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書〉從墻上爬過去。
2.
名詞
門邊小洞。
3.
動詞
〈書〉翻越;跳。
1.
受糞便的木槽、木桶。
1.出自《史記·萬石張叔列傳》取親中裙廁窬,身自浣滌
2.
門旁像圭形的小洞。
1.出自《禮記·儒行》環堵之室,篳門圭窬。
3.
挖空。參見“窬木”。
1.出自《淮南子·泰族訓》埏埴而為器,窬木而為舟。
4.
通“踰”。翻越。
1.出自《論語·陽貨》其猶穿窬之盜也與!
5.
通“覦”。參見“窺窬”。
1.出自《文選·王儉〈褚淵碑文〉》桂陽失圖,窺窬神器。
2.出自《貴州民黨痛史·發展時期》藎誠既短於才,又不能開誠布公容納各方意見,軍政上根本動搖,致啟奸人之窺窬。
3.出自《諫仁山深法師罷道書》覓之者等若牛毛,得之者譬猶麟角。以此之外,何所窺窬。
1.諂瀆。
1.謂滿足聽覺的需要。
1.諂媚奉承。
1.逢迎拍馬的人。
1.亦作"讇附"。
2.逢迎趨附。
1.謂以烹調羹湯取悅于人。典出《史記.殷本紀》﹕"伊尹名阿衡﹐阿衡欲奸(干)湯而無由﹐乃為有莘氏媵臣﹐負鼎俎﹐以滋味說湯﹐致于王道。"
1.指諂媚成性的人。
1.阿諛和詭詐。
1.猶諂嫉。
1.亦作"讇惑"。
2.諂諛并惑亂。
1.諂諛和嫉妒。
1.媚神的祭祀。
1.向所交獻媚。
1.阿諛逢迎﹐以逐名利。
1.謂阿諛奉承。
1.謂滿足口腹之需。
1.奉承欺誑。
1.迎合人的假意的同情淚﹔討好他人的眼淚。
1.阿諛欺詐。
1.諂諛和傲慢。
1.諂諛﹑嫉妒。冒﹐通"媢"。
1.阿諛之貌。
巴結討好諂媚權要。
1.謂滿足視覺的需要。
1.亦作"讇佞"。
2.花言巧語﹐阿諛逢迎。亦指花言巧語阿諛逢迎的人。
1.亦作"讇巧"。
2.逢迎巧詐。
1.亦作"讇曲"。
2.曲意逢迎。
1.猶諂曲。
1.逢迎拍馬的人。
1.諂媚的表情。
1.諂諛邪曲。
1.逢迎侍奉。
1.逢迎順服。
1.亦作"讇順"。
2.逢迎阿順。
1.諂媚﹑譖毀。
1.即孱頭。懦弱不中用的人。
1.阿諛奉承﹐荒唐虛妄。
1.諂媚詐偽。
1.逢迎親狎。
1.謂強笑以求媚。
1.討好地強裝笑臉﹐縮斂肩膀。形容阿諛逢迎的丑態。
1.諂媚邪惡。
1.謂滿足欲望。
1.諂媚阿順。
1.諂媚地強作笑顏。
1.猶言曲意逢迎。
1.阿諛誘惑。
1.亦作"讇語"。
2.奉承話。
1.逢迎吹噓。
1.諂佞﹑浮躁。
2.指諂佞﹑浮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