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亦作“墯”。
2.
落;落下。
1.出自《史記·留侯世家》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墮其履圯下。
2.出自《次同冠峽》詩落英千尺墮,游絲百丈飄。
3.出自《古今小說·吳保安棄家贖友》仲翔痛哭不已,旁觀之人,莫不墮淚。
4.出自《集外集拾遺補編·戛劍生雜記》行人於斜日將墮之時,暝色逼人,四顧滿目非故鄉之人……此時真覺柔腸欲斷,涕不可仰。
5.出自《廣韻?果韻》墮,落也。
3.
脫落。參見“墮顛”。
1.出自《荀子·君道》則夫人行年七十有二,??然而齒墮矣。
2.出自《論衡·道虛》夫蟬之去復育,龜之解甲,蛇之脫皮,鹿之墮角,殼皮之物解殼皮,持骨肉去,可謂尸解矣。
4.
通“惰”。懈怠;懶散。
1.出自《荀子·宥坐》今之世則不然,亂其教,繁其刑,其民迷惑而墮焉。
2.出自《魏書·蕭寶夤傳》人有去留,誰復掌其勤墮?
3.出自《休休亭》而又少而墮,長而率,老而迂,是三者皆非救時之用,又宜休也。
4.出自《將適天臺留別臨安李主簿》江海非墮游,田園失歸計。
5.
猶垛。
1.出自《史記·司馬相如列傳》相如與俱之臨邛,盡賣其車騎,買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當爐
2.出自《香祖筆記》陳后主賚天臺智者大師物,有中藤紙一墮。蓋六朝語。
1.帝王的詔書﹑制令。
1.圣明。借指皇帝。
1.圣旨;皇帝的委命。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謀劃。
1.皇帝的思慮。
1.指皇宮。
1.謂帝王的游賞。
2.帝王的賞識﹑贊賞。
1.皇帝的命令﹑旨意。
1.指帝位。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親筆題字。
1.謂帝王的聽聞。
1.帝王車上懸掛的珠飾網簾。
1.帝王的威嚴。
1.帝王的儀仗﹑侍衛。
1.帝王所作之詩文。
1.指紫微垣。
2.借喻君王。
1.帝王的心意。
1.帝王所居宮室。
1.帝王的威嚴。亦喻指君王。
1.帝王舉行的宴會。
1.喻指帝王的恩澤。
1.帝王內宮。
1.帝王的儀仗。
2.帝王的儀容。
1.借指帝廷﹑君位。扆,帝王座后的屏風。
1.皇帝的旨意或話語。
1.亦作"宸游"。
2.帝王之巡游。
1.帝王所乘車。借指皇帝。
1.屋檐。比喻庇蔭。
2.指帝居。
1.指帝京。清吳長元有《宸垣識略》一書,所記皆當時京師之事。
1.指帝王的詩文。
1.對皇帝的敬稱。
1.帝王的眷注﹑恩寵。瞔,同"眷"。
1.皇帝的賞賜。
1.帝王的手札。
1.皇帝所作的詩文。
1.帝后之正位。
1.帝王的旨意。
1.帝王的心意。
2.偶沿用于稱國家最高領導。
1.帝京,京城。
1.謂帝王的注視﹑觀賞。
1.帝王的關注。
1.即知母。根狀莖可入藥。
1.草名。即五味子。
1.早安。清晨的問候語。
1.清晨散步。
1.早晩參拜。
1.見"晨妝"。
1.指雞清晨啼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