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進貢;進獻方物于帝王。
1.出自《書·禹貢》任土作貢。
2.出自《為石仲容與孫皓書》自茲遂隆,九野清泰,東夷獻其樂器,肅慎貢其楛矢。
3.出自《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撻其夫家,聚斂貢城闕。
4.出自《郎潛紀聞》福建例貢荔枝。
2.
泛指呈獻。
1.出自《文選·盧諶〈贈劉琨并書〉》謹貢詩一篇,抑不足以揄揚弘美,亦以攄其所抱而已。
2.出自《上丁中呈書》聊貢狂談,藉資撫掌。
3.出自《北上日記·一月十八日》余據所知,略貢意見。
3.
貢稅;貢品。
1.出自《左傳·昭公十三年》昔天子班貢,輕重以列。列尊貢重,周之制也。卑而貢重者,甸服也。鄭伯,男也,而使之從公侯之貢,懼弗給也。
2.出自《越絕書·德序外傳記》王已失之矣,然終難復見得,于是度兵徐州,致貢周室。
3.出自《春雨堂隨筆》﹝折扇﹞蓋自北宋已有之,倭人亦制為泥金面,烏竹骨,充貢。
4.出自《李家莊的變遷》辛辛苦苦一年,弄下的錢,都給人家進了貢。
4.
相傳為夏代田賦名。
1.出自《孟子·滕文公上》夏后氏五十而貢。
2.出自《求古齋記》孟子不取夏之貢,而取殷之助。
5.
薦舉。參見“貢士”。
1.出自《三國志·蜀志·李恢傳》后貢恢于州,涉道未至。
2.出自《朝奉郎致仕俞公墓志銘》初,其父既貢辟廱,避亂不行,復擯鄉舉。
3.出自《〈北行日記〉序》適督學使者貢余於太學,遂不得已而為遠役。
6.
謂成為貢生。
1.出自《儒林外史》匡超人到家,躊躇了一夜,不曾睡覺,娘子問他怎的,他不好真說,只說:“我如今貢了,要到京里去做官。”
7.
指貢生。
1.出自《明史·選舉志一》洪永間,國子生以數千計,今在監科貢共止六百馀人。
2.出自《清史稿·選舉志一》肆業生徒,有貢有監,貢生凡六。
8.
進。
1.出自《書·顧命》思夫人自亂于威儀,爾無以釗冒貢于非幾。
2.出自《逸周書·大戎》謀和適用,覆以觀之,上明仁義,援貢有備。
3.出自《潛夫論·本政》選舉實則忠賢進,選虛偽則邪黨貢。
9.
示告;告訴。一說通“功”。見王引之《經義述聞·周易下》。
1.出自《易·系辭上》六爻之義易以貢。
10.
賞賜。
1.出自《爾雅·釋詁》貢,賜也。
2.出自《史記·樂書》歌曲曰:“太一貢兮天馬下,霑赤汗兮沫流赭。”
11.
驕傲自大。參見“貢高”。
1.出自《百喻經·磨大石喻》方求名譽,憍慢貢高,增長過患。
2.出自《敦煌變文集·維摩詰經講經文》貢高我慢比天長,折挫應交虛見傷。軟弱柔和如似水,此個名為真道場。
3.出自《復宋太守》如以為大言不慚,貢高矜己,則終將緘默,亦容易耳。
4.出自《讀佛典雜記》貢高傲物,視不己若者不比方人,此我慢意識也。
12.
潰亂。參見“貢憤”。
1.出自《文選·班固〈幽通賦〉》周賈蕩而貢憤兮,齊死生與禍福。
13.
姓。漢有貢禹。
1.出自《廣韻?送韻》貢,姓。漢有瑯邪貢禹。
1.猶笑容﹐笑顏。
1.猶言笑瞇瞇。
1.猶言笑瞇瞇。
1.猶言笑瞇虎。
1.見"笑瞇虎"。
1.猶言笑瞇瞇。
1.亦作"笑迷虎"。
2.指裝出來的笑臉。
1.形容微笑時眼皮微合的樣子。
1.笑容。
2.指帶笑容的假面具。
1.比喻外貌和善而內心嚴厲兇狠的人。
1.猶言笑面虎。
1.形容含笑的樣子。
1.猶言笑悠悠。
1.笑貌。
也作哂納”。納接受。請對方收受贈禮的客套話些微薄禮,不成敬意,請笑納。
1.哄笑吵鬧。
2.取笑逗樂。
1.譏笑;嘲弄。
1.春秋時﹐晉使郄克至齊﹐齊頃公使宮中嬪婦隔帷觀看。郄克跛﹐登階﹐婦人笑于房。克怒﹐出而誓曰"所不此報﹐無能涉河。"后郄克以晉﹑魯﹑衛之師伐齊﹐大敗齊師于鞍。事見《左傳.宣公十七年》﹑《成公二年》◇用以為典。
1.亦作"笑顰"。
2.謂歡笑或皺眉。
1.見"笑嚬"。
1.無機化合物。氣體﹐無色而微甜。人誤吸后﹐則笑不能止﹐故稱。
1.歡笑;笑樂。
1.譏笑;嘲諷。
1.謂欣賞﹑吟詠山水。
1.指笑時面部呈現的神情狀態。
臉上笑容好像能用雙手捧取。形容臉上充滿笑容笑容可掬地走進來|孔明坐于城樓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1.亦作"笑融融"。
2.猶笑盈盈。
1.見"笑溶溶"。
1.猶散亂。
1.見"笑訕"。
1.亦作"笑姍"。
2.譏笑。
1.延續不斷。
1.猶放眼。
1.招聘,招募。
1.仰慕。
1.拖延擱置。
1.見"延髓"。
1.延長壽命。
2.猶迎年。謂祈禱以求豐年。
3.指西漢協律都尉李延年。
4.南朝宋文學家顏延之的字。
1.針灸的異稱。
延長壽命,增加歲數如今的生活好了,又講究科學,真可以延年益壽了。
1.古代帝王賜給老臣的手杖,以示優遇。
1.聘請。
1.古代津渡名。晉時屬延平縣(今福建省南平市東南),故稱。據《晉書.張華傳》載,豐城令雷煥得龍泉﹑太阿兩劍,以其一與張華◇華被誅,劍即失其所在。雷煥死,其子持劍行經延平津,僅躍出墮水。使人入水取之,但見兩龍蟠縈,波浪驚沸。劍亦從此亡去。
即鄭成功廟”,又稱開山王廟”。在臺灣省臺南市。清初建廟,為紀念鄭成功而建,以他的封號延平郡王命祠。正殿供鄭成功塑像,后殿及兩廂祀鄭母、鄭氏子孫像。朱門紅墻,琉璃碧瓦,氣勢雄偉。
1.延長或推遲時日。
1.見"延頸企踵"。
1.見"延頸企踵"。
1.遷延。
1.邀請;招請。
1.延續福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