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焦躁。
2.
動詞
使著急。
3.
形容詞
迫切,要緊。
4.
形容詞
急促;猛烈。
5.
名詞
緊急嚴重的事情。
6.
動詞
對大家的事或別人的困難,趕快幫助。
7.
名詞
(Jí)姓。
1.
褊急;急躁。
1.出自《書·洪范》曰急,恆寒若。
2.出自《人物志·材能》性有寬急,故宜有大小。
3.出自《跋贈俞清老詩》然資亦辯急,少不當其意,使酒呵罵。
4.出自《紅樓夢》說玩話兒,你又認真了,還是這么性兒急。
2.
心急;著急。
1.出自《呂氏春秋·首時》圣人之於事,似緩而急。
2.出自《擢第后東歸書懷》詩慈親誡去就,賤子歸情急。
3.出自《潁亭留別》詩懷歸人自急,物態本閑暇。
4.出自《紅樓夢》寶玉一則急了,說話不明白;二則老婆子偏偏又耳聾,不曾聽見是甚么話。
5.出自《馬小翠的故事》小翠心里急得像熱鍋上螞蟻一樣,可是卻裝得很鎮靜。
3.
要緊;重要。
1.出自銀雀山漢墓竹簡《孫臏兵法·威王問》料敵計險,必察近遠……將之道也。必攻不守,兵之急者也。
2.出自《文選·顏延之〈應詔觀北湖田收〉詩》息饗報嘉歲,通急戒無年。
3.出自《曲洧舊聞》歐陽公《歸田錄》……以其閑紀述有未欲廣者,因盡刪去之。又惡其太少,則雜記戲笑不急之事,以充滿其卷秩。
4.出自《上海的早晨》究竟是啥事體呀?這么急,連電話上也不肯講。
4.
重視。
1.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上》且人所急無如其身,不能自使其無死,安能使王長生哉?
2.出自《史記·游俠列傳》﹝郭解﹞乃陰屬尉史曰:“是人,吾所急也,至踐更時脫之。”
5.
迫切;急需。
1.出自《孟子·滕文公下》晉國亦仕國也,未嘗聞仕如此其急。
2.出自《韓非子·和氏》夫珠玉,人主之所急也,和雖獻璞而不美,未為主之害也。
3.出自《漢書·食貨志上》乘上之急,所賣必倍。
4.出自《贈唐衢》詩當今天子急賢良,匭函朝出開明光。
5.出自《復鄧石陽書》往往見今世學道圣人,先覺士大夫,或父母八十有余,猶聞拜疾趨,全不念風中之燭,滅在俄頃。無他,急功名而忘其親也。
6.
迫使;逼迫。
1.出自《戰國策·楚策一》齊楚構難,宋請中立,齊急宋,宋許之。
2.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大王必欲急臣,臣頭今與璧俱碎于柱矣。
7.
疾速。
1.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項羽急擊秦軍,虜王離,邯等遂以兵降諸侯。
2.出自《宣州試射中正鵠賦》雕弧乍滿,當晝而明月彎彎;銀鏑急飛,不夜而流星熠熠。
3.出自《大同書》以為非常之學思,創非常之器藝,其文明進化之急,豈可量哉!
8.
猛烈;劇烈。
1.出自《漢書·五行志中之下》周失之舒,秦失之急;故周衰亡寒歲,秦滅亡奧年。
2.出自《齊民要術·脯臘》白湯熟煮,掠去浮沫。欲去釜時,尤須急火,急則易燥。
3.出自《菩薩蠻·大柏地》詞當年鏖戰急,彈洞前村壁。
9.
危急。
1.出自《左傳·宣公十五年》宋人使樂嬰齊告急于晉,晉侯欲救之。
2.出自《故太學博士李君墓志銘》比四年,病益急,乃死。
10.
謂解救急難。
1.出自《后漢書·荀彧傳論》察其定舉措,立言策,崇明王略,以急國艱,豈云因亂假義,以就違正之謀乎?
2.出自《新唐書·忠義傳上·吳保安》子棄家急朋友之患至是乎!
3.出自《贈職方員外郎蘇君墓志銘》為人疏達自信,持之以謙,輕財好施,急人之病,孜孜若不及。
11.
