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形容詞
有道德的,有才能的,也指有道德、有才能的人、
2.
形容詞
敬辭。用于稱自己的晚輩或比自己小的平輩。
3.
形容詞
指善良、能干的。
4.
名詞
(Xián)姓。
1.
亦作“臤”。亦作“贒”。
2.
優良;美善。
1.出自《禮記·內則》若富則具二牲,獻其賢者於宗子。
2.出自《謝自然詩》人生處萬類,知識最為賢。
3.出自《縱難送曹生》有木幾而雕鏤削治之,愈密愈華愈賢。
3.
尊崇;器重。
1.出自《禮記·禮運》以賢勇知,以功為已。
2.出自《論衡·紀妖》始,簡子使姑布子卿相諸子,莫吉,至翟婦之子無恤,以為貴。簡子與語,賢之。
3.出自《老學庵筆記》神宗夜讀《宋璟傳》,賢其人。
4.出自《天涯紅淚記》若夫姜尚父、嚴子陵,名垂青史,后世賢之。
4.
勝過;超過。
1.出自《儀禮·鄉射禮》若右勝,則曰右賢于左;若左勝,則曰左賢于右。
2.出自《淮南子·說山》圣人無止,無以歲賢昔日愈昨也。
3.出自《容齋四筆·山公啟事》舊《潭帖》為識者稱許,以為賢於他本,然於此奏“未可倉卒”之下,乃云“風筆惻然”,全無意義。
4.出自《辨〈逸周書〉》云孔子所論百篇之余者,劉向說也,班氏不取,識賢於向矣。
5.
辛勞。
1.出自《詩·小雅·北山》大夫不均,我從事獨賢。
2.出自《除苗授保康軍節度知潞州制》愍獨賢於煩使,俾暫佚於近藩。
3.出自《明良論二》我早晚直公所,已賢矣,已勞矣。
6.
對人的敬辭。冠于某些稱謂之前。
1.出自《顏氏家訓·風操》凡與人言稱彼祖父母、世父母、父母及長姑皆加“尊”字,自叔父母以下則加“賢”字,尊卑之差也。
7.
作第二人稱的尊稱。猶君或公。亦徑作“你”用。
1.出自《李行中秀才醉眠亭》詩醉中對客眠何害,須信陶潛未若賢。
2.出自《減字木蘭花·贈勝之》詞天然宅院,賽了千千并萬萬。說與賢知,表德元來是勝之。
3.出自《北夢瑣言》顧曰:“何不道‘風來屎氣多’?”秀才云:“賢莫無禮。”
4.出自《清波別志》貫復呼之曰:“更煩賢問太師在杭州靜坐,今日至此,誰之力?童貫所以報太師亦盡矣。”
5.出自《西廂記諸宮調》又不待奪賢寺宇,又不待要賢金寶。
8.
有德行;多才能。
1.出自《書·大禹謨》克勤于邦,克儉于家,不自滿假,惟汝賢。
2.出自《圣主得賢臣頌》所任賢,則趨舍省而功施普;器用利,則用力少而就效眾。
3.出自《餞雍聿之潞州謁李中丞》詩主人才且賢,重士百金輕。
4.出自《殺狗記·安童將命》真個是妻賢夫禍少。
9.
