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子)剪子,一種鉸東西的用具。使布、紙、繩等斷開的用具。鐵制,兩刃交錯,可以開合。
2.
名詞
形狀像剪刀的器具。
3.
動詞
用剪刀等使東西斷開。
4.
動詞
除去。
5.
名詞
(jiǎn)姓。
1.
鉸切;用剪刀等使東西斷開。
1.出自《墨子·公孟》昔者越王句踐,剪發(fā)文身,以治其國。
2.出自《菩薩蠻》詞藕絲秋色淺,人勝參差剪。
3.出自《紅樓夢》林姑娘也犯不上生氣,他既會剪,就叫他做。
4.出自《春蠶》小小寶幫著把燈芯草剪成細末子。
2.
砍伐;截斷。
1.出自《傳奇·金剛仙》是日,峽山寺有李樸者,持斧剪巨木,刳而為舟。
2.出自《七命》剪蕤賓之陽柯,剖大呂之陰莖。
3.
用尾部掃動。
1.出自《梁州第七·射雁》曲血模糊翅扇,撲剌剌可憐,十二枝梢翎向地皮上剪。
2.出自《水滸傳》原來那大蟲拿人,只是一撲,一掀,一剪;三般提不著時,氣性先自沒了一半。
3.出自《金瓶梅詞話》那大蟲又饑又渴,把兩只爪在地下跑了一跑,打了個歡翅,將那條尾剪了又剪。
4.
除滅。
1.出自《奏彈王源》此風弗剪,其源遂開。
2.出自《送陳旻昭御史征兵廣西》詩晚年特達受殊恩,不剪群兇何以報。
5.
猶辯駁。
1.出自《古今小說·沈小霞相會出師表》張千、李萬說一句,婦人就剪一句。婦人說得句句有理,張千、李萬抵搪不過。
6.
剪刀或形狀象剪刀的器具。
1.出自《思春辭》斷恨并州無快剪,牽愁織女少長絲。
7.
謂雙手交叉。
1.出自《儒林外史》只見一個白胡老者背剪著手來看。
2.出自《玉嬌梨》只見王文卿蓬著頭背剪著手在亭中走來走去。
3.出自《水平線下·百合與番茄》我親眼看見有一群日本的勞動者怕有一百多人,剪著手被兩三名警察護送到甚么地方去拘留。
1.及于遠方。
1.遠方。
1.遠望。
1.邊庭;遠方之地。
1.通達遠方。
1.久遠的傳統(tǒng)。
1.邊遠地區(qū);蠻荒之地。外,服外,荒外。
1.遠眺;遠望。
1.前人之足跡;往古之事跡。
1.傳播到遠方;馳向遠方。
2.謂遠加搜求。
3.指退隱。
1.見"遐騖"。
1.遠望。
1.高峻險要。
漫無邊際地想像閉目遐┫耄遐想云外寺。
1.遙遠的天空。
1.與人疏遠之心。
2.避世隱居之心。
3.放逸不羈之心。
4.廣闊的胸襟。
1.猶遙遠。
1.遙遠;漫長。
1.久遠的功業(yè)。
1.遠揚;普及。
1.前人的訓誡。
1.綿長。
1.遠揚;遠播。
1.遙相仰慕。
1.謂年壽之長短。
1.遙遠。
1.久遠的年月。
1.指邊遠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
2.謂棄世。
1.疏遠遺棄。
1.怪異;古怪。
1.后裔;遠裔。
2.遠方;邊遠之地。
1.久遠。懿,深。
1.傳之久遠的音響。指高尚的道德和美好的文章之類。
2.遠方來的音訊。
1.長久;長遠。
1.悠遠;深遠。
2.精深微妙的境界。
1.悠遠;悠長。
1.見"遐游"。
1.邊遠之地。
1.邊遠之地。
1.遼遠;遙遠。亦指遙遠的地方。
2.久長;久遠。
3.高深莫測;渺茫。
4.深遠;幽深。
1.深山;高山。
1.歷代以來的記載。指歷史記載。
1.眷念遙遠的過去。
2.猶遠眺。
1.遠望;遠眺。
1.謂使君臣遙相隔閡。指障礙。
1.遠照,普照。
1.謂極遠處亦受到震動和影響。
1.遠行;遠游。
2.遠道出征或長途行軍。
1.高壽;高齡。
1.深遠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