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哺乳動物的通稱,一般指有四條腿、全身生毛的哺乳動物。
2.
形容詞
用于比喻,形容野蠻、下流。
1.
一般指四足、全身生毛的哺乳動物。
1.出自《周禮·天官·庖人》庖人掌共六畜、六獸、六禽,辨其名物。
2.出自《補亡詩》獸在于草,魚躍順流。
3.出自《送浮屠文暢師序》夫鳥,俯而啄,仰而四顧;夫獸,深居而簡出:懼物之為己害也。
4.出自《從文自傳·我讀一本小書同時又讀一本大書》那地方名黃羅寨,出強悍的人同猛鷙的獸。
5.出自《孟子·梁惠王上》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父母也?
2.
獸形的。參見“獸侯”“獸環”。
1.出自《周禮·考工記·梓人》張獸侯,則王以息燕。
2.出自《奉和登玄武樓觀射》城高鳳樓聳,場迥獸侯新。
3.出自《題妓萊兒壁》詩魚鑰獸環斜掩門,萋萋芳草憶王孫。
4.出自《春蕪記·說劍》俺待將龍劍相投,只索把獸環頻叩。
5.出自《故事新編·非攻》墨子拍著紅銅的獸環,當當的敲了幾下。
3.
如野獸般的。比喻野蠻、下流。參見“獸心”“獸性”“獸欲”。
1.出自《列子·黃帝》戴發含齒,倚而趣者,謂之人,而人未必無獸心。
2.出自《漢書·燕剌王劉旦傳》薰鬻氏虐老獸心,以奸巧邊甿。
3.出自《擇友》詩人中有獸心,幾人能真識。
4.出自《晉書·王導傳》使帝典闕而復補,皇綱弛而更張,獸心革面,饕餮檢情。
5.出自《慘痛的犧牲》我們的無辜老弱所流的血……證明了敵人的獸性。
6.出自《到青龍橋去》我有生以來,未曾看見過……那種獸性的,沉淪的,罪惡的軍人!
7.出自《日寇侵華暴行錄·南京大屠殺的慘痛回憶》日寇遇到……頭上有帽痕者,認為是戴軍帽的證據,處死;不供給婦女以恣獸欲者,處死。
4.
干肉。
1.出自《儀禮·特牲饋食禮》棜在其南,南順,實獸于其上,東首。
5.
通“狩”。打獵。
1.出自《詩·小雅·車攻》建旐設旄,搏獸于敖。
6.
通“嘼”。牲畜;家畜。
1.出自《書·武成序》武王伐殷,往伐歸獸。
2.出自《周禮·天官·獸醫》獸醫掌療獸病,療獸傷。
3.出自《說文通訓定聲·孚部》獸,假借為嘼。《周禮》“獸醫”注:牛馬之類。
7.
唐人因避唐高祖李淵祖李虎諱,往往把虎字改作“獸”。參見“獸口”“獸穴”“獸吻”。
1.出自《周書·周惠達傳》侃謂惠達曰:“蕭氏逆謀已成,何為故入獸口?”
2.出自《周書·李遠傳》古人有言:“不入獸穴,安得獸子?”
3.出自《藝文類聚》拯神器於獸吻,扶帝座於已傾。
4.出自《南史·顏竣傳論》士遜援筆數罪,陵讎犯難,餌彼慈親,棄之獸吻,以此為忠,無聞前誥。
1.馀財。
1.蓄藏的馀財。
1.充裕的儲備。
1.猶增減﹐伸屈﹐進退。
2.指盈馀和虧損。用于財貨等。
1.獲利所得。
2.落得﹑剩得。
3.博得。
1.取勝已成定局。
1.積馀和耗費。
1.謂多馀的東西。
1.勾引;謊騙。
1.宋時人對岳飛養子岳云的贊稱。
1.掛念。
1.意之所在。
1.感情。
2.要好的朋友。
1.猶情投意合。
1.意圖,心計。
2.意料。
1.疑忌。
1.寄以心意。
2.猶寄托。
1.見解,主張。
2.指對人對事不滿意的想法。
3.識見。
1.為征求意見而專設的箱子。
1.謂作文﹑繪畫﹑設計等事的精心構思。晉陸機《文賦》"辭程才以效伎,意司契而為匠。"
1.謂相示以意進行教育。
1.意境,境界。
2.意想,想象范圍。
1.猶氣度。
1.香名。
1.藏鉤游戲中之猜鉤。
1.見"意況"。
1.猶心灰意懶。
1.快樂,樂趣。
1.猶義理。
2.猶思理。
1.意志。
1.以意測量。
1.事先對情況﹑結果等的估計。
1.思慮。
1.猶心忙意亂。
1.見"意畧"。
1.亦作"意略"。
2.猶謀略。
1.比喻難以控制的心神。
1.猶心猿意馬。
1.氣質;情態。
2.文思的脈絡。
1.心意滿足,滿意。
1.猶神色。
1.關懷照顧。
1.猶心計。
1.心里。
1.思慮;念頭。
1.猶意氣風發。
1.謂彼此在志趣上投合。
1.見"意氣相得"。
1.亦作"意氣洋洋"。
2.形容自負得意。
1.見"意氣揚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