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認識;辨別。
1.出自《后漢書·卓茂傳》時嘗出行,有人認其馬。
2.出自《亂后經西山寺》詩云里乍逢新住主,石邊重認舊題名。
3.出自《銅墻鐵壁》他還裝得不認字,叫老百姓認,都說他是個氈匠。
2.
認為;看作。
1.出自《答婦兄林公遇》詩夢回殘月在,錯認是天明。
2.出自《二刻拍案驚奇》我前日認是奉公執法,怎知反被奸徒所騙?
3.出自《紅樓夢》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錯,素日認他是個知己,果然是個知己。
4.出自《除官歸京睦州雨霽》詩遠樹疑羅帳,孤云認粉囊。
3.
引申為把本無某種親密關系的人看作有某種親密關系。
1.出自《西游記》那妖精變做一個俊俏文人,撞入朝中,與皇帝認了親眷。
2.出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那洋貨店的東家,很歡喜他;又見他沒了父母,就認他做個乾兒子。
4.
承認。
1.出自《周書·宇文測傳》州縣擒盜,并物俱獲。測恐此盜坐之以死,乃不認焉。遂遇赦得免。
2.出自《清平山堂話本·曹伯明錯勘贓記》當拖番在地,打了二十下,打得皮開肉綻,鮮血淋淋,伯明不肯招認。
5.
引申為承認、肯定由于某種原因而疏遠的本來存在于人與人之間的某種親密關系。
1.出自《清平山堂話本·合同文字記》今年是大通之年,我有心待交他將著劉二兩口兒骨殖還鄉,認他伯父。
2.出自《三俠五義》包公便叫各家上前廝認:也有父認女的,也有兄認妹的,也有夫認妻的,也有婆認媳的,紛紛不一,嚎哭之聲不堪入耳。
6.
應允承擔;愿意承受。
1.出自《寧古塔紀略》今邊警出意外,上命急公,現有水營、莊頭、壯丁三件事,隨汝自認一件。
2.出自《文明小史》這趟到了南京,要是礦事不成功,非但來往盤纏要他們認,而且要照上海洋行里大班的薪水,有一天算一天。
3.出自《牛天賜傳》云城人最怕戰事,因為一打仗,不但買賣受損失,他們還得湊軍餉,上臨時捐,分認軍用票。
4.出自《朱子語類》如漳州舊與信、處二州對易,每歲本州為兩州抱認上供錢若干,盡數解納,而兩州絹絕不來!
5.出自《野獲編·內閣二·籍沒二相之害》分宜同時有義子趙文華,贅于吾郡,因征倭事,與胡宗憲同追所侵軍餉。趙已先死,其子系治二十年,不滿數……郡中又僉派富戶包認。
7.
記得。
1.出自《浣溪沙》詞烏帽斜欹倒佩魚,靜街偷步訪仙居,隔墻應認打門初。
2.出自《摸魚兒》詞門前度桃花,劉郎能記,花復認郎否?
8.
認命;認吃虧(后面要帶“了”)。
1.出自《二刻拍案驚奇》況且死后,他一味好意殯殮有禮,我們番臉子不轉,只自家認了悔氣罷。
2.出自《人民日報》花多少錢我都認了,只要能把孩子的病治好就行。
3.出自《小溪九道彎》哼哈,又來糊弄人!我怕什么?我后半世受窮,就受窮,我認到底了!
9.
用同“任”。任憑。
1.出自《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認你家財萬萬貫,弄得你錢也無來人也死。
10.
用同“仍”。沿襲。參見“認舊”。
1.出自《二刻拍案驚奇》﹝寄兒﹞認舊念取五字真言,卻不甚靈了。
1.亦作"纎绤"。
2.細葛。
1.細微的嫌隙。
1.微小的瑕疵。比喻事物的小毛病或人的小過失。
①細微;小巧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②細微的事物禍源于纖纖。③形容女子的手細長柔軟纖纖出素手|十指纖纖。
1.纖細瘦削。
1.亦作"纎小"。
2.細小。
1.巧佞邪惡。
1.細微;瑣屑。
1.精細新穎;細巧新奇。
1.纖細的體形。
1.纖細秀麗。
1.少許;細微。
1.纖細美好。
1.見"纖艷"。
1.亦作"纖?"。亦作"纎腰"。
2.細腰。
3.指細腰美女。
1.細巧艷麗。
1.微小的障蔽。多指浮云。
2.指事情的障礙。
1.細小隱微。
1.瘦影。
1.喻美女之手。
1.猶纖細。
1.未弦之月,月牙。
1.微云;輕云。
1.精細深奧。
1.亦作"纖側"。
2.謂文辭纖巧,文風不正。
1.纖小的手掌。
1.精微的道理。
1.亦作"纎指"。
2.柔細的手指。多指女子的手。
1.猶弱質。亦比喻才能低下。
1.猶小人。指識見淺狹之人,含貶意。
1.微小的罪過。
1.用杴撒揚。
1.祆教祭祀火神的寺院。
2.泛指西方傳入的宗教。
1.即瑣羅亞斯德(舊譯"蘇魯友")教,俗稱拜火教。相傳為公元前六世紀瑣羅亞斯德創。波斯薩珊王朝奉為國教。其教創善﹑惡二元論,以火為善神的代表。南北朝時傳入中國后又稱"火祆教"或"祆教"。唐代曾一度于長安建祠盛行,并立官專管。武宗反佛后漸廢不傳。
2.泛指西方傳入中國的天主教基督教等宗教。
1.即祆祠。祆教祭祀火神的寺院。
2.即民間故事"火燒祆廟"中蜀帝公主與其乳母之子陳生相約私會處。
1.即火燒祆廟的民間故事。相傳蜀帝公主與乳母陳氏之子相愛,約定在祆廟相會。公主入廟,見陳生熟睡,遂解玉環附生懷中而去。生醒,知戀人遠去,怨氣化火身與廟俱毀。見《淵鑒類函》卷五八引《蜀志》◇用為姻緣不遂之典。
1.祆教所尊奉祭祀的神。
1.即祆廟。
1.官名。北齊至隋唐主管祆教之官。
1.古代祆教祈禱日主演幻術的人。
1.辛苦艱難。
1.辛辣峻刻(多指文辭或言語)。
辛勞苦累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為誰辛苦為誰忙。也用于煩勞別人時表示客氣、慰問大老遠的送了果蔬來,真辛苦您了|這事兒少不得還要大家辛苦幾天。
①辣辛辣難咽|迎面撲來一股強烈辛辣的硝煙。②比喻言辭犀利刺激文風辛辣,讀來痛快異常。
1.辛苦勞累。
1.辛辣清涼。
1.濃烈清醇。
1.舊俗農歷正月初一﹐用蔥韭等五種味道辛辣的菜蔬置盤中供食﹐取迎新之意。
世界最長的隧道之一。在瑞士與意大利交界處。穿過阿爾卑斯山。山口海拔2009米,隧道開鑿在海拔700米處。長198千米。1905年建成。
南宋詞人。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早年參加抗金義軍,失敗后到南方。歷任建康府通判,湖北、江西安撫使,湖南轉運副使,致力于富國強兵,因而受朝廷猜忌免官,隱居江西上饒十多年。晚年因韓b12ck兄髡瘧狽ィ一度被起用,不久病故。為豪放派詞的代表作家。有《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等名篇。有《稼軒長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