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精品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七里香社区在线看,狠狠色婷婷久久综合频道日韩,4949澳门今晚开奖结果

刷刷題

【漏】的拼音、怎么讀

漏

拼音: lòu

繁體:漏

筆畫:14

部首:氵

五筆:infy

結構:左右

五行:水

基本釋義

1.

動詞

東西從孔或縫中滴下、透出或掉出。

2.

動詞

物體有孔或縫,東西能滴下、透出或掉出。

3.

名詞

漏壺,古代計時的器具,用銅制成。壺上下分好幾層,上層底有小孔,可以滴水,層層下注,以底層蓄水多少計算時間。

4.

動詞

泄露。

5.

動詞

遺落。

詳細釋義

1.

“屚”的今字。

2.

更次,時刻。

1.出自《漢書·董賢傳》二歲余,賢傳漏在殿下。

2.出自《貽張??同年》詩驅車先五漏,把菊后重陽。

3.出自《浮生六記·閨房記樂》正話間,漏已三滴。

3.

液體、氣體、光線等從孔隙中滲出或透出。

1.出自《易·井》井谷射鮒,甕敝漏。

2.出自《齊民要術·種紫草》閉戶塞向,密泥,勿使風入漏氣。

3.出自《南海神廟碑》云陰解駮,日光穿漏。

4.出自《離婚》張大哥太可憐了,整天際把生命放在手里捧著,臨完會像水似的從指縫間漏下去!

4.

干涸;流失。

1.出自《荀子·王制》筐篋已富,府庫已實,而百姓貧,夫是之謂上溢而下漏。

2.出自《淮南子·本經》平通溝陸,流注東海,鴻水漏,九州乾。

5.

疏闊,疏漏。

1.出自《史述贊·述高紀》實天生德,聰明神武。秦人不綱,網漏於楚。

2.出自《與陳伯之書》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將軍松柏不翦,親戚安居。

6.

遺忘;遺漏。

1.出自《荀子·修身》難進曰媞,易忘曰漏。

2.出自《南齊書·文學傳·崔慰祖》常欲更注遷固二史,采《史》《漢》所漏二百余事,在廚簏,可檢寫之,以存大意。

3.出自《兒女英雄傳》你去問問師爺,這數目怎么沒填寫,想是漏了。

4.出自《我和商務印書館》記得第一次校對,我把校樣讀了一遍,不曾對原稿,校樣上漏了一大段,我竟沒有發現。

7.

泄露。

1.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右上》今為人主而漏其群臣之語,是猶無當之玉巵也。

2.出自《為曹公作書與孫權》盧綰嫌畏于己隙,英布憂迫于情漏。

3.出自《初刻拍案驚奇》﹝那婆子﹞閑常也與人做了些不伶俐的身分,幾番幾次,漏在媳婦眼里。

4.出自《登記》那樣你不把燕燕姊的事給說漏了嗎。

8.

溢出。

1.出自《后漢書·陳忠傳》青冀之域淫雨漏河,徐岱之濱海水盆溢。

9.

顯露;露出。

1.出自《水經注·澧水》又東,茹水注之,水出龍茹山,水色清澈,漏石分沙。

2.出自《高淳道中》詩雨歸隴首云凝黛,日漏山腰石滲金。

3.出自《你在想什么》干打壘的土房,已經年久失修,有的宿舍,甚至漏著天。

10.

排出,排泄。

1.出自《東軒筆錄》永州有何氏女,幼遇異人,與桃食之,遂不饑無漏。

11.

穿通。

1.出自《淮南子·泰族》朱弦漏越,一唱而三嘆。

2.出自《徐霞客游記·粵西游日記一》忽轉而西北,豁然中開,上穹下平,多列筍懸柱,爽朗通漏,此上洞也。

12.

孔穴。

1.出自《淮南子·修務》禹耳參漏,是謂大通。

2.出自《玉壺清話》三漏之龠,七漏之笛,八漏之篪。

3.出自《四游記·老君道教源流》長耳短目,鼻純骨雙柱,耳有三漏。

13.

失。

1.出自《文選·陸機〈五等諸侯論〉》故世及之制,弊於強御,厚下之典,漏於末折。

2.出自《答桓玄書明沙門不應致敬王者》近者亦粗聞公道,未獲究盡,尋何庾二旨,亦恨不悉,以為二論漏於偏見,無曉然厭心處。

3.出自《才識兼茂明于體用策》自禍階漏壞,兵宿中原,生人困竭,耗其太半。

14.

修補,補足。

1.出自《墨子·大取》凡興利除害也,其類在漏雍。

2.出自《淮南子·道應》此言精神之越於外,智慮之蕩於內,則不能漏理其形也。

3.出自《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告非難民生主義者》故使梁氏必反對土地國有,而行其補苴漏罅之法也,則必取消此熟察病源博征治法之言而后可。

15.

