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抬起一條腿向前或向旁邊邁步(一大步)。
2.
動詞
騎,兩腳分在器物的兩邊坐著或立著。
3.
動詞
超越一定數量、時間、地區等的界限。
4.
動詞
附著在旁邊。
1.
抬起一只腳向前或向左右邁。
1.出自《左傳·昭公十三年》康王跨之。
2.出自《負曝閑談》二人正在談心,瞥見一個人……一腳跨進了門檻。
3.出自《沉默》當她轉身要往外走的時候,我也不聲不響地跨出了門檻。
2.
超過;趕過。
1.出自《文選·張衡〈西京賦〉》乃覽秦制,跨周法。
2.出自《漢高祖功臣頌》跨功逾德,祚爾輝章。
3.出自《論墨絕句》除卻廷珪跨乃翁,幾家絕藝后能同。
3.
渡。
1.出自《三國演義》孫堅跨江涉湖而來,安能用武乎?
4.
駕凌;凌越。
1.出自《后漢書·梁冀傳》飛梁石磴,陵跨水道。
2.出自《赭白馬賦》跨中州之轍跡,窮神行之軌躅。
3.出自《垂虹橋》詩地坼東吳海脈連,畫橋兩道跨晴川。
4.出自《徐霞客游記·粵西游日記一》過鋪一里,有溪自西大山東注,小石梁跨之,當即深溪也。
5.
騎;乘。
1.出自《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被豳文,跨野馬。
2.出自《寄盧仝》詩近來自說尋坦涂,猶上虛空跨綠??。
3.出自《儒林外史》〔莊濯江〕自己一肩行李,跨一個疲驢,出了泗州城。
6.
據有;占有。
1.出自《國語·晉語一》不跨其國,可謂挾乎?不得其君,能銜骨乎?若跨其國而得其君,雖逢齒牙,以猾其中,誰云不從?
2.出自《史記·李斯列傳》然則是所重者在乎色樂珠玉,而所輕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內制諸侯之術也。
3.出自《楚妃嘆》蕩蕩大楚,跨土萬里。
4.出自《明史·吳良傳》時士誠全據吳,跨淮東、浙西,兵食足。
7.
蹲踞;坐落。
1.出自《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於是乎離宮別館,彌山跨谷。
2.出自《水經注·汶水》水上往往有石竅存焉,蓋古設舍所跨處也。
8.
通“胯”。參見“跨下”。
1.出自《醒世恒言·賣油郎獨占花魁》這一主銀子,是你完完全全鱉在腰跨里的。
9.
用同“挎”。
1.出自《水滸傳》當下李逵拽扎得爽利,只跨一口腰刀。
2.出自《兒女英雄傳》只見老爺從西屋里把自己當年下場的那個考籃,用一只手跨出來。
3.出自《瓶》詩我如今跨著一個火盆,撫著我的寸心。
10.
指超越時間、地區或行業之間的界限。
1.出自《六代論》然高祖封建,地過古制,大者跨州兼域,小者連城數十。
2.出自《魏書·李平傳》嵩京創構,洛邑俶營,雖年跨十稔,根基未就。
3.出自《江南怨》詩儂家水田跨州縣,大船小船過淮甸。
1.疏懶。
1.亦作"?勞"。
2.檢視勞績。
1.謂書畫筆法簡略蒼勁。
1.謂疏忽禮儀;少禮。
2.簡單的禮儀。
1.猶角力。
1.傲慢不前貌。
1.簡要精練。
1.猶正直。
2.簡明。
1.簡樸質直。
1.選擇。
1.端莊美好。
(房屋、設備等)簡單粗陋;不完備設備~ㄧ~的工棚。
1.簡樸真率。
2.簡略草率。
(言語、文章的內容)簡單;不詳細~地說明ㄧ敘述過于~,不能說明問題。
1.謂簡編殘缺。
1.抓住狐貍。落﹐通"絡"。比喻制裁奸邪小丑。
1.見"簡慢"。
怠慢失禮今天~你啦 ㄧ~得很,請多多原諒。
1.簡約而巧妙。
1.亦作"?民"。
2.怠惰之民。
1.指文牘書簡末幅。為題跋落款的地方。
1.指文書;書簡。
1.謂文墨交往﹐宴飲游從。
1.簡靜沉默。
1.猶簡靜。
1.見"簡版"。
1.選派。
1.指手板﹑魚袋等官服制度規定的佩帶物。
1.選擇配備。
1.謂文字簡古冷僻。
(語言、文筆、生活作風等)簡單樸素陳設~ㄧ衣著~。
用阿拉伯數字1、2、3、4、5、6、7及附加符號做音符的樂譜。
1.簡帖。
1.猶簡峻。
1.簡要切實。
1.見"簡截了當"。
1.亦作"?求"。
2.揀選尋求。
1.選取。
1.剔除。
1.疏略缺失。
2.指職務較簡單﹑低級的官缺。
1.見"簡缺"。
1.檢查辨認。
民國時期文官的第二等,在特任以下,薦任以上。
1.簡選精銳。
1.疏闊散漫。
1.見"簡澀"。
1.簡陋﹐不精美。
1.稀少;缺少。
1.猶簡妙。
1.檢驗尸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