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古代指白蘇。一年生草本植物,莖方形,葉子卵圓形,開白色小花嫩葉可以吃。種子可以榨油。
2.
形容詞
〈書〉軟弱。
3.
見“荏苒”。(時光)慢慢地,不知不覺地過去了。
1.
植物名。即白蘇。一年生草本植物。有芳香。莖方,葉對生。種子可榨油(蘇子油),葉可提取芳香油。莖葉和種子均可供藥用。
1.出自《方言》蘇亦荏也。關之東西或謂之蘇,或謂之荏。
2.出自《齊民要術·荏蓼》三月間,可以種荏和蓼。
3.出自《廣雅?釋草》荏,蘇也。
2.
柔弱;怯弱。
1.出自《論語·陽貨》色厲而內荏。
2.出自《說苑·雜言》闕而不荏者,君子比勇焉。
3.出自《東西均·神跡》儒之弊也,迂而拘,華而荏。
3.
見“荏苒”。(時間)漸漸過去。常形容時光易逝。
1.出自《寡婦賦》時荏苒而不留,將遷靈以大行。
2.出自《雜詩》荏苒歲月頹,此心稍已去。
3.出自《陪杜侍御游湘西兩寺》詩旅程愧淹留,徂歲嗟荏苒。
4.出自《紅樓夢》秋光荏苒休孤負,相對原宜惜寸陰。
5.出自《洪波曲》荏苒之間快要過新年了。
4.
見“荏苒”。蹉跎,拖延時間。
1.出自《史通·古今正史》隋文帝嘗索梁陳事跡,察具以所成每篇續奏,而依違荏苒,竟不絕筆。
2.出自《責躬薦弟表》貪冒官榮,荏苒歲月。
3.出自《書信集·致臺靜農》今春擬歸省,但荏苒遂又作罷了。
5.
見“荏苒”。輾轉遷徙。
1.出自《宿府》詩風塵荏苒音書絕,關塞蕭條行路難。
2.出自《別王秉衡御史》詩荏苒風塵千里別,江海六年思旌旗。
3.出自《送郭去問入燕》詩反驚君是北行人,荏苒烽煙六載身。
6.
見“荏苒”。形容愁苦連綿不絕。
1.出自《解連環·孤雁》詞誰念旅愁荏苒,謾長門夜悄,錦箏彈怨。
2.出自《柳毅傳書》蓬蟬鬢,蹙蛾眉,愁荏苒,淚淋漓。
7.
見“荏苒”。柔弱。參見“荏染”。
1.出自《羽扇賦》體荏苒以輕弱,侔縞素於齊魯。
2.出自《玩江亭》良辰曉霧濃,美景韶光麗,草茵輕荏苒,則他這桃李任芳菲。
8.
通“戎”。參見“荏菽”。大豆。
1.出自《詩·大雅·生民》荏菽旆旆,禾役穗穗。
2.出自《爾雅·釋草》戎叔謂之荏菽。
1.軍用器具。
1.軍中的爵位。
1.軍人。
1.儲藏軍用器械的府庫。
1.比喻根據對方的具體情況,針鋒相對,采取相應的措施。
1.軍功,戰功。
1.為官府服役的衛兵。
俗稱用管樂器和打擊樂器演奏的音樂,因為軍隊中常用而得名~隊。
1.用于軍隊中的銅管樂隊。
1.軍營周圍的防守工事。
軍人的禮節行~。
1.泛指軍中的將帥官佐。
供應部隊食用的糧食。
1.軍職。
1.軍中音樂。
2.軍中樂師。
1.謂軍事命令像山一樣不可動搖,必須貫徹執行。
1.見"軍令如山"。
〈書〉軍隊,也指軍事~生涯。
1.軍紀。
1.軍中統帥。
1.軍事的謀略與戰略。
1.軍營的門。
2.明代有稱總督﹑巡撫為軍門者,清代則為提督或總兵加提督銜者的尊稱。
3.星名。
軍隊和人民~魚水情ㄧ~共建文明街。
1.軍隊的命脈。
2.軍隊的使命;軍隊的命令。
1.軍事的謀略。
1.指舊軍隊中下級官佐。
1.行軍宿營的帳幕。
1.戰事連續不斷。
1.星名。
1.倭國官名。
1.指充軍年限。
1.古軍用驛站之一種。
1.指流放到邊遠地區服苦役的人的妻子。
1.軍事方面約定的限期。泛指軍令。
軍隊的旗幟。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為紅地兒,左上角綴金黃色五角星和‘八一’兩字。
1.軍隊的士氣。
1.軍用的器具。如鼓鐸﹑槍械等。
1.戰場;前沿陣地。
1.軍用的錢財。
根據戰略需要劃分的軍事區域。設有領導機構,統一領導該區域內軍隊的作戰、訓練、政治、后勤,以及衛戍、兵役、民兵等工作。
1.軍隊用的警犭。
有軍籍的人;服兵役的人。
1.軍事責任;軍事任務。
1.軍隊;軍事。
1.官名。觀軍容使的省稱。唐代后期為監視出征將帥的最高軍職。
1.幞頭之一種。
1.軍中的賞賜。
1.軍中所祭的社主。
1.指服兵役的人。
2.應服的兵役。
1.軍樂。
2.軍隊的聲威﹑聲勢。
3.軍中的喧鬧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