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把東西放在水里,用火把水燒開。
2.
動詞
把東西放在有水的鍋中燒沸消毒。
3.
名詞
(Zhǔ)姓。
1.
亦作“煑”。
2.
指鹽。
1.出自《管子·輕重甲》齊有渠展之鹽,燕有遼東之煮。
3.
把食物或其他東西放在有水的鍋里燒。
1.出自《周禮·天官·亨人》職外內饔之爨亨煮,辨膳羞之物。
2.出自《漢書·吳王劉濞傳》東煮海水為鹽。
3.出自《杜秋娘》詩歸來煮豹胎,饜飫不能飴。
4.出自《說岳全傳》王明便去殺了兩口豬,宰些雞鵝之類,煮得熟了,燙起酒來。
5.出自《東方》有時候,連丟到鍋里的雞蛋沒煮熟就匆匆走了,大媽卻從來沒有這樣的心境。
4.
指煮鹽。
1.出自《后漢書·和帝紀》先帝恨之,故遺戒郡國罷鹽鐵之禁,縱民煮鑄。
2.出自《送制置發運唐子方學士》詩東南周萬里,海陸竭煮種。
1.亦作"隔壁賬"。
2.指沒有親眼目睹的事。
3.代人受過。
1.見"隔壁帳"。
1.分開﹔離別。
2.猶隔離。
1.謂陰陽失調而生之水旱災害。
1.方言。用幾層破布糊成的預備做鞋幫或鞋底用的東西。又叫硬襯。
1.糊涂。
1.猶隔世。
把一間屋子隔成幾間的遮擋的東西,如板壁、隔扇等。
1.房屋中起隔開作用的障板。一般上部做成窗欞。
1.間隔﹔停頓。
1.隔膜疏遠。
2.偏遠不便。
指家族中不是同一房的~兄弟。
彼此情意不通,思想有距離感情~ㄧ消除~。
1.香爐中用以蓋火之具。
1.用木板之類間隔出來的房間。
1.隔斷。
1.猶言被離間。
1.作賦格式之一。相隔一句對仗。
1.詩體格式之一。謂隔句對偶。亦稱扇面對。
隔斷(géduàn)音信~ㄧ與世~ㄧ降低溫度和~空氣是滅火的根本方法。
1.阻隔﹔隔斷。
2.斷絕。
1.阻隔闊別。
2.相差懸殊。
1.阻撓﹔制止。
1.鄰居。
1.猶特別。
1.方言。角落。
①情意不相通,彼此不了解消除~ㄧ兩人之間有些~。②不通曉;外行我對這種技術實在~。
1.互不相通。
1.隔膜。
1.猶異母。
1.猶隔年歷。比喻過時的事物。
1.去年的歷書。比喻已失時效的廢物。
1.謂隔著封皮﹐判斷貨物的好壞。比喻憑外部現象推測內部底細。
1.指官位相差一品。
1.唐玄宗尊崇張說﹐命仆射視事﹐坐受御史中丞﹑左右丞﹑吏部侍郎四品官廷拜之禮﹐以后成為故事﹐稱"隔品致敬"。至武宗時陳夷行為左仆射﹐乃奏罷。
1.見"隔墻"。
1.鄰居。
1.掩蓋其真情。
隔一天夜校~上課。
1.瘧疾病之一種。比喻重復發作的毛病。
1.阻塞。
每隔不久;時常她~回娘家看看。‘差’也作岔。
1.見"隔靴搔癢"。
指同父異母的兄弟姐妹之間的關系~兄弟。
在房屋內部起隔開作用的一扇一扇的木板墻,上部一般做成窗欞,糊紙或裝玻璃。
1.遠隔。
1.猶隔世。
2.隔閡陌生。
1.謂不直接經手其事。
2.形容相距很近。
1.相隔一夜。
1.第二天吃的糧食﹐存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