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樂意,因符合自己的心思而同意。
2.
名詞
希望。
3.
動詞
祝愿。
4.
名詞
迷信的人祈求神佛保佑時許下的酬謝。
5.
形容詞
〈書〉老實謹慎。
6.
名詞
(Yuàn)姓。
1.
“原”的今字。
2.
愿望;心愿。
1.出自《詩·鄭風·野有蔓草》邂逅相遇,適我愿兮。
2.出自《歸去來兮辭》富貴非吾愿,帝鄉不可期。
3.出自《論孔戣致仕狀》戣獨何人,得遂其愿。
4.出自《后端午行》祈年賽愿從其俗,禁斷無益反為酷。
3.
愿意,情愿。
1.出自《論語·公冶長》顏淵曰:“愿無伐善,無施勞。”
2.出自《楚辭·九章·惜誦》設張辟以娛君兮,愿側身而無所。
3.出自《醉留東野》詩吾愿身為云,東野變為龍。
4.出自《紅豆》江玫回答說:“我寧愿聽說你死了,不愿知道你活得不像個人。”
4.
希望。
1.出自《楚辭·九章·惜誦》固煩言不可結詒兮,愿陳志而無路。
2.出自《漢書·蕭何傳》愿君讓封勿受,悉以家私財佐軍。
3.出自《傷田家》詩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燭。
5.
祝愿;祈求。
1.出自《墨子·非命上》聞文王者皆起而趨之,罷不肖,股肱不利者,處而愿之曰:“奈何乎使文王之地及我,吾則吾利,豈不亦猶文王之民也哉!”
2.出自《老人星賦》實贊天靈之數,允葉華封之愿。
3.出自《前漢書平話》〔太后〕遂祝曰:“河伯河神,愿息靈威。”
4.出自《青海湖》愿這個月夜,是友誼的永恒,讓我們記住這個時辰,記住!
6.
羨慕,傾慕。
1.出自《孟子·告子上》《詩》云:“既醉以酒,既飽以德。”言飽乎仁義也,所以不愿人之膏粱之味也。令聞廣譽施於身,所以不愿人之文繡也。
2.出自《荀子·強國》賢士愿相國之朝,能士愿相國之官。
3.出自《韓非子·忠孝》為人臣常譽先王之德厚而愿之,是誹謗其君者也。
7.
思念。參見“願言”。
1.出自《詩·衛風·伯兮》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2.出自《游西池詩》逍遙越城肆,愿言屢經過。
3.出自《早春即事》詩愿言相約花前醉,莫放春容過海棠。
4.出自《江上》詩愿言隨飛龍,一上單于臺。
8.
舊時祈禱神佛所許下的酬謝。
1.出自《晉書·藝術傳·佛圖澄》乃唱云:“眾僧祝愿。”澄又自祝愿。
2.出自《水滸傳》和尚道:“小僧記得。只說要還愿,也還了好。”
9.
質樸;恭謹。
1.出自《書·皋陶謨》愿而恭。
2.出自《荀子·富國》污者皆化而修,悍者皆化而愿。
3.出自《新唐書·源乾曜傳》族孫光裕亦有名,居官號清愿,撫諸弟友義。
4.出自《夷堅甲志·李舒長仆》仆愿而樸,多遲鈍不及事。
10.
通“傆”。狡詐。
1.出自《荀子·王制》折愿禁悍,而刑罰不過。
11.
用同“願”。參見“愿心”。對神佛有所祈求時許下的酬謝諾言。
1.出自《清平山堂話本·花燈轎蓮女成佛記》張待詔許下愿心,拜告神明。
1.能在水面和水中航行的軍艦。主要任務是用魚雷﹑火炮或導彈攻擊敵船或岸上目標,也可以布雷﹑偵察敵情。
1.潛水員在水面以下所穿的工作服,包括衣﹑鞋﹑帽三部分,不漏水,一般附有貯藏氧氣的裝置。
1.使用潛水裝備從事水下工作的專業人員。
1.亦作"潛思"。
2.深思。
1.暗中觀察。
1.亦作"潛?"。
2.墓中隧道。
1.亦作"潛臺詞"。
2.戲劇術語。指臺詞的內在實質。包括說話的目的﹑言外之意和未盡之言等。亦借指某種暗含的意思。
1.隱藏。
1.暗暗地冷淡。
1.偷聽。
2.謂靜聽。
1.亦作"潛通"。
2.暗通;私通。
1.暗中謀劃。
1.隱退;隱居。
2.秘密撤退。
1.深入玩味。
1.隱晦的文字。
1.謂無形中止息。
1.偷襲。
1.指隱士。
1.暗地消除。
1.深浚。
1.謂專心致志。
1.專心致志。
1.亦作"潛行"。
2.謂游泳時人體在水面下游動。
3.暗流。
4.秘密行走。
5.謂專心修行。
1.比喻任人操縱。
1.車之一種,即羊車。
2.上眼皮上的疤痕。
1.猶操縱。
1.謂錢幣質量粗劣。
1.亦作"慳悋"。亦作"慳吝"。
2.吝嗇。
1.見"慳吝"。
1.聚錢器。即撲滿。口小,錢易入不易出,故稱。
2.喻慳吝者的錢袋。
1.狹小貌。
1.質地粗劣的錢幣。
1.見"慳澀"。
1.吝嗇。
2.貧困。
1.吝嗇而貪得。
1.山色青蔥貌。
1.山色青蔥貌。
1.鉛粉。詳"鉛粉"。
1.把鉛合金熔化后灌入紙型壓成的印刷版。
1.指蘸鉛粉涂改錯字之筆。
2.用石墨或加顏料的黏土做筆芯的筆。
1.西洋畫的一種。用鉛筆繪制。畫法簡便﹐注意陰影及輪廓描寫﹐學畫者多以此作為初步練習。
1.光學玻璃的一種。用二氧化硅﹑碳酸鉀﹑四氧化三鉛等原料制成﹐質較軟﹐易熔﹐折光性大。亦名火石玻璃﹑結晶玻璃。
1.唐代吏部銓選官員的機關。職掌七品以上官員的考核﹑任用。
1.亦作"鈆察"。
2.猶循察。省察。
1.把鉛錘或其他重錘懸掛于細線上﹐使它自由下垂﹐沿下垂方向的直線叫做"鉛垂線"。鉛垂線水平面相垂直。
1.亦作"鈆黛"。
2.搽臉的鉛粉和畫眉的黛墨。婦女化妝用品。
3.引申指婦女用粉黛等化妝打扮。
1.亦作"鈆丹"。
2.道教謂以鉛煉成的丹﹐可服食。
3.校勘文字所用的鉛粉和朱砂。
4.鉛粉和胭脂。古代婦女化妝用品。
5.現代指一種無機化合物﹐鮮紅色粉末﹐用于制蓄電池﹑玻璃﹑陶瓷﹐也可以做顏料和消毒劑。
1.鉛制的槍彈。
1.鉛制的刀。鉛質軟﹐作刀不銳﹐故比喻無用的人和物。
1.亦作"鈆刀一割"。
2.鉛質的刀雖純﹐但總可以割一次。比喻鈍駑無能﹐但是還可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