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大雁,鳥名,多指鴻雁。形狀似鵝但能飛翔,褐色羽毛,腹呈白色,頸和翼較長,嘴扁平,腿和尾都很短,喜群居,棲息在水邊,善游泳。飛時排成人字或一字形隊列,是候鳥。
1.
亦作“鴈”。
2.
候鳥名。形狀略似鵝,頸和翼較長,足和尾較短,羽毛淡紫褐色。善于游泳和飛行。
1.出自《詩·小雅·鴻雁》鴻雁于飛,肅肅其羽。
2.出自《量移袁州酬張韶州》詩北望詎令隨塞雁,南遷才免葬江魚。
3.出自《憶秦娥·婁山關(guān)》詞西風(fēng)烈,長空雁叫霜晨月。
3.
指鵝。
1.出自《莊子·山木》夫子出於山,舍於故人之家。故人喜,命豎子殺雁而烹之。
4.
雁為候鳥,每年春分后飛往北方,秋分后飛回南方,因以形容流動無定。參見“雁戶”、“雁民”。
1.出自《洛中送崔司業(yè)使君扶侍赴唐州》詩洛苑魚書至,江村雁戶歸。
2.出自《酬勾評事》詩才薄只愁安雁戶,年高空憶復(fù)漁舟。
3.出自《送少宰張先生假旋京口》詩清淮泛濫濁河淤,雁戶飄搖少定居。
4.出自《大哀賦》將相盡更始之羊胃,衣冠多南渡之雁民。
5.出自《賀別留守除兵書兼淮西制置》蟻戍踐更,勤我?guī)熗街谎忝裢刑帲囄岣改钢畾w。
5.
雁是候鳥,秋分后飛回南方,因以指秋季。參見“雁天”、“雁宇”、“雁夜”。
1.出自《行路難》詩君今不念歲蹉跎,雁天明明涼露多。
2.出自《香云寺》詩沉沉僧夜凈,漠漠雁天寒。
3.出自《別謝愛山》詩后會知何日,西風(fēng)老雁天。
4.出自《綺羅香·秋雨》詞雁宇蒼寒,蛩疏翠冷,又是凄涼時候。
5.出自《多情》詩鶯春雁夜長如此,賴是幽居近酒家。
6.
指書信。參見“雁足書”。
1.出自《春蕪記·言謝》侯門如海思空懸,愁絕魚和雁。
7.
“贗”的古字。假;假的。
1.出自《韓非子·說林下》齊伐魯,索讒鼎,魯以其雁往。齊人曰:“雁也。”魯人曰:“真也。”
2.出自《潛夫論·敘錄》買藥得雁,難以為醫(yī)。
3.出自《歷代詩話·贗本》鵝酷似雁,而德不然,故凡以偽亂真者曰雁……陸機云:“人莫分於真雁。”韓愈詩:“居然見真雁。”古乃以雁為贗,亦借用也,今作贗。
8.
通“顔”。喻前端。參見“雁行”。
1.出自《韓非子·存韓》先時五諸侯共伐秦,韓反與諸侯先為雁行以向秦軍於關(guān)下矣。
2.出自《通雅·釋詁》雁行,猶顏行……前行曰顏,通作雁。《韓非子》“先為雁行以向秦軍”,《戰(zhàn)國·韓策》“韓,居為隱蔽,出為雁行”,《燕策》“使弱燕雁行”,《晉·王羲之傳》“我書比鐘繇當抗行,比張芝猶當雁行”,皆謂顏行也。本借用,后又為之解曰:雁飛大者居前,故世習(xí)稱雁行。而不知用顏行。
1.帝王的詔書﹑制令。
1.圣明。借指皇帝。
1.圣旨;皇帝的委命。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謀劃。
1.皇帝的思慮。
1.指皇宮。
1.謂帝王的游賞。
2.帝王的賞識﹑贊賞。
1.皇帝的命令﹑旨意。
1.指帝位。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親筆題字。
1.謂帝王的聽聞。
1.帝王車上懸掛的珠飾網(wǎng)簾。
1.帝王的威嚴。
1.帝王的儀仗﹑侍衛(wèi)。
1.帝王所作之詩文。
1.指紫微垣。
2.借喻君王。
1.帝王的心意。
1.帝王所居宮室。
1.帝王的威嚴。亦喻指君王。
1.帝王舉行的宴會。
1.喻指帝王的恩澤。
1.帝王內(nèi)宮。
1.帝王的儀仗。
2.帝王的儀容。
1.借指帝廷﹑君位。扆,帝王座后的屏風(fēng)。
1.皇帝的旨意或話語。
1.亦作"宸游"。
2.帝王之巡游。
1.帝王所乘車。借指皇帝。
1.屋檐。比喻庇蔭。
2.指帝居。
1.指帝京。清吳長元有《宸垣識略》一書,所記皆當時京師之事。
1.指帝王的詩文。
1.對皇帝的敬稱。
1.帝王的眷注﹑恩寵。瞔,同"眷"。
1.皇帝的賞賜。
1.帝王的手札。
1.皇帝所作的詩文。
1.帝后之正位。
1.帝王的旨意。
1.帝王的心意。
2.偶沿用于稱國家最高領(lǐng)導(dǎo)。
1.帝京,京城。
1.謂帝王的注視﹑觀賞。
1.帝王的關(guān)注。
1.即知母。根狀莖可入藥。
1.草名。即五味子。
1.早安。清晨的問候語。
1.清晨散步。
1.早晩參拜。
1.見"晨妝"。
1.指雞清晨啼鳴。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dān)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