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古國名。①周代諸侯國名,戰國七雄之一在今河南省北部和山西省西南部一帶。②三國之一,曹丕所建立(公元220—265年),在今黃河流域甘肅省以下各省和湖北、安徽、江蘇三省北部及遼寧省南部。
2.
名詞
南北朝時北朝之一,公元386一534,鮮卑人拓跋珪所建,國號魏,史稱北魏。后分裂為東魏、西魏。東魏550年為北齊所滅,西魏557年為北周所滅。
3.
名詞
姓。
1.
宮門外兩邊的樓觀。
1.出自《周禮·天官·大宰》乃縣治象之法于象魏,使萬民觀治象。
2.出自《文選·班固〈典引〉》是以來儀集羽族於觀魏。
2.
指《詩·魏風》。
1.出自《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吳公子札﹞請觀於周樂……為之歌《魏》。
3.
古國名。西周時分封的諸侯國,姬姓,在今山西省芮城縣西北。公元前661年,被晉獻公攻滅,將其地封給畢萬,以畢萬為魏大夫。
4.
古國名。戰國七雄之一。開國君主魏文侯(名斯)是畢萬后代,和趙韓一起瓜分晉國,史稱“三家分晉”。建都安邑(今山西省夏縣西北)。魏惠王遷都大梁,因而魏也被稱為梁。公元前225年為秦所滅。
5.
三國之一。公元220年,曹丕代漢稱帝,國號魏,都洛陽,史稱曹魏。公元265年司馬炎重演曹丕代漢的“禪讓”故事建晉朝,魏亡。
6.
公元386年,鮮卑族拓跋部的拓跋珪稱帝,國號魏。史稱北魏。參見“北魏”。
1.出自《陳書·何之元傳》獫狁孔熾,鯁我中原,始自一君,終為二主,事有相涉,言成混漫。今以未分之前為北魏,既分之后高氏所輔為東魏,宇文所挾為西魏,所以相分別也。
7.
姓。
1.出自《廣韻·未韻》魏,姓。
1.窮困;貧寒。
1.極遠的北方。
1.探求本源。
2.追查根源。
1.推求考究事物的本源。
1.窘迫。
1.偏僻邊遠的地方。
1.見"窮弊"。
1.見"窮僻"。
1.亦作"窮敝"。
2.疲敝困竭。
3.貧窮困苦。
4.指貧困的人。
1.荒僻的邊遠地區。
1.極盡其變化。
1.舊時對貧寒落魄之人的蔑稱。
1.濫用武力。
2.指戍邊之兵。
1.猶言窮兵黷武。
1.淺水。
1.窮盡﹑衰落。
1.猶淺薄。形容命運或稟賦很差。
2.貧窮。
1.極力追捕。
1.洞察。
1.深土。猶黃泉。
1.盡日;整天。
1.歷盡邊城。亦指邊城;危城。
1.謂過于驕侈。
1.猶言窮奢極侈。
1.猶言窮奢極侈。
1.猶極貴。亦借指帝王或帝位。
2.極端驕縱。
1.窮困愁苦。
1.窮困愁苦﹐頹喪失意。
1.謂鄉居不仕;隱居。
2.困居。
1.困乏拮據。
1.猶硬湊。
1.窘迫;困厄。
1.窘迫;困厄。踧﹐通"蹙"。
1.窘迫;困厄。
1.困頓憔悴。
1.困頓。
1.僻遠的鄉村。
1.困頓與顯達。
1.《易.序卦》"窮大者必失其居。"高亨注"極大者則驕奢淫暴﹐必覆敗而失其所。"后指多而不適用。
1.見"窮光蛋"。
1.謂處境越困頓﹐意志應當更加堅定。
1.交通閉塞。
1.攀登到終點。
1.貧寒貌。
1.荒僻貧瘠之地。
1.窮漢。
1.隆冬;深冬。
1.窮困苦痛。
1.見"窮兵黷武"。
1.孤獨無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