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諺語,由民間產生、流傳的固定語句,用簡練通俗的話反映一定的道理或某種經驗。如“車到山前必有路”。
1.
諺語。
1.出自《左傳·桓公十年》周諺有云:“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2.出自《孟子·梁惠王下》夏諺曰:“吾王不游,吾何以休。”
3.出自《晉紀總論》故于時有“天下無窮人”之諺。
4.出自《〈奇童烈女寶鑒〉序》古諺有言:“教婦初來,教兒嬰孩。”
5.出自《新華文摘》“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泥,與之皆黑。”這兩句漢代的老話,雖曾被編入詩冊,但我總認為它其實是古諺。
2.
通“喭”。粗野不恭。
1.出自《書·無逸》乃逸乃諺,既誕。
2.出自《藍田縣丞廳壁記》諺數慢,必曰丞至以相訾謷。
3.
通“唁”。吊喪。
1.出自《文心雕龍·書記》諺者,直語也。喪言亦不及文,故吊亦稱諺。
2.出自《新論·正賞》子游揚裘而諺,曾參指揮而哂。
1.即井蛙。
1.即井田。
1.謂按土質區劃田地,或為井田耕作,或為牧地畜牧,二牧而當一井,以便于授田﹑貢賦。
鉆石油井時地下的高壓油、天然氣等突然從井口噴出。
1.看守所。
1.引持,控制。
1.控告爭斗。
1.拉弓;持弓。
2.借指士兵。
1.指駕馭坐騎。
1.猶控制。
1.比喻控制要害之地。
1.抑制。
1.猶貫通。
2.控制;掌握。
1.見"控御"。
1.亦作"控馭"。
2.馭馬使就范。引申指控制,駕馭。
在地形測圖或工程建筑物測量設計中起控制作用的點。因測定的方法和目的的不同,分三角點、導線點、水準點和天文點等。每點均具有高程和平面直角坐標(或經緯度)的數據。在地形測圖中,控制點上埋設有標石以示其點位。
按指令的順序來驅動操作的電子計算機。通常分串行控制流計算機和并行控制流計算機。機內的數據是否參加運算依賴于當時所執行的指令是否需要而定。其程序執行的速度比數據流計算機慢得多。
對整個國民經濟計劃或某項工作規定其大致范圍的數字。
1.倥傯。紛繁迫促。
1.馬籠頭和馬鞍。泛指馬具。
1.亦作"摳摳縮縮"。
2.方言。小氣﹐不大方。
1.見"摳摳搜搜"。
1.眼窩下陷。
〈方〉吝嗇這人真~,幾塊錢也舍不得出。
1.摳衣延請。
1.摳衣趨謁。
1.猶摳衣。
1.方言。掏挖﹐勒索。
2.方言。吝嗇﹐寒酸。
1.猶言挖空心思﹐絞盡腦汁。
1.猶言摳心挖肚。
1.摳衣謁見。
1.提起衣服前襟。古人迎趨時的動作﹐表示恭敬。
1.摳衣迎接。
1.面龐中間深凹的樣子。
1.眼窩深陷。
眍。
1.刑具。剜刀。
1.罩,套戴。
1.指環之類。
1.見"瞘芷"。
1.鼓名。即鼛鼓。瞘﹐通"鼛"。
1.藏甲不用。瞘﹐通"櫜"。
1.廣大貌。瞘﹐通"皞"。
1.牢籠;籠絡。瞘﹐通"皋"。
1.高遠貌。瞘﹐通"皋"。
1.高貌。瞘﹐通"皋"。
1.亦作"瞘茝"。
2.香草名。瞘﹐通"澤"。
1.口頭判決書。
1.港口。
1.亦作"口吧吧"。亦作"口叭叭"。
2.多言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