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殘缺,裂開。
2.
動詞
狠心舍棄;付出昂貴的代價。
1.
空缺;露出缺口;缺損。
1.出自《齊民要術·種谷》稀豁之處,鋤而補之。
2.出自《落齒》詩憶初落一時,但念豁可恥。
2.
割破;裂開。
1.出自《劉弘嫁婢》著他把頭發披開,頂門上著碗來大艾焙灸,豁開他兩個耳朵,他就好了。
2.出自《兒女英雄傳》我這妹子右耳朵眼兒豁了一個。
3.
舍棄;丟下;拼。
1.出自《世說新語·德行》〔殷仲堪〕每語子弟云:“勿以我受任方州,云我豁平昔時意,今吾處之不易。貧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爾曹其存之。”
2.出自《紅樓夢》我上頭挨了好些話,為的是你們不齊截,叫人笑話,明兒你們豁出些辛苦來罷!
3.出自《兒女英雄傳》只管拴住了這個,倒怕他一時急了,豁一個,跑三個。
4.出自《駱駝祥子》這樣的一條命,要它干嗎呢?豁上就豁上吧!
4.
方言。跨。
1.出自《何典》青胖大頭鬼拿了拆屋榔槌,豁上虎背,領頭先進。
5.
方言。指草和莊稼混長在一起,把土地糟蹋了。
1.出自《秧歌劇選·動員起來》莊稼鋤不好,草比谷還高,顆子碎,穗穗小,地豁了,收成少,一滿出力不討好。
1.亦作"贊者"。
2.贊禮的人。
1.謂協助調教。
1.謂負責文書的草擬工作。
2.協助治理。
3.官名。州府長官的行政助理。
贊成并給予物資或金錢上的幫助贊助款|拉贊助。
1.贊頌棕。
1.輔助。
1.雕刻金銀用的小刀。
1.碎銀子。銀子用時要鑿成小塊﹐故稱。
1.用模子刻印。
1.鑿﹐刻。
1.鑿石頭或金屬的小鑿子。
1.猶輕舉。
1.暫時缺少。
1.一時;短時間之內。
1.玉制的壺。
1.猶狡猾。
1.以羹澆之飯。
1.形容愚昧無知。牂,母羊;羝,公羊。
1.亦作"牂牁"。
2.船只停泊時用以系纜繩的木樁。
1.見"牂柯"。
1.母羊。
1.一種形狀如狗的赤色云彩。
1.茂盛貌。
1.古代隨犯罪主人的財產一同沒入官府的奴婢。
1.亦作"贓盜"。
2.偷盜。
3.指偷盜的人。
1.追贓罰款。
2.指追贓處罰的財物。
1.貪污犯法。
1.謂有貪污受賄行為。
1.贓證和口供。
1.贓物的價值。
1.亦作"贓官"。
2.貪官。
1.猶言貪官污吏。
1.栽贓陷害。
1.貪贓納賄。
2.贓物。
1.見"贓賄狼藉"。
1.同"贓污狼藉"。
1.貪贓納賄。
1.同"贓污狼藉"。
1.用不正當手段獲取的財貨。
1.同"贓污狼藉"。
1.貪污納賄得來的錢。
1.貪贓的罪證。
1.亦作"贓款"。
2.貪污﹑受賄或盜竊得來的錢。
1.謂貪贓枉法。
1.貪污納賄罪。
1.貪官。
1.指用作賄賂的貨物。
1.猶誣陷。
1.貪污納賄。
1.猶誣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