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不好看;丑。
2.
形容詞
粗劣;不精致。
3.
形容詞
(住的地方)狹小,簡陋,不華美。
4.
形容詞
不文明;不合理;壞的。
5.
形容詞
淺薄;(見聞)少。
1.
狹小;低矮。參見“陋巷”、“陋室”。
1.出自《楚辭·東方朔〈七諫·自悲〉》凌恒山其若陋兮,聊愉娛以忘憂。
2.出自《文選·張衡〈東京賦〉》觀者狹而謂之陋,帝已譏其泰而弗康。
3.出自《感懷》詩我居一何陋,舉手屋可捫。
2.
矮小,短。
1.出自《新唐書·奸臣傳下·盧杞》杞有口才,體陋甚,鬼貌藍色。
3.
目光短淺;見識不廣。參見“淺陋”。
1.出自《荀子·修身》多見曰閑,少見曰陋。
2.出自《文史通義·書〈靈壽縣志〉后》舊志不能博考前代,而以明初為斷,已是舊志之陋。
4.
低微,卑賤。參見“陋民”。
1.出自《北齊書·文苑傳·樊遜》門族寒陋,訪第必不成,乞補員外司馬督。
2.出自《祭郴州李使君文》得恩惠於新知,脫窮愁於往陋。
3.出自《感事》詩乘田圣所勉,況乃余之陋。
5.
鄙視;輕視。
1.出自《兩都賦》序盛稱長安舊制,有陋雒邑之議。故臣作《兩都賦》,以極眾人之所眩矅,折以今之法度。
2.出自《郊天日五色祥云賦》陋泰山之觸石方出,鄙高唐之舉袂如舞。
3.出自《萬悔庵墓志銘》吾聞文虎、履安,一簽題亦有講究,恐倉卒裁答,為其所陋耳。
6.
吝嗇。
1.出自《呂氏春秋·節喪》侈靡者以為榮,節儉者以為陋。
2.出自《東京賦》奢未及侈,儉而不陋。
3.出自《趙公西侯新亭頌》以門以墉,乃棟乃宇。儉則不陋,麗而不奢。
7.
粗劣。
1.出自《宋書·孔覬傳》時吳郡顧覬之亦尚儉素,衣裘器用,皆擇其陋者。
8.
丑陋;猥瑣。
1.出自《東觀漢記·周舉傳》周舉字宣光,姿貌短陋。
2.出自《鷦鷯賦》色淺體陋,不為人用。
3.出自《鶴林玉露》杯有精粗,酒無分別,汝既知此,則無嫌於汝妻之陋矣。
4.出自《奈何天·崖略》初娶鄒何二美,嫌夫陋,別居靜室。
9.
差;比不上。
1.出自《新唐書·突厥傳贊》自《詩》《書》以來,代暴取亂,蔑如帝神且速也,秦漢比之,陋矣。
10.
偏僻;邊遠。
1.出自《左傳·成公八年》莒子曰:“辟陋在夷,其孰以我為虞?”
2.出自《論語·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11.
隱匿。
1.出自《書·堯典》明明揚側陋。
12.
粗俗;鄙野。
1.出自《新書·道術》辭令就得謂之雅,反雅為陋。
2.出自《史記·日者列傳》觀大夫類有道術者,今何言之陋也,何辭之野也!
