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像糨糊或膠水等所具有的、能使一個物體附著在另一物體上的性質。
1.
亦作“粘”。
2.
膠附,黏合。
1.出自《僮約》黏雀張鳥,結網捕魚。
2.出自《初夏書感》詩游蜂黏落蕊,輕燕接飛蟲。
3.出自《阿毛姑娘》她和大嫂在那陽光處黏鞋底。
3.
引申為接近,貼近。
1.出自《朱子語類》自家此心都不曾與他相黏,所以眊燥,無汁漿。
2.出自《徐霞客游記·滇游日記八》兩崖相黏,中止通一線。
3.出自《臨川夢·遣跛》看黏天浪擺,盤渦雉堞排,只剩危墻三版遮住蒿萊。
4.
具有黏性的。
1.出自《書·禹貢》厥土赤埴墳
2.出自《苦寒》詩雪霜頓銷釋,土脈膏且黏。
5.
特指駢儷文字或近體詩上聯對句與下聯出句之間平仄協調。
1.出自《耆舊續聞》凡表、啟之類,近代聲律尤嚴,或乖平仄,則謂之失黏。
2.出自《漢語詩律學》〔近體詩〕上一聯的對句如系仄頭,下一聯的出句必須也是仄頭。這叫做“黏”。(“黏”有廣義,有狹義。廣義的“黏”就是一切的平仄都合式,不合叫做“失黏”。狹義的“黏”,如這里所述,違者也叫做“失黏”。)
6.
圍棋術語。連。
1.出自《圍棋義例·詮釋》黏,連也。彼欲以子斷之,我即以子連之,故曰黏。
1.帝王的詔書﹑制令。
1.圣明。借指皇帝。
1.圣旨;皇帝的委命。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謀劃。
1.皇帝的思慮。
1.指皇宮。
1.謂帝王的游賞。
2.帝王的賞識﹑贊賞。
1.皇帝的命令﹑旨意。
1.指帝位。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親筆題字。
1.謂帝王的聽聞。
1.帝王車上懸掛的珠飾網簾。
1.帝王的威嚴。
1.帝王的儀仗﹑侍衛。
1.帝王所作之詩文。
1.指紫微垣。
2.借喻君王。
1.帝王的心意。
1.帝王所居宮室。
1.帝王的威嚴。亦喻指君王。
1.帝王舉行的宴會。
1.喻指帝王的恩澤。
1.帝王內宮。
1.帝王的儀仗。
2.帝王的儀容。
1.借指帝廷﹑君位。扆,帝王座后的屏風。
1.皇帝的旨意或話語。
1.亦作"宸游"。
2.帝王之巡游。
1.帝王所乘車。借指皇帝。
1.屋檐。比喻庇蔭。
2.指帝居。
1.指帝京。清吳長元有《宸垣識略》一書,所記皆當時京師之事。
1.指帝王的詩文。
1.對皇帝的敬稱。
1.帝王的眷注﹑恩寵。瞔,同"眷"。
1.皇帝的賞賜。
1.帝王的手札。
1.皇帝所作的詩文。
1.帝后之正位。
1.帝王的旨意。
1.帝王的心意。
2.偶沿用于稱國家最高領導。
1.帝京,京城。
1.謂帝王的注視﹑觀賞。
1.帝王的關注。
1.即知母。根狀莖可入藥。
1.草名。即五味子。
1.早安。清晨的問候語。
1.清晨散步。
1.早晩參拜。
1.見"晨妝"。
1.指雞清晨啼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