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占卜,古時用龜甲、獸骨等預測吉兇的一種活動。后泛指用其他方法預測吉兇。
2.
動詞
〈書〉預料,預測。
3.
名詞
〈書〉選擇(處所)。
4.
名詞
元代戲曲中的老年婦女。
5.
名詞
姓。
1.
古人用火灼龜甲,根據裂紋來預測吉兇,叫卜。后泛稱用各種形式(如用銅錢、牙牌等)預測吉兇。
1.出自《書·洛誥》予惟乙卯,朝至于洛師。我卜河朔黎水。
2.出自《史記·龜策列傳》蠻夷氐羌,雖無君臣之序,亦有決疑之卜。或以金石,或以草木,國不同俗。
3.出自《應天長·曲院荷風》詞悄無語,獨撚花須,心事曾卜。
4.出自《韋護》主婦說她會用牌卜命運。
2.
卜人;卜官。
1.出自《墨子·迎敵祠》舉巫醫卜有所,長具藥,宮之。
3.
賜予;給予。
1.出自《詩·小雅·天保》君曰卜爾,萬壽無疆。
2.出自《論衡·對作》《易》之“乾坤”,《春秋》之“元”,楊氏(楊雄)之“玄”,卜氣號不均也。
4.
報;報答。
1.出自《詩·小雅·大田》田祖有神,秉畀炎火。
2.出自《上蔣侍郎書》凡聞當世賢公卿大夫之名,則必蘄一見,以卜特達之知。
5.
選擇。
1.出自《呂氏春秋·舉難》卜相曰成(季成)璜(翟璜)孰可,此功之所以不及五伯也。
2.出自《中奉大夫林公墓志銘》今士大夫去就,常以臺諫官賢否為卜。
3.出自《駐馬聽·九里松》曲我欲清修,卜來此地,把茅堂小構。
6.
推斷;預料。
1.出自《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試延以公主,起(吳起)有留心則必受之,無留心則必辭矣。以此卜之。
2.出自《北夢瑣言》盧(盧攜)雖人物甚陋,觀其文章有首尾。斯人也,以是卜之,他日必為大用乎。
3.出自《失題》詩五年勝利今可卜,穩渡長江遣粟郎。
7.
象聲詞。形容急速;短促;突然。
1.出自《子夜》老太爺的心卜地一下狂跳,就象爆裂了似的再也不動。
2.出自《上海屋檐下》可是花了錢,他倒不愛看、說,人的頭一會兒大,一會兒小,看到有點懂的時候,便又卜的跳過去啦。
8.
量詞。猶棵。
1.出自《銅墻鐵壁》她家春上分得“積善堂”財主的地里有兩卜果樹。
9.
姓。春秋時有卜商,孔子弟子。
1.殷勤和善。謹﹐通"勤"。
1.勤勉。謹﹐通"勤"。
1.謂殷勤關注。謹﹐通"勤"。
1.亦作"謹愨"。
2.厚重樸實。
1.謹慎篤實。
1.恭敬謙讓。
1.謹慎持重的人。
1.謂容色肅恭。
1.謹愿遲鈍。
1.謹慎善良。
1.猶敬上。
1.謂另立館舍安排居住﹐并謹慎地侍候﹑保衛。
1.謂敬謹護持法戒。
1.整飭自身。
1.修身飭行﹐節省其用。
1.慎重審察。
2.謹慎精細。
對外界事物或自己的言行密切注意,以免發生不利或不幸的事情小心~。
1.戒慎反省。
1.鄭重記敘。
2.謂牢記于心。
3.鄭重封識。
1.謹慎篤實。
1.慎之于始。
1.謂慎之于始并慮及其終。
1.見"謹飭"。
1.謹慎守護﹔敬慎守持。
2.操守嚴謹。
1.敬書。
1.謹慎地順從。
2.謹慎遜順。
1.謹慎思考。
1.謹慎恭肅。
2.嚴肅。
1.謹慎樸素。
1.給詩文書畫寫題記或跋文的常用語。表示謙敬之意。
2.明清大臣上題本的用語。表示恭敬之意。明清時奏章有題本﹑奏本之別﹐題本由官員用印具題。清末廢﹐專用奏折。
1.敬重友愛。
1.敬聽﹔慎聽。
1.老實人。
1.和有穰草的黏土。謹﹐通"墐"。
1.謹慎謙遜。
1.謹慎完美。
1.謂雖細微之處﹐亦必慎重對待。
1.謹慎警衛。
1.謹小慎微。
1.謹慎溫厚。
1.猶敬悉。書信常用語。
1.謹慎愛惜。
1.敬慎和順。
1.謹嚴細密。
1.嚴謹設防。
1.謹守憲綱。
1.敬獻。
1.猶謹察。謹慎察考。
1.謂雖細微末節亦慎重對待。
1.敬慎孝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