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毒害。
2.
動詞
怨恨;忌刻。
3.
動詞
教導;指點。
1.
毒害。參見“惎間”。
1.出自《左傳·定公四年》管蔡啟商,惎間王室。
2.出自《新唐書·姚崇傳》太子懼,上疏以崇等惎間王室,請加罪,貶為申州刺史。
2.
憎惡;忌恨。
1.出自《左傳·哀公二十七年》知伯不悛,趙襄子由是惎知伯。
2.出自《新唐書·張宿傳》宿怨執政不與己,乃日肆讒惎。
3.出自《孫伯英墓志銘》接納奇士,號為衣冠龍門,大尹復興惎之。
3.
啟發,教導。
1.出自《左傳·宣公十二年》晉人或以廣隊不能進,楚人惎之脫扃。
2.出自《西京賦》天啟其心,人惎之謀。
3.出自《石闕銘》序雖革命殊乎因襲,揖讓異於干戈,而晷緯冥合,天人啟惎,克明俊德,大庇生民,其揆一也。
4.出自《報袁君陳秀才避師名書》后學之士到仆門,日或數十人,仆不敢虛其來意,有長必出之,有不至必惎之。
1.兇暴。
1.猶言拋頭露面。
1.猶暴蔑。
1.欺罔蔑視。
參與暴動或暴亂的人。
1.揭露。
1.殘暴乖謬。繆,通"謬"。
1.謂傷害臣民。
2.虐待妻子。
1.暴虐,殘害。
2.兇暴忤逆。
3.指兇暴忤逆的人。
1.見"暴蹶"。
①兇惡殘酷~無道。②〈書〉兇惡殘暴地對待~無辜ㄧ~百姓。
1.謂過分接近。
1.突然升起或興起。
2.突然起用。
1.暴躁的脾氣。
2.囂張的氣焰。
1.突然離棄。
2.糟蹋;自暴自棄。
1.亦作"暴強"。
2.兇暴強橫。
3.指兇暴強橫的人。
1.猶大晴。
1.兇惡的人;小人。
1.暴虐殘忍。
1.同"曝鰓"。
1.殘殺。
在強烈的陽光下久曬烈日~ㄧ洗好的絲綢衣服不宜~。
1.猶暴君。
1.猶暴尸。
1.謂軍隊在外,蒙受風雨霜露。
1.謂肆虐于世。
1.謂暴尸示眾。
1.猶暴行。
1.漢官署名。屬掖庭令,主織作染練。宮中婦人有疾病及后妃之有罪者亦居此室。
1.謂陳列所得敵人首級。
1.洪水。
2.暴發洪水。
1.繁重的賦稅。
1.暴病死亡。
1.急速。
1.兇殘邪惡。
1.暴躁。
2.急遽上漲。
1.滅絕,殘害。
2.任意浪費﹑糟蹋。
任意糟蹋東西(殄滅絕;天物指自然界的鳥獸草木等)。
猛烈地跳腳,形容大怒的樣子稍不如意,就~起來。
跳著腳喊叫,像打雷一樣。形容大怒的樣子。
鼓起來;突出青筋~ㄧ氣得兩眼~。
用強暴手段迫害別人、擾亂社會秩序的壞人。
1.見"暴尪"。
1.古代風俗,大旱不雨,則曝曬瘠病者,冀天哀憐之而降雨,謂之"暴尪"。
1.暴病死亡;突然死亡。
1.暴虐的君王。
2.古亦以稱亡國之君。
1.強暴的威勢。
1.指時借貸。
1.相傳一種輕質的金屬。
2.水面閃耀光芒。多指水面反射出的日光或月光。
1.謂爭名逐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