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見“馉饳”。古時一種面制食品。
1.
見“餶飿”。面食的一種。
1.出自《東京夢華錄·是月巷陌雜賣》雞頭穰、冰雪、細料馉饳兒。
2.出自《武林舊事·市食》鵪鶉馉饳兒。
3.出自《金瓶梅詞話》胡秀拿果菜案酒上來,無非是鴨臘、蝦米、海味、燒馉饳之類。
又名朱古力”。英文chocolate的音譯。用可可豆為主要原料制成的一種高熱值糖果食品。根據配料不同,可分為果仁巧克力、香草巧克力、牛奶巧克力等。
1.精于歷算的人。
1.見"巧立名目"。
1.美妙華麗。
1.見"巧挴"。
1.巧于貪求。一說精于驅車策馬之術。
1.機靈而善諂媚。
2.形容姿態(tài)美好。
1.精巧美妙;靈巧高妙。
1.花言巧語。
2.靈巧敏捷。
虛偽浮滑,巧言諂媚便捷巧佞之俗成,其流必至于亂。
1.謂夫妻不相配。用以喻世間多不平之事。
詐取和強搶。常用以形容不擇手段獲取財物或權利他的田地,多半是從老實巴交的鄉(xiāng)親手里巧取豪奪來的。
1.猶巧能。技巧,技能。
1.猶巧言。
1.巧嘴;能說會道。
1.擅長某種技藝的人。
1.工巧裝飾。
2.詐偽粉飾。
1.技藝高明的人。
2.高手藝。
1.詐取與強搶。常用以形容不擇手段獲取財物或權利。
1.謂善用彈丸。
2.喻陰謀中傷。
1.虛偽不實。
1.巧詐虛偽。
1.擅長文辭。
2.指舞文弄墨。
1.即七夕。農歷七月七日之夜。古代婦女于是夜穿針乞巧,故稱。
美好的笑貌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1.機巧之心。
2.巧妙的心思。
令色討好的表情?;ㄑ郧烧Z,偽裝和善,取悅于人。語出《書·皋陶謨》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
1.善于阿諛奉承。
1.同"花言巧語"。
1.湊巧遇到。
1.俗稱農歷七月。參見"巧夕"。
1.機巧詐偽。
1.古諺。巧智偽詐,不如笨拙而誠實。
1.謂機會難得的好事。
1.巧立名目。
1.憂傷。
1.猶凄慘。
1.憂傷。
1.憂愁悲傷。
以奴隸主占有生產資料并占有生產者--奴隸為基礎的社會。人類歷史上第一個人剝削人的社會。奴隸主是統(tǒng)治階級,奴隸是被統(tǒng)治階級。奴隸毫無人身自由,可被任意懲罰、買賣甚至屠殺。奴隸主為維護其統(tǒng)治,于是產生了國家。由于鐵器的使用,以及大規(guī)模的簡單協(xié)作,社會生產力比原始社會有很大發(fā)展,科學、文化、藝術也有很大進步。城市隨之出現,并與廣大鄉(xiāng)村相對立。同時出現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分工和對立。到奴隸社會后期,階級矛盾日趨尖銳,奴隸制度最終被封建制度所代替。
見奴隸主階級”。
人類社會歷史上第一個剝削階級。奴隸主占有生產資料和奴隸,用最殘暴的手段剝削和壓迫奴隸,同時也壓榨自由民,使他們中間的許多人貧困破產,淪為奴隸。隨著奴隸社會的滅亡而退出歷史舞臺。
1.見"奴戮"。
1.俘虜;奴隸。
2.視作俘虜﹑奴隸。
1.亦作"奴僯"。
2.謂施以刑辱,使為奴隸。
1.猶奴家。婦女自稱。
1.猶奴隸。
2.舊時在主人家從事賤役者的通稱。
1.無能和怯弱。奴,通"駑"。
1.謂役使如奴。
1.謂視之如奴,輕視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