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蛇、蟬等脫下來的皮。
2.
動詞
蛇、蟬等脫皮。
3.
動詞
鳥類脫去舊毛(再長新毛)。
4.
動詞
變化;變質。
1.
“蛻”的新字形。
2.
蟬、蛇等脫下的皮殼。
1.出自《本草綱目·蟲一·蠶》蠶之屎曰沙,皮曰蛻。
2.出自《淞濱瑣話·倪幼蓉》一符甫焚,即從床上踣地,衣冠如蛻。視之,則修尾茸毛,一純黑狐也。
3.
脫去;除掉。
1.出自《莊子·天下》其應於化而解於物也,其理不竭,其來不蛻,芒乎昧乎,未之盡者。
2.出自《述異記》漢中山有虎生角,道家云,虎千載則牙蛻而角生。
3.出自《泛五湖》詩范子蛻冠履,扁舟逸霄漢。
4.出自《春子姑娘》我吃驚地望著她,發現這一年來光景,她從靈魂到外貌,完完全全蛻了層皮,變成另一個春子了。
4.
變化;變質。
1.出自《變法通議·論不變法之害》腐水離木,均發均縣,臨鑒立景,蛻水謂氣,電緣氣生,墨翟、亢倉、關尹之徒,非西儒也。
2.出自《為中國革命博物館開幕題詩》蛻出中華面貌新,金丹換骨脫凡身。
5.
道家、佛家謂人死為解脫。
1.出自《抱樸子·論仙》下士先死后蛻,謂之尸解仙。
2.出自《潘尊師碣》翌日,師曰:“吾其蛻矣?!?/p>
3.出自《韓蘄王墓碑歌》韓王蛻去五百載,當年英名至今在。
6.
謂鳥換毛(脫毛重長)。
7.
蟬、蛇等脫皮。
1.出自《荀子·大略》君子之學如蛻,幡然遷之。
2.出自《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蟬蛻於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
3.出自《說郛》蛇退皮曰蛻。
4.出自《新方言·釋動物》蛇蟬之屬,解皮則謂之蛻。
8.
指獸類的皮。參見“蛇蛻”、“蟬蛻”。
1.出自《聊齋志異·田七郎》虎皮狼蛻,懸布楹間。
9.
借指尸體。
1.出自《徐霞客游記·滇游日記四》﹝蓮峰祖師﹞素不立文字,臨去乃為此(偈),與遺蛻俱存。
2.出自《花月痕》故人麟閣千秋重,遺蛻蟬吟一殼輕。
1.考核審查。
1.比較估計。
1.猶壟斷。
1.病愈。
1.??陛嬩洝?/p>
1.計較。
1.謂比賽勝負。
1.明顯切近。
1.競逐。較,通"角"。
1.考興對,以審定原文的正誤真偽。
1.疾病減輕;痊愈。
2.猶言還可以。
1.興刻印。
1.爭吵。
1.角力,比武。較,通"角"。
1.比賽誰打獵收獲多。較,通"角"。
1.古代的紐扣。
1.大概;大體。
1.爭論。
1.計較聲名地位。
1.明顯,明白。
1.考核賢能。
1.比賽射箭。
1.明白真切。
1.明白真切。
1.痊愈。
1.明顯貌。
1.謂明確一致。
1.比賽射技。
1.明白﹑準確。
1.指應考的讀書人。
1.考核比試。
1.比較肥瘦。喻評論姿容。
1.交談議論。
1.猶串通。
1.校尉。軍職名。
1.謂科舉考試;主持科舉考試,評比文章。
1.明白而切要。
1.謂競爭技藝。
1.評論駁議。
1.概略。
1.差;差些。
1.校正(別人的說話);辯駁。
1.辯駁。
1.角逐,競爭追求。較,通"角"。
1.見"較著"。
1.校驗使之符合標準。
1.亦作"較箸"。
2.明顯;顯著。
中國通用漢語的穆斯林對主持伊斯蘭教清真寺教務的阿訇的稱呼。有時與伊瑪目”同義。
1.亦作"教場"。
2.舊時操練和檢閱軍隊的場地。
1.佛教語。指佛教﹑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