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書〉安排;定。
2.
名詞
〈書〉公馬。
3.
動詞
〈書〉升;登。
1.
亦作“隲”。
2.
安定。
1.出自《書·洪范》惟天陰騭下民,相協厥居。
3.
評定;評論。
1.出自《云溪友議》余以曾子回車,不入“勝母”之門,呂不韋有銅輪之媚。是乃曾參立孝行之名,不韋抱淫邪之責。邇之進退者,豈以二子而騭是非乎?
2.出自《墳·文化偏至論》設留今之眾志,移諸載籍,以俟評騭于來哲,則其是非倒置,或正如今人之視往古,未可知也。
4.
陰德。
1.出自《吹劍四錄》見人紛爭斗訟,而為之和解,實甚盛德大騭也。
5.
公馬。
1.出自《顏氏家訓·書證》《詩》云:“駉駉牡馬。”江南書皆作牝牡之牡,河北本悉為放牧之牧,鄴下博士見難云:《駉頌》既美僖公牧于坰野之事,何限騲騭乎?
2.出自《岐邠涇寧四州八馬坊頌碑》騭騇異群,驪騵亦分。
6.
指安排。
1.出自《次韻子瞻寄賀生日》弟兄本三人,懷抱喪其一。頎然仲與叔,耆老天所騭。
1.帝王的詔書﹑制令。
1.圣明。借指皇帝。
1.圣旨;皇帝的委命。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謀劃。
1.皇帝的思慮。
1.指皇宮。
1.謂帝王的游賞。
2.帝王的賞識﹑贊賞。
1.皇帝的命令﹑旨意。
1.指帝位。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親筆題字。
1.謂帝王的聽聞。
1.帝王車上懸掛的珠飾網簾。
1.帝王的威嚴。
1.帝王的儀仗﹑侍衛。
1.帝王所作之詩文。
1.指紫微垣。
2.借喻君王。
1.帝王的心意。
1.帝王所居宮室。
1.帝王的威嚴。亦喻指君王。
1.帝王舉行的宴會。
1.喻指帝王的恩澤。
1.帝王內宮。
1.帝王的儀仗。
2.帝王的儀容。
1.借指帝廷﹑君位。扆,帝王座后的屏風。
1.皇帝的旨意或話語。
1.亦作"宸游"。
2.帝王之巡游。
1.帝王所乘車。借指皇帝。
1.屋檐。比喻庇蔭。
2.指帝居。
1.指帝京。清吳長元有《宸垣識略》一書,所記皆當時京師之事。
1.指帝王的詩文。
1.對皇帝的敬稱。
1.帝王的眷注﹑恩寵。瞔,同"眷"。
1.皇帝的賞賜。
1.帝王的手札。
1.皇帝所作的詩文。
1.帝后之正位。
1.帝王的旨意。
1.帝王的心意。
2.偶沿用于稱國家最高領導。
1.帝京,京城。
1.謂帝王的注視﹑觀賞。
1.帝王的關注。
1.即知母。根狀莖可入藥。
1.草名。即五味子。
1.早安。清晨的問候語。
1.清晨散步。
1.早晩參拜。
1.見"晨妝"。
1.指雞清晨啼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