誘騙。

1.出自《水滸傳》呼延灼道:“我漏你到這里,正要活捉你。你性命只在頃刻!”

2.出自《古今小說·新橋市韓五賣春情》卻恨吳山偶然撞在他手里,圈套都安排停當,漏將入來,不由你不落水。

16.

通“陋”。

1.出自《荀子·儒效》雖隱於窮閻漏屋,人莫不貴。

2.出自《夢中作》詩斷碑零落苔俱遍,漏壁微茫字半存。

17.

病名。中醫指血流不止或瘡潰不收口的病。

1.出自《素問·刺禁論》刺匡上陷骨,中脈為漏,為盲。

18.

佛教語。指煩惱。

1.出自《百喻經·牧羊人喻》為此漏身之所誑惑,妄期世樂,如己妻息,為其所欺。

2.出自《剪燈余話·武平靈怪錄》無緣不復勞烹飪,有漏從教老歲華。

19.

古代計時器。即漏壺。參見“漏壺”。

1.出自《史記·司馬穰苴列傳》穰苴先馳至軍,立表下漏待賈。

2.出自《送客之杭》詩風清聽漏驚鄉夢,燈下聞歌亂別愁。

3.出自《王昭君》夜半的宮漏,一點一滴,像扯不斷的絲那樣長。

相同筆畫的字

相同部首的字

相同讀音的字

組詞

宸綸

1.帝王的詔書﹑制令。


宸明

1.圣明。借指皇帝。


宸命

1.圣旨;皇帝的委命。


宸謨

1.帝王的謀略。


宸謀

1.帝王的謀劃。


宸念

1.皇帝的思慮。


宸闕

1.指皇宮。


宸賞

1.謂帝王的游賞。

2.帝王的賞識﹑贊賞。


宸聲

1.皇帝的命令﹑旨意。


宸樞

1.指帝位。


宸算

1.帝王的謀略。


宸題

1.帝王的親筆題字。


宸聽

1.謂帝王的聽聞。


宸網

1.帝王車上懸掛的珠飾網簾。


宸威

1.帝王的威嚴。


宸衛

1.帝王的儀仗﹑侍衛。


宸文

1.帝王所作之詩文。


宸象

1.指紫微垣。

2.借喻君王。


宸心

1.帝王的心意。


宸軒

1.帝王所居宮室。


宸嚴

1.帝王的威嚴。亦喻指君王。


宸筵

1.帝王舉行的宴會。


宸曜

1.喻指帝王的恩澤。


宸掖

1.帝王內宮。


宸儀

1.帝王的儀仗。

2.帝王的儀容。


宸扆

1.借指帝廷﹑君位。扆,帝王座后的屏風。


宸音

1.皇帝的旨意或話語。


宸游

1.亦作"宸游"。

2.帝王之巡游。


宸輿

1.帝王所乘車。借指皇帝。


宸宇

1.屋檐。比喻庇蔭。

2.指帝居。


宸垣

1.指帝京。清吳長元有《宸垣識略》一書,所記皆當時京師之事。


宸藻

1.指帝王的詩文。


宸造

1.對皇帝的敬稱。


宸瞔

1.帝王的眷注﹑恩寵。瞔,同"眷"。


宸贈

1.皇帝的賞賜。


宸札

1.帝王的手札。


宸章

1.皇帝所作的詩文。


宸正

1.帝后之正位。


宸旨

1.帝王的旨意。


宸衷

1.帝王的心意。

2.偶沿用于稱國家最高領導。


宸州

1.帝京,京城。


宸矚

1.謂帝王的注視﹑觀賞。


宸注

1.帝王的關注。


莐藩

1.即知母。根狀莖可入藥。


莐藸

1.草名。即五味子。


晨安

1.早安。清晨的問候語。


晨步

1.清晨散步。


晨參暮禮

1.早晩參拜。


晨紁

1.見"晨妝"。


晨唱

1.指雞清晨啼鳴。

刷刷題
公司地址: 北京市昌平區龍域北街10號院1號樓C座5層A區0038(集群注冊)
? 2019 shuashuati.com 京ICP備20000060號-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30703

聲明: 本網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絡或網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移除相關內容 刷刷題對內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源县| 遵化市| 龙井市| 新乡市| 沙洋县| 镇坪县| 双城市| 怀宁县| 古浪县| 柳林县| 凤阳县| 葫芦岛市| 日喀则市| 松滋市| 大足县| 乐至县| 荥经县| 垫江县| 来安县| 高阳县| 阿克| 拜城县| 石河子市| 桂林市| 林口县| 石楼县| 甘泉县| 江门市| 扶沟县| 安福县| 呼和浩特市| 新蔡县| 永济市| 广河县| 开封县| 平遥县| 连平县| 阿拉善右旗| 尤溪县| 黄大仙区| 皮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