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亦作“圎”。
2.
圓周;環形。
1.出自《墨子·法儀》百工為方以矩,為圓以規。
2.出自《韓非子·功名》右手畫圓,左手畫方。
3.出自《論衡·說日》儒者謂:“日月之體皆至圓。”
4.出自《使至塞上》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3.
形容近于環形的程度高。
1.出自《吶喊·阿Q正傳》他生怕被人笑話,立志要畫得圓。
4.
丸;球。
1.出自《云仙雜記·竹節中神水》瀝取和獺肝為圓,治心腹塊聚等疾。
2.出自《武林舊事·作坊》熟藥圓散,生藥飲片。
3.出自《金瓶梅詞話》亦有《朝天子》一詞,單道這踢圓的始末為證。
4.出自《聊齋志異·小翠》刺布作圓,蹋蹴為笑。
5.
指天。參見“圓方”。
1.出自《淮南子·本經訓》戴圓履方。
6.
謂運轉無礙。
1.出自《易·系辭上》蓍之德,圓而神。
7.
指處世的圓滑。
1.出自《鹽鐵論·論儒》孔子能方不能圓。
2.出自《惡圓》寧方為皂,不圓為卿。
8.
豐滿;飽滿。
1.出自《呂氏春秋·審時》其粟圓而薄糠。
2.出自《續書譜·用墨》筆欲鋒長勁而圓……圓則妍美。
9.
指充滿,滿盈。
1.出自《西游記》不好蒸的安在上頭一格,多燒把火,圓了氣,就好了。
10.
完滿,圓滿。
1.出自《全唐詩》愿滿事圓歸去路,便風相送片帆輕。
11.
引申指完畢,終結。
1.出自《唐語林·補遺二》夫犯刑憲,其案已圓在朝夕。
2.出自《〈西游補〉序》是以學道未圓,古今同慨!
12.
美滿。
1.出自《創業史》“老大哎!”王瞎子像所有的人有求于人的時候一樣,非常謙卑地對梁大老漢說,“你這陣日子過圓啦!
13.
保全;周全。
1.出自《兒女英雄傳》你只依著師傅這話,就算給師傅圓上這個臉了。
2.出自《暴風驟雨》他們都想得圓全,怕家里人惦念出門人。
14.
完整。如:破鏡重圓。
15.
指使完整。如:自圓其說。參見“圓備”、“圓謊”。
16.
圓潤;滑利。
1.出自《善歌如貫珠賦》引妙囀而一一皆圓。
2.出自《牡丹亭·驚夢》閑凝眄,生生燕語明如翦,嚦嚦鶯歌溜的圓。
3.出自《憶江南》詞山水總歸詩格秀,笙簫恰稱語音圓。
17.
婉轉,委婉。
1.出自《論語辨惑三》子夏告司馬牛以四海皆兄弟,姑以寬解其憂云耳,非謂真如己之兄弟也,故胡氏以為意圓而語滯。
18.
圓熟。
1.出自《江樓夜吟元九律詩》詩冰扣聲聲冷,珠排字字圓。
2.出自《滄浪詩話·詩法》下字貴響,造語貴圓。
19.
團圓。
1.出自《木蘭花慢·滁州送范倅》詞況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圓。
2.出自《長生殿·重圓》會良宵,人并圓。
3.出自《聊齋志異·鳳陽士人》鸞鳳久乖,圓在今夕。
20.
墨及錢幣等圓形物單位名,后專指貨幣,并不受圓形的限制。
1.出自《說郛》〔前朝〕以墨為螺、為量、為圓、為枚……梁科律:御墨一量十二圓。
2.出自《圣武記》凡商船出洋者,勒稅番銀四百圓。
21.
我國本位貨幣也用圓。一圓等于十角或一百分。簡寫作“元”。
22.
用同“原”。推究,解釋。參見“圓夢”。
1.出自《存孝打虎》某夜來睡中得一夢,夢見一輪紅日在帳房里滾。又問陰陽人圓此夢。
23.
