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兒)花木、水果等因失去所含的水分而萎縮。
2.
形容詞
精神不振;無精打采。
3.
形容詞
〈方〉(性子)慢;不爽利。
4.
副詞
不動聲色地;悄悄地。
1.
花草枯萎;顏色不鮮艷。
1.出自《春盡日》詩樹頭初日照西檐,樹底蔫花夜雨沾。
2.出自《累日倦甚不能觴客睡起戲作》詩粉暗紅蔫樽俎薄,不如止酒得安眠。
3.出自《淞濱瑣話·田荔裳》月慘花蔫,容光憔悴。
4.出自《為了周總理的囑托》這年夏天天旱,棉葉開始打蔫。
2.
下垂貌。
1.出自《哨遍·羊訴冤》套曲我如今剌搭著兩個蔫耳朵。
3.
比喻精神萎靡,呆滯。
1.出自《中國人民的心》當(dāng)時連里正學(xué)習(xí)邱少云的事跡,史之厚不知怎的,變得特別蔫,整天不大開口。
2.出自《人民文學(xué)》幾天工夫他像換了一個人,精神蔫了,眼窩下去了。
4.
用同“嫣”。參見“蔫紅”。
1.出自《春晚題韋家亭子》詩蔫紅半落平池晚,曲渚飄成錦一張。
2.出自《瑣窗寒》詞最憐他樹底蔫紅,不語背人吹盡。
5.
引申為不新鮮。
1.出自《人民文學(xué)》那塊肉皮,已經(jīng)放蔫了。
1.帝王的詔書﹑制令。
1.圣明。借指皇帝。
1.圣旨;皇帝的委命。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謀劃。
1.皇帝的思慮。
1.指皇宮。
1.謂帝王的游賞。
2.帝王的賞識﹑贊賞。
1.皇帝的命令﹑旨意。
1.指帝位。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親筆題字。
1.謂帝王的聽聞。
1.帝王車上懸掛的珠飾網(wǎng)簾。
1.帝王的威嚴(yán)。
1.帝王的儀仗﹑侍衛(wèi)。
1.帝王所作之詩文。
1.指紫微垣。
2.借喻君王。
1.帝王的心意。
1.帝王所居宮室。
1.帝王的威嚴(yán)。亦喻指君王。
1.帝王舉行的宴會。
1.喻指帝王的恩澤。
1.帝王內(nèi)宮。
1.帝王的儀仗。
2.帝王的儀容。
1.借指帝廷﹑君位。扆,帝王座后的屏風(fēng)。
1.皇帝的旨意或話語。
1.亦作"宸游"。
2.帝王之巡游。
1.帝王所乘車。借指皇帝。
1.屋檐。比喻庇蔭。
2.指帝居。
1.指帝京。清吳長元有《宸垣識略》一書,所記皆當(dāng)時京師之事。
1.指帝王的詩文。
1.對皇帝的敬稱。
1.帝王的眷注﹑恩寵。瞔,同"眷"。
1.皇帝的賞賜。
1.帝王的手札。
1.皇帝所作的詩文。
1.帝后之正位。
1.帝王的旨意。
1.帝王的心意。
2.偶沿用于稱國家最高領(lǐng)導(dǎo)。
1.帝京,京城。
1.謂帝王的注視﹑觀賞。
1.帝王的關(guān)注。
1.即知母。根狀莖可入藥。
1.草名。即五味子。
1.早安。清晨的問候語。
1.清晨散步。
1.早晩參拜。
1.見"晨妝"。
1.指雞清晨啼鳴。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dān)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