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稱贊;贊美。
1.出自《論語·衛靈公》吾之於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
2.出自《半山即事》詩曾侍玉階知帝力,曲中時有譽堯心。
3.出自《困獸記》他常被譽為老青年,在座的人,幾乎大半都是他的學生。
2.
名譽;聲譽。
1.出自《孟子·告子上》令聞廣譽施於身,所以不愿人之文繡也。
2.出自《祭姊夫崔使君簡文》譽動京邑,施于方隅,密勿書奏,元侯是俞。
3.出自《中原陽九述略·致虜之由》饒財則白丁延譽,寒素則賈董沉淪。
4.出自《二馬》我一定要先寫本書,造點名譽。
3.
通“豫”。歡愉;安樂。
1.出自《詩·小雅·車轄》式燕且譽,好爾無射。
2.出自《呂氏春秋·孝行》人主孝,則名章榮,下服聽,天下譽。
4.
通“與”。猶疑。參見“譽譽”。
1.出自《夢賦》????譽譽,鬼驚魅怖。
5.
通“與”。黨與;同類。
1.出自《荀子·儒效》比周而譽俞少。
6.
通“與”。猶接觸,晤對。
1.出自《上鎮守吐魯番領隊大臣寶公書》不譽顏色已八年,自珍至京師之前一月,始聞西命。
7.
姓。晉有譽粹。
1.出自《萬姓統譜?魚韻》譽,晉譽粹,平原太守。本朝譽哲,和順人,宣德中山東濮州判官。
1.纏著綁腿布以利遠行。
1.見"羸尪"。
1.亦作"羸尩"。
2.瘦弱。亦指瘦弱之人。
1.指弱小者。
1.弱小。
1.謂隱藏身份改裝而行。
1.形體瘦弱;瘦弱的形體。
1.清癯秀雅。
1.猶痼疾。久治不愈的病。
1.瘦弱衰敗。
1.羸痬﹐痼疾。
1.沉重的病癥。
1.疲弱的士兵。
1.語本《詩.小雅.蓼莪》"瓶之罄矣﹐維罍之恥。"罍﹑缾皆盛水器﹐罍大而缾小。罍尚盈而缾已竭﹐喻不能分多予寡﹐為在位者之恥◇多用以指因未能盡職而心懷愧疚。
2.謂飲酒至盡﹐酒器皆空。
1.古代祭祀或宴會時用的酒器和食器。亦借指祭祀。
1.泛指酒器。
1.泛指酒器。
1.古代祭祀或進食前用以潔手的器皿。罍盛清水,用枓取水潔手,下承以洗。
1.泛指盛酒的容器。
1.亦作"壘樽"。
2.飾有云雷狀花紋的酒尊。
3.泛指酒尊。
1.見"罍尊"。
1.鹽場運柴之車。
1.象聲詞。形容車馬聲。
1.連屬貌。
1.連屬的宴飲。
1.磊落。坦率正直。
1.耒的下端﹐與耜相接的彎曲部分。
1.犁與鋤。亦泛指農具。
1.南朝宋時民間模仿官錢鑄造的一種錢幣。
1.見"誄辭"。
1.亦作"誄詞"。
2.即誄文。
1.謂累述并表彰死者的德行。
1.古代累述死者生前行跡并以此定謚的文字。
1.悼念死者的文章。
1.謂累列死者行跡。
1.誄文。
1.見"壘壁陳"。
1.謂陣營。
1.壘門。
1.謂心中郁結的不平之氣。
1.重積貌。
1.軍營的正門。
1.壘壁。軍營的圍墻。
1.見"壘七修齋"。
①球類運動項目之一,球場呈直角扇形,四角各設一壘(守方據點)。②壘球運動使用的球,比棒球略大些。里面用絲或其他纖維纏成硬團,外面包著軟皮。
1.投擊敵人的巨石。
1.營寨。
1.頹喪失意貌。
1.象聲詞。連續小聲自語的樣子。
1.古國名。在南海一帶。國中之人善爬竿之技。
2.借指都盧國人。
3.古代雜技名。今之爬竿戲。
4.微笑貌。
5.統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