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使軸與齒輪、皮帶輪等連接并固定在一起的零件,一般是用鋼制的長方塊,裝在被連接的兩個機件上預先制成的鍵槽中。
2.
名詞
插在門上關鎖門戶的金屬棍子。
3.
名詞
計算機、打字機、某些樂器或其他機器上,使用時按動的部分。
4.
名詞
在化學結構式中表示元素原子價的短橫線,如(其中的單線表示兩個原子之間的單鍵,雙線表示兩個原子之間的雙鍵)。
5.
名詞
鑰匙。
1.
亦作“鑳”。
2.
插門的金屬棍子;門閂。
1.出自《周禮·地官·司門》司門掌授管鍵,以啟閉國門。
2.出自《急就篇》??锏鍵鉆冶錮鐈。
3.出自《淮南子·主術訓》是故十圍之木,持千鈞之屋;五寸之鍵,制開闔之門。
4.出自《歷代兵制》轅門之設,實施啟閉,無鍵而關,視之孔易。
3.
鎖簧。
1.出自《周禮·地官·司門》掌授管鍵,以啟閉國門。
2.出自《資治通鑒·唐高祖武德元年》諸門皆不下鍵。
3.出自《物妖志·獸類·馬》婦既下鍵,以石拒之。
4.
鎖閉,關閉。一說義為折。
1.出自《太玄·干》??鍵挈挈。
2.出自《晉書·陶侃傳》至使西門不鍵,華圻無虞者,侃之功也。
3.出自《說郛》未昏則鍵戶滅燭。
4.出自《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一》陰使其黨夜鍵戶而焚其廬,父子四人并燼。
5.
鍵閉星的省稱。
1.出自《新五代史·司天考二》丙戌,太白犯鍵。
6.
車轄。
1.出自《尸子》文軒六快,題無四寸之鍵,則車不行。
7.
琴、打字機或其他機器上,使用時按動的部分。
1.出自《戲劇導演的初步知識》如鋼琴的鍵,只能反響其本身長的一種聲音一樣。
8.
一種機械零件,用以連接軸與齒輪或皮帶輪并使之固定在一起。
9.
在化學結構式中表示元素原子價的短橫線。
10.
見“鈐鍵”。比喻事物的核心、關鍵。
1.出自《〈爾雅〉序》誠九流之津涉,六藝之鈐鍵。
2.出自《〈瑯環類纂〉序》居今之世……導九流之津涉,開六藝之鈐鍵。
3.出自《雙劍誃諸子新證·淮南子新證序》《淮南》一書,擷傳記之精英,為百家之鈐鍵。
1.原指馬脫籠頭﹐后即謂不受羈絆。
1.除去門籍。謂辭官。
2.注銷服役名籍。
1.解脫枷鎖。猶免罪。
1.脫掉鎧甲。喻停止戰斗。
1.擔挑的東西脫落。比喻落空。
2.滑溜﹐不老實。
1.脫衣露肩。
2.方言。指挑擔或抬轎者滑脫扁擔或轎杠。
3.方言。卸掉責任。
1.囚犯自獄門脫逃﹐謂之"脫監"。
1.原指簡片散失◇泛指書本有缺頁或文字有脫漏。
1.解下佩劍。比喻棄武修文。語出《禮記.樂記》"裨冕搢笏﹐而虎賁之士說劍也。"說﹐通"脫"。《孔子家語.辯樂》作"裨冕搢笏﹐而虎賁之士脫劍"。
2.漢劉向《新序.節士》"延陵季子將西聘晉﹐帶寶劍以過徐君。徐君觀劍﹐不言而色欲之。延陵季子為有上國之使﹐未獻也。然其心許之矣。致使于晉﹐故反﹐則徐君死于楚……于是季子以劍帶徐君墓樹而去。徐人嘉而歌之曰'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脫千金之劍兮帶丘墓。'"后以"脫劍"用為悼念亡友之典。
1.脫掉韁繩的馬。比喻脫離羈絆的人或事物。
1.物體上的膠質脫落;用膠質粘合的物體脫落。
2.去掉附著在植物纖維上的膠質。
1.折脫獸角。
1.脫去鞋襪。
1.一種土造手槍。
1.解下。
1.方言。脫位。
1.脫下頭巾﹐改戴官帽。指開始入仕。
1.病名。即脫位。
1.抜掉雞距。比喻去其利器而挫敗之。語出唐韓愈《元和圣德詩》"四軍齊作﹐殷其如阜﹐或拔其角﹐或脫其距﹐長驅洋洋﹐無有齟齬。"
1.謂脫落散佚。
1.比喻用計謀脫身。
1.喪葬所用或廟宇所供的偶像。因須脫出胎心﹐僅有中空的外殼﹐故名。
2.落空;沒有著落;弄虛作假。
1.率意出口。
1.出口便成文章。喻才思敏捷。
1.不加思索﹐隨口說出。
1.蒙古語。兔的譯音。
1.猶偷懶。
1.脫去負累。
2.拖累。
1.離開;斷絕。
1.收割下的莊稼經過碾軋和摔打﹐或用機器使子實脫落下來。
1.脫離牢籠。
2.指虛詐欺騙。
3.方言。猶起來。
1.遺漏;漏掉。
1.脫落錯亂。
1.輕慢不拘。
2.脫去;省略。
1.脫掉;落下。
2.指文字遺漏。
3.猶輕慢;疏闊。
1.謂脫去粗衣﹐開始出仕。
1.指不識字的人經學習后脫離文盲狀態。
1.脫羽的通稱。
2.鳥獸身上的毛脫落。
3.指皮裘衣物質量差或保存不善﹐以致其毛脫落。
1.榫頭離開卯眼。喻事物脫節或失誤。
1.表示認罪。
2.表示恭敬。
3.形容豪放﹐無所檢束。
4.謂地主﹑富農﹑反革命分子等經過改造而改變成分。因為原來定成分稱為"戴帽子"﹐故云。
1.解悶。
1.脫身免禍或免罪。
1.謂脫逃得命。
1.亦作"脫繆"。
2.脫漏﹑錯誤。
1.見"脫謬"。
1.脫離患難。
1.比喻人的才能全部顯露出來。
1.喻去職。
1.用模子把泥制成土磚。
1.喻廢物。某些丸藥必須裹以蠟皮﹐脫落即無用處﹐故以為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