3.出自《郡中春宴因贈諸客》詩勿笑風俗陋,勿欺官府貧。
1.即銅鏡。
2.燈的別稱。
1.指燒灼龜甲,以卜吉兇。
1.罩衣。
1.褂子﹑外套一類上衣的舊稱。
1.泛指捕魚的竹器。
1.泛指捕魚或捕鳥的竹器。
1.穿在袍子外面的大褂。
1.用竹子﹑蘆葦或明瓦搭成的天棚。
1.方言。即罩衣。
1.《詩.小雅.南有嘉魚》"南有嘉魚﹐焌然罩罩……南有嘉魚﹐焌然汕汕。"毛傳"罩罩﹐籹也;汕汕﹐樔也。"籹與樔都是捕魚的器具◇以"罩汕"泛指用漁具捕魚。
1.方言。套在衣袖外面的套袖。
1.也名罩褂。穿在短襖或長袍外面的單褂。
1.魚游貌。
1.遮蓋東西的器具。
2.霧的俗稱。
1.開始分辟。
1.謂開始昌盛。
1.始稱。
1.初創。
1.元旦。
1.奠定,建立。
開頭;起頭事件肇端。
1.始分。
1.開始建國。
1.闖禍;致禍之始。
1.亦作"肇跡"。
2.猶肇始,肇興。
1.謂始創基業。
1.創建;始創。
1.猶肇始。
2.謂引起事故。
1.謂啟亂。
1.猶黽勉。謂盡心竭力。
1.初分。
1.初創;開始。
在廣東省中部偏西、西江北岸。1949年設市。人口427萬(1995年)。為西江水運交通要沖和廣東省西部物資集散中心。特產端硯。名勝古跡有星湖、七星巖、鼎湖山、梅庵、崇禧塔等。
1.初秋。指陰歷七月。
1.創造繼承。
1.即杭本。宋代杭州刊印的書本。詳"杭本"。
1.宋時與程朱理學派對立的學派。包括金華學派﹑永嘉學派﹑永康學派。參見"金華學派"﹑"永嘉學派"﹑"永康學派"。
2.清初以黃宗羲﹑萬斯同﹑全祖望﹑章學誠﹑邵晉涵等為代表的史學派別。他們一般主張治學先窮經而求證于史,倡導注重研究史料和通經致用的風氣。
從浙江杭州經江西鷹潭到湖南株洲。長947千米。其中江西萍鄉至湖南株洲段原名萍株鐵路,1905年通車。全線1937年通車。已建成復線。是聯結華東和華中地區的重要鐵路干線。
1.即浙江。
1.水名。即錢塘江。《莊子》作制河,《山海經》﹑《史記》﹑《越絕書》﹑《吳越春秋》作浙江,《漢書.地理志》﹑《水經》作漸江水。古人所謂浙漸,實指一水。參閱王國維《浙江考》。
2.省名。簡稱浙。在我國東部沿海。以境內錢塘江舊稱浙江得名。
中國以理工科為主的多科性大學。校址在杭州。創建于1897年,初名求是書院◇校名屢經變更,1928年改現名。設有應用數學、電機工程、化學工程、經濟學等系。
鴉片戰爭中戰役之一。1841年9月,英軍進犯定海,葛云飛等三總兵苦戰犧牲,定海失陷。接著,英軍又攻占鎮海、寧波。道光帝派奕經率軍援浙。次年3月,奕經反攻寧波、鎮海失敗,英軍乘機攻陷慈溪、乍浦。由于浙江戰敗,道光帝決意妥協求和。
簡稱浙”。在中國東南部,臨東海。面積1018萬平方千米。人口4369萬(1995年)。明代置浙江布政使司(省級),清代為浙江省。省會杭州。大部為丘陵、山地,北部和沿海有平原。中國島嶼最多的省區。主要河流有錢塘江。亞熱帶濕潤區。經濟發達。主要有紡織、機械等工業,絲綢工業馳名中外。茶葉和毛竹產量均為全國第一,柑橘、桑蠶繭產量居全國前列。洋漁業和淡水漁業都很發達。
浙江東半部、福建全省和廣東東部低山和丘陵的總稱。山脈呈東北西南走向,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主要由花崗巖或火山巖組成。有武夷山、雁蕩山等風景名山∮流橫切山脈,形成峽谷急流。多河谷盆地和河口平原。岸曲折,多天然良港和巖島。
1.即浙江。
清詞流派。浙西詞人朱彝尊所開創,故名。重要作家有厲鶚等。論詞主張宜于宴嬉逸樂”、歌詠太平”。所作多寫瑣事,記宴游,有不少詠物之作。藝術上以北宋周邦彥和南宋姜夔為宗,將他們的風格、格律和技巧奉為填詞的極致。
清詩流派。發端于浙西詩人朱彝尊,形成于清代中葉。重要作家有厲鶚、符曾、汪沆等。作品大多寫文人的日常瑣事,力求風格幽新”,喜用僻典和代替字。
1.厲害;很。
見桑基魚塘”(308┮)。
1.甘蔗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