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亦作“曡”。亦作“疉”。亦作“疊”。
2.
重疊;累積。
1.出自《文選·張衡〈西京賦〉》神明崛其特起,井干疊而百增。
2.出自《長安雜題長句》雨晴九陌鋪江練,嵐嫩千峰疊海濤。
3.出自《浣沙溪》詞翠疊畫屏山隱隱,冷鋪紋簟水潾潾。
4.出自《軍長的心》床頭有兩三口四四方方的鑌鐵箱疊在一起。
3.
連續;接連。
1.出自《寄臺州孫從事百篇》詩相思莫訝音書晚,鳥去猶須疊日飛。
2.出自《奉詔移偽齊檄》今王師已盡壓淮泗,東過海沂,驛騎交馳,羽檄疊至。
3.出自《奈何天·錫祺》西北屢遇災祲,疊遭兵革。
4.
折;折疊。
1.出自《夜聽搗衣》詩纖手疊輕素,朗杵叩鳴砧。
2.出自《游仙窟》洛川回雪,只堪使疊衣裳。
3.出自《警世通言·王嬌鸞百年長恨》桃花箋疊成方勝。
4.出自《墳·未有天才之前》抬出祖宗來說法,那自然是極威嚴的,然而我總不信在舊馬褂未曾洗凈疊好之前,便不能做一件新馬褂。
5.
振動;振作。
1.出自《文選·左思〈吳都賦〉》鉦鼓疊山,火烈熛林。
2.出自《鏡花緣》〔三人〕只好疊著精神,穩著步兒,探著腰兒,挺著胸兒,直著頸兒,一步一趨,望前而行。
6.
輕擊。參見“疊鼓”。
1.出自《文選·謝朓〈鼓吹曲〉》凝笳翼高蓋,疊鼓送華辀。
2.出自《獻封大夫破播仙凱歌六章》鳴笳疊鼓擁回軍,破國平蕃昔未聞。
3.出自《晚潮》詩東風吹雨晚潮生,疊鼓催船鏡里行。
4.出自《游博羅香積寺》詩霏霏落雪看收面,隱隱疊鼓聞舂糠。
5.出自《宋史·樂志十六》疊鼓鳴鼉,更問夜如何?
7.
謂綜合整理。
1.出自《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府尹疊成文案,奏過朝廷。
2.出自《水滸傳》鄆城縣知縣看了公文,教宋江疊成文案,行下各鄉村,一體守備。
3.出自《官場現形記》當時由縣擬定罪名,疊成案券,送府過堂,轉道解省。
8.
指帛疊。用棉紗織成的布。參見“帛疊”。
1.出自《新唐書·高仁厚傳》先是,京師有不肖子,皆著疊帶冒,持梃剽閭里,號“閑子”。
9.
量詞。層。用于重疊、累積的東西。
1.出自《文選·左思〈吳都賦〉》雖累葉百疊,而富強相繼。
2.出自《歲暮自廣江至新興往復中題峽山寺》詩水曲巖千疊,云重樹百層。
3.出自《次韻張秋泉盆梅》華頂空余萬疊云,獨將清影伴吟身。
10.
量詞。計算樂曲重奏或文辭反復遍數的單位。
1.出自《聽歌六絕句·何滿子》一曲四詞歌八疊,從頭便是斷腸聲。
2.出自《醉翁吟》序余作《醉翁亭》於滁州。太常博士沈遵,好奇之士也,聞而往游焉。愛其山水,歸而以琴寫之,作《醉翁吟》三疊。
3.出自《紅樓夢》〔黛玉〕便叫雪雁將外邊桌上筆硯拿來,濡墨揮毫,賦成四疊。
11.
量詞。古時號角吹十二聲為一疊。
1.出自《群碎錄》鼓三百三十三搥為一通。角十二聲為一疊。
12.
量詞。計算重疊堆放的東西的單位。
1.出自《朝花夕拾·藤野先生》其時進來的是一個黑瘦的先生,八字須,戴著眼鏡,挾著一疊大大小小的書。
2.出自《青春之歌》他悄悄走進屋來,見林道靜一個人捏著一疊報紙在發呆。
3.出自《探索集·春蠶》他送給我一疊他拍攝的照片,我只認出來一棵樹和一口井。
13.
同“碟”。盛食物的小盤。
1.出自《北齊書·祖珽傳》性不羈放縱,曾至膠州刺史司馬世云家飲酒,遂藏銅疊二面。
2.出自《游仙窟》鵝子鴨卵,照曜於銀盤;麟脯豹胎,紛綸於玉疊。
3.出自《傾杯·碧瀾堂席上有感》詞正是欲醒還醉,臨空悵遠,壺更疊換。
14.
通“慴”、“懾”。恐懼。
1.出自《詩·周頌·時邁》薄言震之,莫不震疊。
2.出自《文選·劉孝標〈廣絕交論〉》九域聳其風塵,四海疊其熏灼。
15.
古州名。北周建德中置,治所在今甘肅省迭部縣境。
1.出自《讀史方輿紀要·陜西九·洮州衛》〔唐〕武德五年,吐谷渾寇洮、旭、疊三州,岷州總管李長卿擊破之。
指從自己往上推到父、祖、曾祖、高祖四代,往下推到子、孫、曾孫、玄孫四代,連同自己一代,共為九族。一說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共為九族株連九族。
1.泛指歷代祖宗。
1.指堯之九官。
1.永久安定,長期太平。
1.長期分離后再次會面。
1.謂人病久,熟悉病理藥性,就能成為好醫生。語本《左傳.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為良醫。"
1.長遠的策略。
1.長久。
1.長久;永遠。
2.猶延長。
1.長久保持;長期維持。
1.長久流傳。
1.指年資長短。
2.久居魯官次。
1.久遠宏大。
1.長期倡導。
經過了相當長的時間機器要不好好養護,~就要生銹。
1.舊墳。
1.久已停止。
1.長期安定。
2.永遠堅固。
1.猶故舊,老朋友。
1.早已不流行。
1.經久熟練。
1.形容深于世故。
1.早已去世。道山,傳說中的仙山。舊時稱人死為歸道山。
1.方言。掀開鍋蓋。喻揭示結果或秘密。
1.用黃榜公布。
1.謂在高竿上樹起金雞,宣布大赦。古傳天雞星動,必當有赦。因此在赦日要豎一枝七丈長的綸竿,上立四尺高的金雞,集合百官父老和待赦的囚徒,擊鼓宣讀大赦令。見《新唐書.百官志三》﹑唐封演《封氏聞見記.金雞》。
1.放肆自得。
1.長貌;高貌。
2.動搖不定貌。
3.疾馳貌。
1.結局。
1.列舉;提出。
1.謂高舉而揚厲之。
1.傾倒瓶水。喻勢不可阻。瓴,水瓶。
揭露秘密這段歷史公案有待~。
使掩蓋著的真相顯露出來~詭計。
1.盜竊箱籠等財物。
1.見"揭篋擔囊"。
1.提起衣裳過河。
1.謂聲音高入天際。
1.謂揭露別人的短處。
1.揭短調唆。
2.張貼的啟事。
舊時指張貼的啟事(多指私人的)。
1.散席。
1.提起衣服,赤足涉水。
1.復姓『有揭陽定。見《漢書.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
1.見"揭孽"。
1.刊登;發表。
1.舉債,借債。
1.標志。
2.揭示;顯示。
1.見"揭孽"。
1.接合之木,小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