指聲音急促。
1.出自《無雙傳》是夕更深,聞扣門甚急,及開門,乃古生也。
2.出自《四世同堂》蟲聲是那么急,那么慘,使他心中由煩悶變成焦躁。
12.
猶先。謂時間或次序在前。
1.出自《呂氏春秋·情欲》矜勢好智,胸中欺詐,德義之緩,邪利之急。
2.出自《靈樞經·論勇》黃帝問于少俞曰:“……卒然遇烈風暴雨,或病或不病,或皆病,或皆不病,其故何也?”少俞曰:“帝問何急?”黃帝曰:“愿盡聞之。”
13.
嚴格;嚴厲。
1.出自《中論·修本》孔子之制《春秋》也,詳內而略外,急己而寬人。
2.出自《顏氏家訓·風操》今人避諱,更急於古。
3.出自《舊唐書·唐臨傳》然為國之要,在于刑法,法急則人殘,法寬則失罪,務令折中。
14.
堅,堅實。
1.出自《墨子·備城門》以柴摶從橫施之,外面以強涂,毋令土漏,令其廣厚能任三丈五尺之城以上,以柴木土稍杜之,以急為故。
2.出自《禮記·曲禮上》急繕其怒,進退有度。
3.出自《呂氏春秋·任地》急者欲緩,緩者欲急。
15.
緊;縮緊。
1.出自《三國志·魏志·呂布傳》遂生縛布。布曰:“縛太急,小緩之。”太祖曰:“縛虎不得不急也。”
2.出自《獨居有懷》詩數急芙蓉帶,頻抽翡翠簪。
3.出自《二刻拍案驚奇》錢己見繩急了,曉得有人吊著,盡氣力一扯一扯的,吊出井來。
16.
同“激”。刺激;使激動。
1.出自《西游記》原來那猴子吃不得人急他,見三藏搶白了他這一句,他就發起神威。
17.
古代休假名。
1.出自《初學記》急、告、寧,皆休假名也……晉令:急假者,一月五急,一年之中以六十日為限。
18.
指困難。
1.出自《管子·問》舉知人急,則眾不亂。
2.出自《史記·五帝本紀》順天之義,知民之急。
1.滅絕后嗣。
2.指某些生物之消亡滅絕。亦泛指事物之不復存在。
1.超群出眾。
1.一般人想象不到的計策﹑手段。
1.斷絕蹤跡。
1.迅速奔跑。
1.喻指千里馬。
2.指奔馳神速之足。
3.謂杜門不出。
1.無與倫比的佳作。
1.猛虎。
1.刺穿云層的利劍。比喻匡合天下的本領。語本《莊子.說劍》﹕"此劍直之無前﹐舉之無上﹐案之無下﹐運之無旁﹐上決浮云﹐下絶地紀﹐此劍一用﹐匡諸侯天下服矣﹐此天子之劍也。"成玄英疏﹕"夫以道為劍﹐則無所不包﹐故上下旁通莫能礙者﹐浮云地紀豈足言哉?"
1.玉名。
1.詭詐權變。
1.離奇怪異之辭。
1.詭譎怪誕。
1.欺詐狂放。
1.亦作"譎挑"。
2.譎詐地逗引。
1.詐功。
1.猶譎詭。
1.奇異怪誕。
2.詭詐。
1.神奇怪異。
1.變化多端。
2.怪誕。
1.詭詐兇悍。
1.詭計。
1.委婉地規諫。
1.詭詐狡猾。
1.詭詐狡猾。
1.詭詐狂妄。
1.詭奇虛妄。
2.欺詐誑騙。
1.怪誕乖張。
1.譎詐多謀。
1.詭詐隱秘。
1.詭秘。
1.詐謀。
1.委婉地打比方。
1.詭變出奇。
1.詭詐權變。
1.謂以詭詐取勝。
1.通權變的士人。
1.詐術。
1.心懷詭詐地勸說。
1.見"譎誥"。
1.欺詐妄為。
1.變化多端貌。
1.詭詐陰險。
1.怪誕奇異。
1.猶譎詭。
奸詐虛偽~ㄧ~多端。
1.狡詐的智謀。
1.欺誑主上。
2.知權變的君主。
1.急流。
1.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