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倒(dǎo),下陷。
2.
動詞
凹下。
3.
動詞
安定;鎮定。
4.
名詞
(Tā)姓。
1.
坍塌;塌陷。
1.出自《蘇端薛復筵簡薛華醉歌》忽憶雨時秋井塌,古人白骨生青苔,如何不飲令心哀。
2.出自《儒林外史》那對過河灘塌了幾尺。
3.出自《東方》這么說,村里天塌下來,你也不管了?
4.出自《高干大》下上幾場大雨,咱們的房子也要塌的。
2.
落下。
1.出自《鴻臚寺有開元中錫宴堂樓臺池沼雅為勝絕荒涼遺趾僅有存者偶成四十韻》敗荷塌作泥,死竹森如槍。
2.出自《西游記》那個哭喪棒重,擦一擦兒皮塌,挽一挽兒筋傷。
3.
減;掉;垮。
1.出自《生金閣》把馬牽到后頭,與我細切草爛煮料,把馬喂著,不要塌了膘。
2.出自《意外》因為京滬一帶受到的打擊最大,但運動并沒有就因此塌下去,還在繼續發展。
4.
謂農田初耕。
1.出自《農書》耕地之法,未耕曰生,已耕曰熟,初耕曰塌,再耕曰轉。
5.
貼緊。
1.出自《謝天香》塌著那臭尸骸,一壁穩坐的!
2.出自《兒女英雄傳》那條褲子濕漉漉的塌在身上的,叫人怎么受呢?
6.
凹下的;低而扁的。
1.出自《許茂和他的女兒們》相片上的青年,尊容并不好看:高顴骨、塌鼻子,鼻孔底下橫著一抹小胡子,長長的頭發梳得十分考究。
2.出自《爸爸逗我玩》我以為自己很“博學”,不免沾沾自喜起來,連塌鼻子都翹起來了。
3.出自又如:塌鼻梁。
7.
平息;安定。
1.出自《泥涂》天明后,火勢已塌下去了,他還不知道,盡來去嚷著,要看熱鬧的幫忙。
2.出自《機靈鬼》同志,你就塌下心吧,沒錯兒。
8.
量詞。
1.出自《春風》臉上留下一個球印——一塌泥,糊得面目都瞧不清楚了。
1.表白心志。
宣告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德、意、日三個法西斯國家的失敗而~。
1.指舊時官吏以親老終養為由而請求辭官。
1.向人索取詩文的敬辭。
1.請求幫助。
1.指古代祭祀時,尸祝為主人祈福。
①(當事人)請求司法機關審理某一案件。②向某人的上級或長輩訴說自己或別人受到這個人的欺負或不公正的待遇就這點小事,干嗎到處~?
1.告發罪行。
2.宣布罪狀。
3.請罪。謂犯有罪過,請予處分◇常用為表示歉意的謙辭。
1.謂被告發而連坐。
2.謝坐。
1.告誡。
1.誥令策書。
1.見"誥敕"。
1.見"誥敕"。
1.官署名。清置。負責起草和繕寫皇帝詔令。
1.君王所頒文告。
1.即誥詞。
封建王朝對官員及其先代、妻室援予爵位或稱號。
1.清朝對一二品官員的妻子﹐都給予夫人的稱號﹐稱"誥封夫人"。
1.告訴。
1.記錄朝廷對官員封贈之事的簿籍。
1.告誡﹑教育。
1.告誡。
1.告誡。
1.朝廷﹑君上發布的命令。
1.天帝的詔誥和符箓。
①帝王對臣子的命令。②封建時代指受過封號的婦女(多見于早期白話)。
1.受有朝廷封號的貴婦人。
1.見"誥命夫人"。
1.皇帝賜封臣下所頒發的文書。
1.古代君王訓誡勉勵民眾的文告。
2.借指《尚書》。
1.朝廷用誥命授予封號。
1.皇帝誥封臣下所頒發的文書。
1.古代君王告誡民眾的文告。
1.告示。
1.明清對五品以上官員的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及妻室之歿者﹐以皇帝的誥命追贈封號﹐叫誥贈。
1.官吏任用資格的文書。
1.皇帝給臣下封官授爵的詔令。
1.書寫皇帝命令的卷軸。
1.見"郜鼎"。
1.春秋郜國造的宗廟祭器,以為國寶◇被宋國取去。宋又將此鼎賄賂魯桓公,桓公獻于太廟。亦稱"郜大鼎"。
1.明亮貌。
1.潔白。
蒙古人稱沙漠地區,這種地區盡是沙子和石塊,地面上缺水,植物稀少。
1.見"戈壁"。
1.書法右下斜鉤的筆法。
1.即戈船。
1.守衛森嚴的城堞。
1.矛和盾。伐,通"瞲"。盾。
1.見"戈腳"。
1.見"炊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