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赤誠無私,誠心盡力。
2.
名詞
(Zhōng)姓。
1.
忠誠無私;盡心竭力。
1.出自《左傳·成公九年》無私,忠也。
2.出自《國語·周語下》言忠必及意,言信必及身。
3.出自《釋私論》讒言似信,不可謂有誠;激盜似忠,不可謂無私,此類是而非是也。
4.出自《四言銘系述》盡心於人曰忠,不欺於己曰信。
2.
特指事上忠誠。
1.出自《書·伊訓》居上克明,為下克忠。
2.出自《荀子·大略》虞舜、孝己,孝,而親不愛;比干、子胥,忠,而君不用。
3.出自《曹成王碑》侍太妃,從天子于蜀,既孝既忠。
4.出自《乞解軍務札子》臣竊謂事君以能致其身為忠。
3.
忠厚。
1.出自《楚辭·九歌·湘君》交不忠兮怨長,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閑。
2.出自《史記·高祖本紀論》夏之政以忠。忠之敝,小人以野,故殷人承之以敬。
3.出自《論衡·問孔》且忠者,厚也。厚人,仁矣。
4.
姓。漢有忠譚,明有忠仲簡。見《萬姓統譜·東韻》。
1.出自《萬姓統譜?東韻》忠,漢忠譚。本朝忠仲簡,洪武初任刑部郎中。
1.亦作"窅洼"。
2.凸凹﹐突出和低下。
1.隱晦貌;幽暗貌。
2.遙遠貌。
3.深邃貌。
4.象聲詞。
1.幽暗貌;深遠貌。
1.見"窅窅翳翳"。
1.猶遠映。
1.即桂花。
1.深遠;幽暗。
1.深邃幽暗。
1.形容步履舒緩﹐體態優美。
2.幽深曲折。
1.閩中以正月二十九日為"窈九"。
1.幽深而秀麗。
1.幽暗。
1.見"窈妙"。
1.見"窈妙"。
1.亦作"窈眇"。亦作"窈渺"。
2.精微;幽遠。
3.美好。
1.亦作"窈■"。
2.深遠渺茫貌。
3.陰暗貌。
4.遙空;極遠處。
1.幽靜。
1.形容體態柔美。
1.唐武則天時左司郎中喬知之婢。窈娘貌美﹐善歌◇為武承嗣所奪。喬知之憤痛成疾﹐作《綠珠篇》以諷。窈娘得詩﹐悲惋自殺。見唐孟棨《本事詩.情感》及《新唐書.外戚傳.武承嗣》◇借指美女。
1.柔軟細長貌。
1.高峻峭拔。
2.謂文筆遒勁。
1.深遠貌;幽深貌。
2.幽靜貌;深沉貌。
1.輕柔細長貌。
1.隱晦曲折。
1.幽深;深邃。
1.見"窈窕"。
1.亦作"窈竔"。
2.嫻靜貌;美好貌。
3.妖冶貌。
4.指美女。
5.喻指才子。 6.深遠貌;秘奧貌。
1.美麗的女子。
1.深目高鼻貌。
1.幽深繁茂。
1.深凹。
1.幽遠貌。
1.幽深貌。
1.深冥貌;幽暗貌。
1.微妙精深貌。
2.渺茫恍忽之貌。
1.幽怨。
1.深遠貌。
1.幽深貌。
1.舊時廣東風俗。凡遇進學中舉等事﹐得報之后﹐在大門外﹐安置一口缸﹐開幾壇酒﹐舀在缸里﹐任憑鄉鄰及過往人取飲﹐謂之"舀酒"。見清吳沃堯《劫馀灰》。
1.舀水﹑油等液體用的器具。大都口圓﹐底平﹐有柄。也叫舀兒。
1.美好貌。
1.水無際貌。亦指大水。
1.水無際貌。
1.魚鵁。
1.同"騕褭"。
1.古駿馬名。
1.熟睡時牙齒相磨。
1.猶言咬文嚼字。
1.咬啃。
1.同"咬文嚼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