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批擊,用手掌打。
1.出自《爭報恩》惱了我,搧你那賊子孩兒。
2.出自《大刀記》我搧了他一個耳刮子,又抓上他的褲腰帶。
2.
指甩動。
1.出自《水滸傳》智深把皂直裰褪膊下來,把兩只袖子纏在腰里,露出脊背上花繡來,搧著兩個膀子上山來。
2.出自《人民文學》姑媽急得不知所措,“八哥大嫂”搧胳膊上前罵開了。
3.
搖動扇子或類似扇子的東西。
1.出自《搗練子·送別》詞扇兒搧,瞥見些。
2.出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手里拿著一把破芭蕉扇,在那里搧著取涼。
3.出自《銅墻鐵壁》葛專員用草帽搧著光穿襯衣的懷里。
4.
引申指煽動。
1.出自《張天師》這一樁公事,敢都是你搧的來么?
5.
施展。
1.出自《慶東原·黃肇退狀》曲當不過馮魁斗諞,甘不過蘇氏胡搧。
2.出自《牡丹亭·驚夢》單則是混陽蒸變,看他似蟲兒般蠢動把風情搧。
3.出自《聊齋志異·紅玉》會清明抱子登墓,遇邑紳宋氏。宋官御史,坐行賕免。居林下,大搧威虐。
6.
攆,趕。
1.出自《五月的礦山》人家今天還做代表來給咱送花來哪。她若平常來,我一定把她搧出去。
1.大龜。
1.孀婦寡夫。亦泛指孤獨無依的人。
1.孤獨憂傷的心情。
1.弧單。
1.因孤獨而感憂傷。語出《左傳.哀公十六年》"煢煢,余在疚。"
1.寡居。
1.孤苦。
1.見"煢嫠"。
1.亦作"煢厘"。
2.寡婦。
1.孤獨迷茫。
1.孤單渺小。
1.寡婦。
1.孤零貌。
一個人孤單無所依靠的樣子煢煢孑立,形影相吊。
1.孤單貌。
1.指孤苦羸弱的人。
1.孤兒。
1.筇竹杖。
1.筇竹杖。
1.竹名。因高節實中﹐常用以為手杖﹐為杖中珍品。
2.手杖。
1.用筇竹所制的手杖。
1.孤苦伶仃的人。
1.泛指孤苦無依的人。
1.孤獨。
2.指孤獨的人。
1.見"惸獨鰥寡"。
1.見"惸獨鰥寡"。
1.無兄弟與無丈夫的人。亦泛指孤苦無依的人。
1.憂思貌。
2.孤單無依貌。
1.孤獨無依貌。
1.孤獨無依的弱者。
1.謂孤獨;孤單。
1.孤獨。孤獨。
1.孤單無依。
1.亦作"瓊版"。
2.碑石的美稱。
3.指刻在石板上的道書。
1.見"瓊板"。
1.花苞的美稱。
2.喻雪花。
1.厚報。
1.玉制的酒杯。亦用以美稱酒杯。
2.比喻荷花。
1.玉璧。
1.美好的詩文篇什。
1.一種飾以瓊玉的皮弁。古時大夫所戴。
2.泛指官員的帽子,或借指官員。
1.美玉的光采。
2.比喻雪光。
3.比喻文采。
1.仙草,玉芝。
2.草的美稱。
1.古代博具。骰子。
1.指明月。
1.池的美稱。
2.仙池。
1.即玉尺。喻高才。
1.東漢郭況,家境豪富,時人稱為"瓊廚金穴"。
1.瓊華島的省稱。
2.傳說中的仙島,仙人的居所。
3.島的美稱。
4.稱海南島。
1.即瓊華島。明代北京八景之一。明蔣一葵《長安客話.積水潭》"海子東滸有瓊華島,亦永樂間賜名。島之陽為廣寒殿,喬松古檜,煙云繚繞。京師八景有'瓊島春云',謂此。"明王洪《北京八詠》有《瓊島春云》詩。亦謂北京十景之一。明李東陽《京都十景》詩之一有《瓊島春云》。參見"瓊華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