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蘭花,常綠草本植物,葉細長,叢生,春季開花淡綠色,有清香,屬觀賞植物。種類很多,有建蘭、草蘭等多種。也叫春蘭。
2.
名詞
蘭草,即澤蘭,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卵圓形或披針形,邊緣有鋸齒。
3.
名詞
古書上指木蘭。
4.
名詞
(Lán)姓。
1.
蘭花。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葉細長而尖,根簇生,圓柱形。春初開花,呈淡黃綠色,亦有秋季開花者。品種甚多,常見的有建蘭、墨蘭、蕙蘭等。花幽香清遠,可供觀賞。
1.出自《辯蘭》蘭為瑞草而取貴于世也尚矣。然其種有九,而九之中又有山澤二者之殊。生於山者……華絕香,每行逶迤深谷間,微風忽過而清馨悠悠遠聞。
2.出自《本草綱目·草三·蘭草》〔蘭〕多生陰地幽谷,葉如麥門冬而闊,且韌,長及一二尺,四時常青,花黃綠色,中間瓣上有細紫點。春芳者為春蘭,色深;秋芳者為秋蘭,色淡。開時滿室盡香,與他花香又別。
2.
蘭草。即澤蘭。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卵形,秋季開白花。全草有香氣,可制芳香油,亦可入藥。
1.出自《易·系辭上》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2.出自《左傳·宣公三年》以蘭有國香,人服媚之如是。
3.出自《楚辭·離騷》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
4.出自《漢書·司馬相如傳上》其東則有蕙圃,衡蘭芷若。
3.
木蘭。一種香木。參見“木蘭”。
1.出自《楚辭·九歌·湘夫人》桂棟兮蘭橑。
2.出自《前赤壁賦》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
3.出自《本草綱目·木一·木蘭》木蘭枝葉俱疏,其花內白外紫,亦有四季開者。深山生者尤大,可以為舟。
4.
通“闌”。兵器架。
1.出自《管子·小匡》重罪入以兵甲犀脅二戟,輕罪入蘭盾鞈革二戟。
2.出自《文選·張衡〈西京賦〉》武庫禁兵設在蘭锜。
5.
通“欄”。
1.出自《漢書·王莽傳中》又置奴婢之市,與牛馬同蘭。
2.出自《后漢書·東夷傳·夫馀》復徙於馬蘭,馬亦如之。
6.
通“斕”。
1.出自《隸釋·漢濟陰太守孟郁修堯廟碑》赫如屋赭,蘭然成就。
2.出自《三國志·吳志·吳主傳》初,興平中,吳中童謠曰:“黃金車,斑蘭耳,闿昌門,出天子。”
3.出自《訄書·族制》不學,則遺傳雖美,能蘭然成就乎?
7.
姓。漢有武陵太守蘭廣。見《元和姓纂》卷四。
1.出自《通志?氏族略》蘭氏,姬姓。鄭穆公裔也。穆公名蘭,其支庶以王父名為氏。漢有太守蘭廣。
8.
通“闌”。阻隔。
1.出自《戰國策·魏策三》晉國之去梁也,千里有馀,河山以蘭之,有周韓而間之。
2.出自《史記·扁鵲倉公列傳》夫以陽入陰支蘭藏者生,以陰入陽支蘭藏者死。
9.
通“闌”。妄。參見“蘭子”。
1.出自《列子·說符》宋有蘭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見。其技以雙枝,長倍其身,屬其脛,并趨并馳,弄七劍迭而躍之,五劍常在空中。元君大驚,立賜金帛。
10.
引申為芳香。常用作稱美之辭。參見“蘭室”、“蘭堂”、“蘭訊”。
1.出自《文選·張華〈情詩〉》佳人處遐遠,蘭室無容光。”李善注:“古詩曰:盧家蘭室桂為梁。
2.出自《奉和隨王殿下》肅景游清都,脩簪侍蘭室。
3.出自《擬古別離》詩皓月掩蘭室,光風虛蕙樓。
4.出自《舊五代史·唐書·郭崇韜傳》宦者曰:“見本朝長安大內,六宮嬪御,殆及萬人,椒房蘭室,無不充牣。”
5.出自《漢書·禮樂志》神之出,排玉房,周流雜,拔蘭堂。
6.出自《文選·張衡〈南都賦〉》揖讓而升,宴于蘭堂。
7.出自《應天長》詞當時心事偷相許,宴罷蘭堂腸斷處。
8.出自《采香徑》詩抱筐歸蕙逕,焚鼎薦蘭堂。
9.出自《誡族子》詩通遠懷清悟,采采標蘭訊。
10.出自《事物異名錄·書籍·書柬》芳訊、蘭訊、寶札、瓊音。《山堂肆考》:皆書簡名。
1.另外創造新的形式或開創新的局面。
1.比喻重新做起。
2.比喻另立門戶;另搞一套。
1.特別工巧。
1.他日,別的日子。
1.在做過或說過的之外;在此之外。
1.獨立高聳貌。
2.形容單獨。
1.另外行文。
1.另外再行。
1.用另一種不同于一般的眼光看待。表示重視或歧視。
1.別具特色,與眾不同。
1.與他家分開的﹑獨立的院子。
1.另外。
1.猶堂奧。內室深處。
1.方言。乘人不覺而偷偷地走到一邊。
1.滑冰。
1.輕輕地邁小步。
1.從高處向低處運送東西的槽,或用竹木制成,或在陡坡上就勢挖成,槽內光滑,東西放在槽內,可以自動下滑。
1.謂眼睛轉來轉去地看。
1.屋檐下。
1.見"溜達"。
散步走,咱們到街上去溜達溜達。
1.凈盡。
1.方言。精光,一點不剩。
1.見"溜鉤子"。
1.見"溜鉤子"。
1.亦作"溜溝子"。亦作"溜勾子"。
2.方言。謂鉆營,奉承。
1.謂貪淫﹑好色。
1.非常光滑。
2.猶精光,一點不剩。
1.見"溜光罄凈"。
1.形容非常整潔,干凈。
2.形容光亮純凈。
1.中醫學病名。即丹毒。也稱流火。
1.湍急。
1.很尖。
1.謂人兩肩下垂。用以比喻不負責任。
1.斜著眼睛窺視。
1.謂非常干凈。
1.謂說得或讀得流利。
1.猶瀏亮。明朗流暢。
1.水流瀉注。
2.水流滴聲。
3.猶言走一走。
4.瞟,斜視。
1.亦作"溜溜啾啾"。
2.躲躲閃閃,輕手輕腳的樣子。
1.見"溜溜湫湫"。
1.非常明亮。
1.即孝廉『時由郡國薦舉孝廉,貢送朝廷。
1.見"廉潔"。
1.即察舉『時鹽官員的一種制度。廉,通"覝"。
1.廉潔循良。
1.遜讓。
1.廉潔而有節操。
1.廉使之印。
1.廉潔而果敢。
2.猶進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