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狡猾,無賴。奸詐。
2.
形容詞
挑剔,難應付。挑食過分。
3.
名詞
姓。
1.
無賴,狡詐。
1.出自《西游記》天王那里敢去,怕他沒的說做有的,放起刁來,口里胡說亂道,怎生與他折辨。
2.出自《二刻拍案驚奇》官府曉得他刁,公人怕他的勢,沒個敢正眼覷他。
3.出自《再生緣》只為那罪魁禍首劉奎璧,惡意狼心作事刁。
4.出自《手的故事》佃戶倒老實,可是那鄉長刁得很,從中搗鬼。
2.
引申為乖巧,機靈。
1.出自《再生緣》這話實在刁的,說到我心里了。
3.
謂說話刻薄。
1.出自《北京人》你,你,你的嘴怎么學得這么刁?這么刁?
4.
謂說話結巴。
1.出自《連環計》岳丈,我聽的你對堂候官說,喚什么刁舌小姐。恰才見他說話是好好的,舌頭一些也不刁。
5.
謂挑食。
1.出自《活搖活動》一定的,一定的,〔黃牯〕光吃青草,把嘴吃刁了!
2.出自《體育報》這對“伴侶”(大熊貓“迎新”和“永永”)能吃能睡,不僅食量大,而且口味刁,除每天每只要吃三、四公斤的鮮竹子外,還要加餐牛奶、大米粥、蘋果、雞蛋、糖。
6.
抓取。
1.出自《闖關》余明本想一把手揪牢對方再講。但是三科科長身子一閃,給躲脫了,而且一下子刁去余明的軍帽。
7.
引申為強行拿取。
1.出自《西游記》二菩薩既收了青獅,白??,只有那第三個妖魔不伏。騰開翅,丟了方天戟,扶搖直上,輪利爪要刁捉猴王。
2.出自《李自成》凡是愿意留下的,再不許刁人家一草一木。
8.
拐騙;勾引。
1.出自《墻頭馬上》相公,七年前舍人哥哥買花栽子時,都是這廝搬大引小著舍人刁將來的。
2.出自《黑旋風》誰想那哥正告在刁了俺大嫂的白衙內根前,如今把哥下在死囚牢里。
9.
棄;丟。
1.出自《元朝秘史》那禍將到我頭上來也。刁著獨自的性命,黑暗窄狹處鉆入去呵!
10.
同“叼”。用嘴咬住物體的一部分。
1.出自《兒女英雄傳》公子才走過橋,又見橋邊一個老頭子守著一個筐子,刁著根短煙袋蹲在河邊在那里洗菜。
2.出自《負曝閑談》那個刁著小煙袋,一聲不語。
11.
方言。擠出(時間)。
1.出自《模范妯娌》我知道她二媽這幾天在刁空做鞋。
12.
姓。見《通志·氏族四》。
1.胃腺分泌的無色透明液體﹐呈酸性﹐主要含有胃蛋白酶﹑鹽酸和黏液﹐有消化食物和殺滅細菌的作用。胃液的分泌常因食物的性質不同而有差異。
1.我國古代的一門算術。主要用于測量地形。
1.安撫。尉﹐"慰"的古字。
1.安慰侍奉。
復姓。唐代有尉遲敬德。
復姓。唐代有尉遲敬德。
1.詞牌名。雙調﹐有一○四字﹑一○五字﹑一○六字三體﹐又分仄韻﹑平韻兩體。仄韻首見柳永《樂章集》﹐平韻首見晁補之《琴趣外篇》。
唐初大將。字敬德。朔州善陽(今山西朔州)人。隋末從劉武周為將,后降唐。曾擊敗王世充軍,并參加鎮壓竇建德、劉黑闥起義軍。玄武門之變中,助李世民奪取帝位。晚年篤信方術,杜門不出。民間把他和秦瓊像畫作兩門神,以驅兇辟邪,保佑平安。
1.熨斗。
軍銜的一等。系初級軍官軍銜的統稱。通常設上尉、中尉、少尉,有的還設大尉。中國于1955-1965年實行的軍銜制,尉官設大尉、上尉、中尉、少尉四級;1988年始重新實行的軍銜制,設上尉、中尉、少尉三級。
1.古代守邊的都尉與伺敵的斥候『揚雄《解嘲》"今大漢左東海﹐右渠搜﹐前番禺﹐后椒涂﹐東南一尉﹐西北一候。"
2.借指邊境。
1.慰藉。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中紀委書記。浙江新昌人。194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畢業于大連工學院。1985年后歷任中央組織部部長、監察部部長、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紀委書記、中華全國總工會主席、北京市委書記。1997年當選為中共第十五屆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中紀委書記。
1.古新羅國人稱襦(短衣)為"尉解"。
2.安慰寬解。
1.慰勞﹐撫慰。
1.慰勞。
1.漢律令為廷尉所掌管﹐故稱"尉律"。
1.有關尉律的學問。
1.茂盛。尉﹐通"蔚"。
1.安撫結納。
1.漢代郡尉之屬官。
1.古代掌刑獄之官﹐即司寇。
2.縣名。
1.見"尉佗"。
1.亦作"尉他"。
2.即趙佗。佗曾任秦南海郡尉﹐故稱。
1.縣尉的官署。
1.鮪的別名。
1.欣慰。
1.形似水車的舂米船。
1.利用水的沖力以啟動水磨的輪盤。
1.放在磨子里研磨。舊時迷信傳說陰間的一種酷刑。
1.石磨和碾砣。
2.研磨。
1.拉磨的牛。
1.高峻貌。
2.堆積貌。
3.堅固貌。
4.潔白光亮貌。
1.句子里謂語部分的主要的詞。
2.數理邏輯中表示一個個體的性質和兩個或兩個以上個體間關系的詞。
1.稱號。
1.如何﹔為何。
1.猶謂言。
1.猶如﹐例如。
1.說是﹐以為。
簡單判斷中反映斷定的對象所具有或不具有的性質或對象之間的關系的概念。如科學技術是生產力”中的生產力”、上海在北京和廣州之間”中的在北京和廣州之間”,都是謂項。
1.以為﹐說是。
1.特指太平天國后期洪仁發﹑洪仁達﹑馮云山﹑洪仁玕等人的長子的文告。
1.饑餓。
1.語本《史記.張耳陳馀列傳》"且余所以不俱死,欲為趙王﹑張君報秦;今必俱死,如以肉委餓虎﹐何益?"后因以"喂虎割肉"比喻無益的犧牲。
1.喂食飼養。
1.謂讓眼睛看著感到舒服。
1.給幼兒或動物東西吃。并加以照料使之成長或得以生存。
1.雜技女藝人。亦指妓女。
1.妹壻。
1.《韓非子.喻老》"文王舉太公于渭濱者,貴之也。"后因以"渭濱"指太公望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