指有德行或有才能的人。
1.出自《易·系辭上》履信思乎順,又以尚賢也。是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也。
2.出自《過秦論上》皆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而重士。
3.出自《相里使君第七男生日》詩誰道眾賢能繼體,須知個個出於藍。
4.出自《西游雜詠·玉門》英雄一代千秋業,敢說前賢愧后生。
1.見"白獸闥"。
1.亦稱"白獸門"。
2.即白虎門。
1.即白虎樽。唐避太祖諱﹐改虎為"獸"。
1.削去樹皮﹐在白色樹干上寫的字。
2.稟告;陳述。
1.傳說中的百年老鼠。
2.鼴鼠的俗稱。
1.形容刀刃極鋒利。
1.《左傳.僖公二十四年》"所不與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楊伯峻注"'有如白水'即'有如河'﹐意謂河神鑒之﹐《晉世家》譯作'河伯視之'是也。"后遂用作誓詞﹐表示信守不移。
2.泛指清水。
3.白開水的簡稱。
4.水名。源出湖北省棗陽市東大阜山﹐相傳漢光武帝舊宅在此。
5.水名。神話傳說中源出昆侖山的一種河流。相傳飲之可以不死。
1.水泥的一種。
1.傳說中的螺精。
1.漢代錢幣"貨泉"的別稱。
1.錫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金石一.錫》。
2.錫與鉛的合金。即焊錫。
1.白色的繭絲。
1.徒手搏斗。
1.冒認;干沒。
1.朝鮮產的折扇。又名撒扇或聚頭扇。
1.即白菜。
1.白發老人。
1.白色。
2.白色的生絹。
1.蜻蜓的別名。
1.亦作"白墖"。白色的佛塔。
2.古地名。
3.山名。
1.見"白塔"。
1.白獺的骨髓。可作珍貴的藥物。
1.未漆的狹長而較矮的床。
1.杜撰。
1.戰國時美女名。
1.木名。即檀香。屬檀香科。可作器具﹐亦可入藥。
1.見"白醝"。
1.一種經過炭窯炭化后﹐再在空氣中燃燒片刻進行高溫煉炭﹐然后用濕沙等燜熄制成的木炭。因在空氣中燃燒后外表帶灰白色﹐故稱。可用于食品加工及冶煉稀有金屬等。也稱剛炭﹑硬炭。
1.煮白肉的湯或不加佐料的菜湯。
2.白開水。
1.用米或雜糧加麥芽或谷芽熬成的一種糖。
1.白羽上有黑色斑點的鷹。
2.鶉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禽二.鶉》。
1.植物名。一名棠梨。
1.見"白帢"。
1.殷代用高嶺土燒成的白色陶器。是當時比較貴重的一種工藝品。
1.傳說蛟的一種。
1.藤本植物。莖細長堅韌﹐可編制器物。
1.古代匈奴部族名。俗以白色涂額﹐故名。《史記.樊酈滕灌列傳》﹕"復從擊韓信胡騎晉陽下﹐所將卒斬胡白題將一人。"裴髎集解引服虔曰﹕"胡名也。"《南史.裴松之傳》﹕"時西北遠邊有白題及滑國遣使由岷山道入貢﹐此二國歷代弗賓﹐莫知所出。"宋劉肅《序》﹕"白題﹑八滑之事既陳﹐而當世之疑已釋。"一說﹐古代匈奴部族胡人所戴的氈笠。
1.古代北方少數民族的氈笠舞。
1.區別于黑體的筆畫較細的一種鉛字字體﹐如老宋體等。
1.從黎明至天黑的一段時間。
2.指西方的天空。
1.見"白日見鬼"。
1.藥草吳術的別名。
1.旱田。
2.種白谷的田。
3.荒田。
4.地名。在江蘇省寶應縣南。
1.見"白鰷"。
2.不符合財務制度和會計憑證手續的字條或單據。因一般系在白紙上填制﹐無紅﹑藍色的印章﹐故稱。
1.形容白茫茫的一望無邊。
1.亦作"白鯈"。亦作"白條"。
2.魚名。產于淡水﹐大者長尺許﹐腹白﹐鱗細﹐好群游水面。
1.見"白鰷"。
鍍鋅鐵皮”的俗稱。表面鍍覆鋅的低碳鋼卞●度一般為044~12毫米,鋅層厚度大于002毫米。有不易生銹和耐腐蝕的優點。可用于制作屋面、卷管和各種容器。
1.指梧桐。古有因諱"銅"字而改稱。
1.匈奴單于之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