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物體沾了水或含水分多(跟“干”相對)。
2.
名詞
中醫指一種重要的致病因素。
1.
亦作“溼”。
2.
沾濕。
1.出自《采蓮曲》吳姬越艷楚王妃,爭弄蓮舟水濕衣。
2.出自《游會仙宮》詩霏霏涼露濕瑤臺,半夜吹簫月下來。
3.出自《家》她自言自語,說到這里,淚水濕了她的衣裳。
3.
猶遲緩。
1.出自《呂氏春秋·貴卒》力貴突,智貴卒。得之則遫為上,勝之則濕為下。
4.
中醫術語。風、寒、暑、濕、燥、火為六淫。濕屬陰邪,流行于夏季。參見“六淫”。
1.出自《素問·天元紀大論》寒、暑、燥、濕、風、火,天之陰陽也。
5.
干燥。
1.出自《詩·王風·中谷有蓷》中谷有蓷,暵其濕矣。
6.
潮濕。與“乾”相對。
1.出自《易·乾》水流濕,火就燥。
2.出自《韓詩外傳》德也者……斂乎太陰而不濕,散乎太陽而不枯。
3.出自《鵩鳥賦》序長沙卑濕,誼自傷悼,以為壽不得長,乃為賦以自廣。
4.出自《神女祠》詩龍氣石床濕,鳥聲山廟空。
5.出自《溉堂六客詩·禪客》要看手中楊枝濕,賴有門前錫杖從。
1.帝王的詔書﹑制令。
1.圣明。借指皇帝。
1.圣旨;皇帝的委命。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謀劃。
1.皇帝的思慮。
1.指皇宮。
1.謂帝王的游賞。
2.帝王的賞識﹑贊賞。
1.皇帝的命令﹑旨意。
1.指帝位。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親筆題字。
1.謂帝王的聽聞。
1.帝王車上懸掛的珠飾網簾。
1.帝王的威嚴。
1.帝王的儀仗﹑侍衛。
1.帝王所作之詩文。
1.指紫微垣。
2.借喻君王。
1.帝王的心意。
1.帝王所居宮室。
1.帝王的威嚴。亦喻指君王。
1.帝王舉行的宴會。
1.喻指帝王的恩澤。
1.帝王內宮。
1.帝王的儀仗。
2.帝王的儀容。
1.借指帝廷﹑君位。扆,帝王座后的屏風。
1.皇帝的旨意或話語。
1.亦作"宸游"。
2.帝王之巡游。
1.帝王所乘車。借指皇帝。
1.屋檐。比喻庇蔭。
2.指帝居。
1.指帝京。清吳長元有《宸垣識略》一書,所記皆當時京師之事。
1.指帝王的詩文。
1.對皇帝的敬稱。
1.帝王的眷注﹑恩寵。瞔,同"眷"。
1.皇帝的賞賜。
1.帝王的手札。
1.皇帝所作的詩文。
1.帝后之正位。
1.帝王的旨意。
1.帝王的心意。
2.偶沿用于稱國家最高領導。
1.帝京,京城。
1.謂帝王的注視﹑觀賞。
1.帝王的關注。
1.即知母。根狀莖可入藥。
1.草名。即五味子。
1.早安。清晨的問候語。
1.清晨散步。
1.早晩參拜。
1.見"晨妝"。
1.指雞清晨啼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