《雙菱村記事》我再三告誡過你,做事不能總那么丟三落四的。可不,眼下就惹出婁子來了,叫我如何收拾?
2.出自《雙貓圖》你們趁早叫業主查一查,早點加固,別到時候嘩啦一聲出個婁子,那可是人命關天的事。
3.出自又如:捅婁子。
7.
姓。漢有婁敬。
1.出自《新唐書?宰相世系表四下》婁氏出自姒姓,夏少康裔孫東樓公封于杞,為楚所滅,子孫食邑于婁,因以為氏,陽城諸縣有婁鄉,是也。
8.
見“婁羅”。語音含混、嘈雜貌。有輕視意。
1.出自《南齊書·高逸傳·顧歡》夫蹲夷之儀,婁羅之辯,各出彼俗,自相聆解。
9.
見“婁羅”。委曲;繁瑣。
1.出自《冥通記》唯答云許,終是婁羅,夢無所知究,自懷愁慮,為復斷隔耳。
2.出自《義府》婁羅,別作??縷,猶言委曲也。言夢中事委曲不能的知其故。
10.
見“婁羅”。機靈;精明強干。
1.出自《敦煌變文集·維摩詰經講經文四》我長於諸處,夸汝婁羅。
2.出自《蘇氏演義》婁羅者,干辦集事之稱。世曰婁敬、甘羅,非也。
3.出自《玉抱肚》曲逞甚么婁羅,當初有個鄭元和,早收心休戀我。
11.
見“婁羅”。強盜部下。
1.出自《幽閨記·山寨巡邏》領鈞旨,大婁羅巡山,小婁羅打更。
2.出自《升仙夢》鐘離扮邦老領婁羅上。
見〖白皮書〗。
1.佛經中惡鬼的名稱。
橋名。在陜西藍田東南藍溪之上。《太平廣記》卷五十引裴硎《傳奇·裴航》載裴航于藍橋驛口渴求水,遇見仙女云英,因向其母求婚,歷經磨難,滿足了其母的條件,終于與云英成婚,雙雙仙去◇因以指男女約會或姻緣藍橋約|望極藍橋|藍橋路近|小山遮斷藍橋路。
1.顏色名。
方言地區的人說的普通話,夾雜著方音,舊時稱為藍青官話(藍青比喻不純粹)。
1.舊時八品﹑九品小官所穿的服裝。
2.明清生員所穿服裝。
1.系印紐的藍色絲帶。古代常用絲帶的不同顏色,標識官吏的身份和等級。藍綬表示等級較低的官吏。
又稱藍田猿人”。早期猿人化石。1963-1964年在陜西省藍田縣發現頭骨化石一具、上下頜骨化石各一具和牙齒化石十多枚。其絕對年代為距今65-80萬年。同時還發掘出多種打制石器。
1.比喻名門出賢子弟。
1.舊時比喻締結姻緣。
①用感光后變成藍色(或其他顏色)的感光紙制成的圖紙。②(比喻建設計劃國家建設的~。
1.唐代飲宴時,輪流斟飲,至末坐,稱"藍尾酒"。
2.謂即屠蘇酒。
1.深藍色。亦用以借指天﹑水等。
1917年美國國務卿藍辛和日本全權代表石井菊次郎間的外交換文。美國承認日本在中國享有特殊利益”,兩國政府重申在中國尊重門戶開放”和機會均等”的原則。1923年被廢除。
1.藥名。有劇毒。
1.復姓。楚有藍尹亹,見《國語.楚語下》。
1.猶藍晶晶。
1.竹轎。
1.藻類植物的一大類,生長在海水﹑淡水中或陸地的陰濕地方。由單細胞或多細胞組成,普通是藍綠色,也有紅色或紫色的。
1.形容極藍。
1.讕辭。
1.說假話﹔虛妄不實之辭。
1.讕言。
1.誣罔詆毀。
1.指誣妄謬誤之言。
誣賴的話;沒有根據的話無恥~。
1.妄語。
1.磨玉的青石。
1.水曲。
1.雜亂交錯貌。
1.波濤。
中國西南地區大河。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北麓,從北向南經西藏、云南,出國境后稱湄公河。注入南海。全長4688千米(中國境內段長2354千米)。中游處于橫斷山區,山高谷深,水流湍急。下游兩岸山勢漸低,峽谷和平壩相間。流量豐,落差大,富水能資源。
1.猶言隨波逐流。比喻言行無標準。
1.亦作"瀾翻"。水勢翻騰貌。
2.比喻言辭滔滔不絕。
3.形容筆力或文章氣勢奔放跌宕。
1.水勢浩大貌。
1.(價格)低廉。
1.流貌。
1.放浪無拘。
1.亦作"瀾熳"。
2.分散﹑雜亂貌。
3.形容色彩濃厚鮮明。
4.興會淋漓貌。
1.見"瀾漫"。
1.清澄如水。
1.汍瀾。淚流貌。
1.波紋。
1.破爛的衣衫。亦形容破落下垂的樣子。襥,同"衫"。
1.亦作"?縷"。
2.見"襤褸"。
1.亦作"?褸"。亦作"?縷"。
2.形容衣服破爛。
3.比喻破舊。
4.無緣飾的破舊短單衣。
5.泛指破爛的衣服。
1.亦作"?褸篳路"。
2.原謂穿著敝衣,駕著柴車,開發山林◇用以形容開創者的艱辛。語本《左傳.宣公十二年》"訓之以若敖﹑蚡冒篳路藍縷以啟山林。"
1.指敗絮。
1.外形丑陋。
2.錯雜貌。
形容能說會道的口才三寸斕斑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