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沖擊。
1.出自《文選·枚乘〈七發〉》上擊下律
2.出自《三門賦》硉巖腰而沫沸,淙隘口而湍咽。
2.
見“硉矹”。高聳;突出。
1.出自《明堂賦》拿金龍之蟠蜿,掛天珠之硉矹。
2.出自《燕堂獨坐意象殊憒憒起登子城作此詩》夢中涉黃河,太行高硉矹。
3.出自《次韻答方石先生》霞城硉矹高千仞,緹恐胸中尚易平。
4.出自《彭達生晦農草序》當此之時,余如東郊之老馬,骨骼硉兀。
5.出自《江賦》碧沙????而往來,巨石硉矹以前卻。
6.出自《和襲美古杉三十韻》插天形硉兀,當殿勢??危。
3.
見“硉矹”。引申為委屈不平。
1.出自《送進士劉師服東歸》詩低頭受侮笑,隱忍硉兀冤。
2.出自《告大兄墓文》彼楊馬之硉兀,等含悲於逝水。
4.
見“硉矹”。嚴峻。
1.出自《雪后寄崔二十六丞公》詩幾欲犯嚴出薦口,氣象硉兀未可攀。
2.出自《明故中憲大夫云南按察司副使致仕石公墓志銘》公性質直,意氣硉兀,不能下物,雖居官久,家無贏貲,亦以儉自律。
5.
見“硉矹”。豪放;高亢。
1.出自《詠雪贈張籍》狂教詩硉矹,興與酒陪鰓。
2.出自《次韻溫伯夜坐》平生煙霞興,硉兀上南斗。
6.
見“硉硉”。勤勉不懈貌。
1.出自《胡貿棺記》然則貿之硉硉勤苦,從事於割截離合而一付之無何有之鄉也,與一醉亦無以異也,其亦何憾之有!
1.方言∮汊。
1.亦作"河"∮流泥沙沖積成的土地。
2.河泥。
生活在河里的魚,如鯽魚、鰱魚、鯉魚等。
1.古傳魚雁都能傳遞書信,后即以"河魚天雁"借指傳送書信者。
1.見"河源"。
河流補給的源頭。通常是溪、泉、冰川、融雪、沼澤或湖泊。由于河流的溯源侵蝕作用,河源可不斷向上移動或改變位置。
1.見"河岳"。
1.見"河女之章"。
1.指治理河流之事。
1.干魚的別名。
1.河中可居的陸地。
2.《詩.周南.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毛傳"后妃說樂君子之德,無不和諧,又不淫其色,慎固幽深若關雎之有別焉,然后可以風化天下。"后因以"河洲"為稱美后妃之德的典實。唐盧照鄰《中和樂.歌中宮》"河洲在詠,風化攸歸。"亦用為男女愛戀之典。
1.古代以黃河為四瀆之宗,因稱黃河為"河宗"。亦借指黃河中流一帶。
2.指黃河的水神。即河伯。
1.見"河淤"。
1.傳說黃河中背負洛書的神龜。
1.謂鼻如蝎蟲。曷,通"蝎"。《史記.范雎蔡澤列傳》"先生曷鼻﹐巨肩。"司馬貞索隱"曷鼻﹐謂鼻如蝎蟲也。"一說為仰鼻﹐鼻子掀仰。王念孫《讀書雜志.史記四》"曷讀為'遏'……遏鼻者﹐偃鼻也;偃鼻者﹐仰鼻也。《廣雅》偃﹐仰也。故徐廣曰﹐曷一作仰。"
1.何嘗。
1.即鹖鴠。古籍中的鳥名。又名寒號鳥。
1.什么樣;怎樣。
2.何如。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如。
1.何勝。用反問語氣表示不勝。
1.完備富麗∫,用同"該"。
1.隔絕,不相通。
1.視線為物所阻隔。
1.阻隔不通。
1.為山所阻隔。
1.閉塞心性。
1.阻塞。
1.阻礙。
1.北方的一種面食。用蕎麥面或高粱面軋成長條﹐煮著吃。也稱河漏。
1.核實辦理。
2.猶查辦。
1.審核判明。辯﹐通"辨"。
1.核實產量。
原子彈、氫彈等原子武器的統稱。
利用原子能發電的機構。
以核能為推進裝置動力源的船。利用核反應堆產生的巨大熱能,加熱蒸汽或惰性氣體,驅動汽輪機工作以推進船舶。可長期持續航行而不需經常添加燃料,但造價昂貴、管理復雜,目前多為大型軍艦和潛艇。
審核查對~賬目丨~事實。
1.審核決定。
憑借擁有的核武器進行威脅恫嚇。
原子反應堆。
①指放射性原子核放射阿爾法、貝塔、伽馬射線。②指阿爾法、貝塔、伽馬射線。通常也包括中子射線。
1.審核答復。
1.骨骼部位名。指第一跖趾關節內側圓形突起。
2.泛指突出像核狀的骨頭。
1.維生素b2的別稱。是b族維生素之一。存在于小米﹑大豆﹑酵母﹑綠葉菜﹑肉﹑肝﹑蛋﹑乳等食物中。為生長必需因素,人類缺乏它時會引起口角炎﹑陰囊炎等,家禽缺乏它時產卵率低。醫學上用核黃素制劑治療維生素b2缺乏癥。
核算~成本。
1.核定價格。
1.洞悉﹐洞察。
1.猶查究。
1.審核薦舉。
1.考核;查勘。
1.審核拷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