旋轉。參見“圓轉”、“圓旋”。
1.出自《晉書·王述傳》〔王述〕嘗食雞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擲地,雞子圓轉不止。
2.出自《潛書·性才》軸虛相受,徑不二寸,圓轉無滯。
3.出自《石竇泉》詩吹沙復噴石,曲折仍圓旋。
24.
圍。參見“圓坐”。
1.出自《晉書·阮咸傳》咸至,宗人間共集,不復用杯觴斟酌,以大盆盛酒,圓坐相向,大酌更飲。
25.
量詞。指稱圓形物。
1.出自《池北偶談·談故四·荷蘭貢物》大自鳴鐘一座,大琉璃燈一圓。
26.
佛教語。不偏倚。
1.出自《明覺禪師語錄》其如二聽不圓,震迅雷而莫覺。
2.出自《記所見吳道子畫佛》詩龐眉深目彼誰子,繞床彈指性自圓。
1.使用多年﹑年紀已大的婢女。
〈方〉烏鴉。
1.方言。老爺爺。
〈方〉指不爽朗、不愛講話、不善交際的人。
1.老子和莊子的并稱『避明帝劉莊諱﹐改"莊"為"嚴"﹐故稱。
1.方言。女婿。
1.老年人的眼睛。
2.老年人的眼力。指視力所及﹐亦指辨別是非好壞的能力。
指老年人視力凝。
1.詈詞。令人十分厭惡的人。
1.毛粗皮厚的劣等羊皮。北方﹑西北等地區的農牧民多用以制衣﹐且不掛面子。
1.《易》四象之一。《朱子語類》卷一三七"《易》中只有陰陽奇耦,便有四象,如春為少陽,夏為老陽,秋為少陰,冬為老陰。"或謂九為老陽。
2.方言。太陽。
1.原來的樣子。
2.陳舊的式樣。
1.詈詞。稱鴇母﹑虔婆一類的女人。咬蟲﹐指養漢的女人。
1.方言。太陽。
〈方〉①指成年男子誰家的~不干活,光讓老娘們兒去干?②指丈夫(zhàng·fu)她~在外地做買賣。
1.舊時對關羽廟的俗稱。民間常稱關羽為關老爺﹐故名。
〈方〉①尊稱年老的男子。②對人稱自己的或對方的年老的父親。
1.老年人自稱。意謂遭孽受罪之人。多見于元代雜劇。
1.輩份在前的一代。
1.殮衣的俗稱。
1.謂醫者以年老為貴﹐卜者以年少為貴。
1.《老子》與《周易》的并稱。
1.《易》四象之一。詳"老陽"。
2.舊指婦人。
1.舊時對同僚的尊稱。
鳥,猛禽類,嘴藍黑色,上嘴彎曲,腳強健有力,趾有銳利的爪,翼大善飛。吃蛇、鼠和其他鳥類。也叫鳶。
1.猶生硬。
2.猶死板。
1.年老的傭工。常用為詈詞。
1.年老懶散。常為老年人自謙之辭。
1.方言。指處世圓滑﹐作風疲沓的人。
處世經驗多而油滑的人。也說老油條。
1.相交多年的朋友。
2.明代士大夫對已考中秀才的儒學生員的稱呼。
1.老人和小孩。
2.泛指家屬。
1.借喻音律精妙。
1.舊話。
〈方〉玉米。
1.北魏河間王琛有婢朝云﹐善吹箎。琛為秦州刺史,諸羌叛,屢討不降;乃令朝云假為貧嫗,吹篪而乞。羌皆流涕,相率歸降。秦民語曰"快馬健兒,不如老嫗吹篪。"見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開善寺》。
1.方言。指貧苦老實的農民。
1.黿的俗稱。
1.見"老蚌"。
1.指老管家﹑老仆。多用為尊稱。
1.指即將下雨的天空云層。
1.指久于本業者。
1.老者對自己的謙稱。
1.很早;甚早。
2.很久以前。
1.詈詞。
1.方言。謂因年齡增大而漸趨老練穩重。
1.久欠的帳款。亦喻指久未兌現的諾言或久未酬答的情誼。
〈書〉尊稱年老的男子。
1.岳父。
1.見"老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