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量詞
〔量〕古代長度單位,八尺或七尺為一仞。
1.
亦作“仭”。
2.
古代長度單位。七尺為一仞。一說,八尺為一仞。
1.出自《論語·子張》夫子之墻數仞,不得其門而入者,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門者或寡矣。
2.出自《楚辭·招魂》長人千仞,惟魂是索些。
3.出自《儀禮·鄉射禮》杠長三仞。
4.出自《漢書·食貨志上》神農之教曰:有石城十仞,湯池百步,帶甲百萬而亡粟,弗能守也。
5.出自《山海經·西山經》又西六十里,曰太華之山……其高五千仞。
6.出自《隴頭水》詩別涂聳千仞,離川懸百丈。
7.出自《涼州詞》詩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8.出自《入峽記》這時,水聲如雷;又如地震中,山裂了縫,水就從千仞削壁似的裂縫中漏下去的樣子。
3.
測量深度。
1.出自《左傳·昭公三十二年》度厚薄,仞溝洫。
4.
“認”的古字。承認。
1.出自《淮南子·人間訓》非其事者勿仞也,非其名者勿就也,無故有顯名者勿處也,無功而富貴者勿居也。
2.出自《漢書·儒林傳·孟喜》又,蜀人趙賓好小數書,后為《易》,飾《易》文……云受孟喜,喜為名之。后賓死,莫能持其說。喜因不肯仞,以此不見信。
3.出自《四惑論》公理者,猶云眾所同仞之界域。
5.
“認”的古字。辨識。
1.出自《浣溪沙》詞醉憶春山獨倚樓,遠山回合暮云收,波間隱隱仞歸舟。
6.
“認”的古字。認為,當作。
1.出自《廿二史考異·元史三·地理志二》宋時諸州皆有郡名,大率沿唐之舊,志皆不載。惟通州五代所置,向無郡名,政和末,始賜名靜海,史家遂誤仞改州為郡矣。
7.
通“韌”。柔軟而堅固。
1.出自《易·革》鞏用黃牛之革
8.
通“忍”。
1.出自《墨子·節葬下》是故百姓冬不仞寒,夏不仞暑,作疾病死者,不可勝計也。
9.
通“牣”。滿,充滿。
1.出自《史記·殷本紀》厚賦稅以實鹿臺之錢,而盈巨橋之粟。益收狗馬奇物,充仞宮室。
2.出自《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虛宮觀而勿仞。
3.出自《梁書·諸夷傳·西北諸戎》自是諸國分并,勝負強弱難得詳載。明珠翠羽,雖仞於后宮;蒲梢龍文,希入於外署。
10.
古地名。春秋楚地。在今湖北省丹江口市境。
1.出自《左傳·文公十六年》楚子乘驲,會師于臨品,分為二隊,子越自石溪,子貝自仞以伐庸。
中國國家檔案館之一。前身是1925年成立的故宮博物院圖書館文獻部。曾多次更名,1980年改今名。館址北京。藏有1371年至1911年明清宮廷檔案和中央機關檔案。
中國陸地動物分屬于世界陸棲動物區系的古北界和東洋界。下分七個區東北區、華北區、蒙新區、青藏區、西南區、華中區、華南區。中國海洋動物可分為黃渤海區、東海區和南海區,它們分屬于世界海洋動物區系的北溫帶海動物區和熱帶海動物區。
中國從事社會福利事業的機構。1938年由宋慶齡在香港創立,原名保衛中國同盟。1941年遷至重慶。1945年遷至上海,改名為中國福利基金會。1950年改現名。在革命戰爭年代,曾創辦國際和平醫院、上海兒童福利站、兒童劇團等社會福利企事業。解放后,從事兒童文化教育和婦幼保健工作,出版《兒童時代》,開辦少年宮、幼兒園等。
在北京天安門廣場東側。建于1959年。收藏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近代和現代革命文物和黨史文獻資料。
毛澤東1936年12月為總結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的經驗而寫。編入《毛澤東選集》第一卷。共五章。論述了中國革命戰爭的特點、正確指導路線和一系列的戰略戰術原則,以及研究和指導戰爭的根本立場、觀點、方法和戰爭問題上的辯證法等,還闡明了有關政治策略和思想方法方面的許多問題。
中國工程技術界的最高榮譽性、咨詢性學術機構。1994年6月成立于北京。主要任務接受政府委托,對重大工程技術規劃、計劃和方案等提供咨詢,研究、討論重大工程技術的發展問題并提出建議。實行院士制度。
簡稱紅軍”。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前身。由中國工農革命軍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其他工農武裝于1928年5月25日后陸續改稱。曾組成第一、二、四方面軍和西北紅軍,粉碎國民黨軍多次圍剿”。1934年10月后陸續長征,并勝利到達陜北??谷諔馉幈l后,改稱八路軍和新四軍。
中國工農紅軍主力之一。1930年7月始先后由紅軍第二、六軍團和第三十二軍組成∝龍任總指揮,任弼時任政委。曾在湘鄂川黔蘇區粉碎國民黨軍多次圍剿”。1935年11月開始長征。次年10月到達陜甘蘇區??谷諔馉幈l后改編為八路軍一二∈Α
周刊。1924年10月創刊于上海。羅章龍主編。1925年5月成為中國總工會機關報,同月停刊。1928年12月在上海秘密復刊,1931年???/p>
1.山藥的別名。
1.謂不善為官,仕途不順。多用以自謙。
1.笨拙糊涂。
1.猶拙宦。
1.笨拙的計謀。
1.笨拙呆板。
1.謙稱自己的見解。
2.猶短見。
舊時對人謙稱自己的妻子恰才與拙荊同去間壁岳廟。
1.即布谷鳥。
1.自然質樸的詩句。
1.猶拙嘴笨舌。
1.猶拙嘴笨舌。
粗惡;笨拙而低劣手段拙劣|拙劣的口才|他表演得太拙劣。
1.愚陋;淺陋。
1.絕路。指自殺。
1.粗率。
1.愚昧。
1.笨拙的計謀。
1.質樸。
1.眼光短淺的人。
1.亦作"拙吶"。
2.謂才疏口拙,不善應對。多用作謙詞。
1.見"拙訥"。
1.鳩的別名。即布谷鳥。
1.亦作"拙樸"。
2.質樸,真率。
1.粗淺,淺陋。
1.見"拙澀"。
1.拙于生計,不善謀生。
1.稱自己妻子的謙詞。
1.猶言笨手笨腳。
1.安于愚拙,不取巧。
1.亦作"拙痚"。
2.鈍拙粗疏。
1.粗俗。
1.謂用兵寧拙于機智而貴在神速。
1.見"拙疏"。
1.猶言不精此道。
1.《史記.五宗世家》"﹝長沙定王發﹞以其母微,無寵,故王卑濕貧國"裴髎集解引漢應劭曰"景帝后二年,諸王來朝,有詔更前稱壽歌舞。定王但張袖小舉手。左右笑其拙,上怪問之,對曰'臣國小地狹,不足回旋。'帝以武陵﹑零陵﹑桂陽屬焉。"后因以"拙袖"喻幅員狹小的邦國。
1.眼光短淺的人。
1.粗糙。
2.質樸。
1.粗陋膚淺。
1.嘉魚的別名。
1.拙于為政。亦用為謙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