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見“嘍囉”、“嘍嘍”。
2.
見“嘍囉”。伶俐能干;有本領。
1.出自《題中書壁》詩側坡蛆蜫蜦,蟻子競來拖。一朝白雨中,無鈍無嘍啰。
2.出自《對玉梳》刬地你拽大拳人面前逞嘍啰,請起來波小哥!
3.出自《水滸傳》郎主道:“引兵的那蠻子,是甚人?這等嘍羅!”
3.
見“嘍囉”。舊稱占有固定地盤的強人部眾,現在多比喻追隨惡人的人。
1.出自《水滸傳》如今近日上面添了一伙強人,扎下一個山寨,在上面聚集著五七百個小嘍羅,有百十匹好馬。
2.出自《警世通言·趙太祖千里送京娘》那赤松林下著地滾周進,屯住四五十嘍啰。
3.出自《快心編初集》嘍啰斟上酒來,行過三巡。
4.出自《南腔北調集·題記》他(梁實秋)在北方一面做教授,一面編副刊,一位嘍羅兒就在那副刊上說我和美國的門肯(H.L.Mencken)相像,因為每年都要出一本書。
4.
見“嘍囉”。擾亂;喧噪。
1.出自《送人分題得鶴山》詩前飛烏鳶后駕鵝,啄腥爭腐聲嘍啰。
2.出自《長生殿·冥追》惡噷噷一場嘍啰,亂匆匆一生結果。
3.出自《詠狗蚤》與虱都來不較多,?挑筋斗太嘍啰。
5.
見“嘍嘍”。形容狹小;狹窄。
1.出自《抱樸子·自敘》唐堯公旦仲尼季札皆有不全得之恨,無以近人信其嘍嘍管見熒燭之明,而輕評人物,是皆賣彼上圣大賢乎!
2.出自《抱樸子·明本》然而嘍嘍守于局隘,聦不經曠,明不徹離,而欲企踵以包三光,鼓腹以奮雷靈,不亦蔽乎!
6.
見“嘍嘍”。猶歷歷。
1.出自《敦煌變文集·燕子賦》不言我早悉,事狀見嘍嘍。
7.
見“嘍嘍”。象聲詞。
1.出自《燕銜泥》詩銜泥燕,聲嘍嘍。
2.出自《兒女英雄傳》賣水煙的把那水煙袋吹的忒兒嘍嘍的山響。
1.化妝,打扮;濃妝艷抹。
1.反話;假話。
1.假冒的家長。
1.意氣不平。《莊子.在宥》"于是乎天下始喬詰卓鷙,而后有盜跖曾史之行。"郭慶藩集釋"崔云喬詰,意不平也。"一說,詐偽詰責。成玄英疏"喬,詐偽也。詰,責問也。"
1.俊逸。
1.假模假樣。
1.高枝。
1.樹木高大的叢林。
1.猶言裝模作樣。
1.謂濃妝過分。
1.妖模怪樣。
1.見"喬模喬樣"。
2.裝腔作勢的樣子。
1.惡徒。
1.一種有細微均勻的皺紋的絲織品,薄而透明,多用來做窗簾﹑舞裙﹑夏季婦女衣服等。
1.農具。用細竹桿做成的三腳架。在下雨地面潮濕時,懸掛收獲的莊稼。
語出《詩·小雅·伐木》出自幽谷,遷于喬木。”從深谷中遷到高樹上◇以喬遷”比喻地位升高,也用于賀人搬往新居滿堂虛左待,眾目望喬遷|今日你家喬遷之喜,理當棕。
1.裝腔。
1.高大貌。
2.任性易怒貌。
1.膽怯,害怕。
河南墜子演員。女。原名李金秀,河南內黃人。十四歲從喬利元學藝,后又拜梨花大鼓名家潘春聚為師。是河南墜子北路調創始人之一,以吐字俏利、旋律悠揚的巧口”著稱。1940年在沈陽演出時,受日本侵略者迫害,精神失常,返天津后病逝。
1.怪模怪樣﹑扭捏作態。亦指裝腔作勢﹑怪模怪樣的人。
1.無賴;壞蛋。
1.無賴;怪人。
1.即橋山。黃帝葬地。在今陜西省境內。
1.高聲怪調。
1.惡聲惡氣。
1.裝腔作勢。
1.裝模做樣。
1.高大的樹。
1.高大的松樹。
2.古代傳說中王子喬和赤松子的并稱。兩人均為傳說中的仙人。
1.高聳。竦,通"聳"。
1.謂故意素裝以顯妖媚。
1.假斯文;假道學。
1.假斯文,假正經。
1.不誠實的怪伙伴。
1.不正當的行為。
1.任性。任性易怒。
1.猶言喬坐衙。
1.模樣妖冶。
1.裝模作樣。
1.見"喬岳"。
1.裝模做樣。
1.裝模做樣。
1.重疊的山嶺。
1.不經當事人同意而強作主。
1.打扮,裝扮。
2.假裝。
1.見"喬裝打扮"。
①改換衣裝,扮得漂亮經過一番喬裝打扮,看上去年輕了十歲。②也作喬裝改扮”。重新裝扮,使人認不出來。
1.見"喬裝打扮"。
1.見"喬坐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