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踩,踐踏。腳向下用力。
2.
動詞
穿(鞋、褲子等)。
3.
動詞
〈口〉(北方官話)決裂;一方把另一方拋棄。
4.
同“登”。
1.
升;由低向高攀登。
1.出自《八瓊室金石補正·唐劉孝光造像記》俱免蓋纏,同蹬正覺。
2.出自《南柯記·轉情》呀,蹬上了天壇月正圓。
3.出自《木棉花》可是我抓住鐵欄了,蹬上梯級了。
2.
登記,記載。
1.出自《隸釋·漢稿長蔡湛頌》三載勛最,功蹬王府。
3.
腿和腳向腳底的方向用力。
1.出自《西游記》蹬弩開弓那威勢,一箭箭往前射。
2.出自《水滸傳》〔張順〕便把竹篙望岸邊一點,雙腳一蹬,那只漁船,一似狂風飄敗葉,箭也似投江心里去了。
3.出自《西游記》唿喇一聲,蹬倒八卦爐,往外就走。
4.出自《茶館》我決定改行,去蹬三輪兒!
4.
拋棄;丟棄。
1.出自《南牢記》一則趁趕些錢鈔,二則將幾句動情的言語調戲他,教他好歹蹬了劉墜兒,養上我。
2.出自《收獲》我就是為了來塔里木,對象給蹬了。
5.
踏;踩。
1.出自《紅樓夢》只見鳳姐兒在門前站著,蹬著門檻子,拿耳挖子剔牙,看著十來個小廝們挪花盆呢。
2.出自《祖父的故事·恐怖》接著,別的人也都把腳從木盆里提出來,蹬在長凳上面,用毛巾揩擦起來。
6.
穿。
1.出自《老殘游記》蹬了一雙絨鞋,已經被雪泥漫了幫子了。
2.出自《文明小史》頭上戴頂外國帽子,腳下蹬一雙皮靴。
3.出自《種谷記》他披上袷襖坐了一會,讓自己清醒了一下,才開始蹬上褲子。
4.出自《百花山》忽然有個戰士蹬上鞋跳起來,叫了我一聲,我一看正是梁振江。
7.
方言。鞋后跟。
1.出自《死水微瀾》關于女人腳上的,只有少數的紙花樣,零剪鞋面,高蹬木底。
8.
蹾。重重地往下放。
1.出自《糊涂世界》堂倌也怒道:“客人放尊重些!”立刻把水壺往桌上一蹬。
9.
用同“蹲”。呆;停留。
1.出自《牡丹亭·鬧宴》且在這班房里蹬著,打想一篇,正是有備無患。
10.
用同“蹲”。屈兩膝如坐,臀部不著地。
1.出自《市聲》大利見樹旁許多扁葉子的青草,不辭辛苦,一把擄起衣服,蹬在那里,一棵棵的拔它出來。
2.出自《冷眼觀》忽見遠遠的有幾團黑影子,圍著五六個半明半滅破舊了連字都不完全的燈籠,蹬在那墻根底下。
3.出自《初戀》他蹬在地上,將半個頭伸進在一叢綠葉的中間。
1.神靈的住屋。
2.冥器。燒化給死者用的紙扎房子。
1.指修身養生之術。
2.道教經典《靈飛經》的省稱。
3.仙人腰帶名。
4.仙童名。
5.謂得道成仙。
1.道經名。今《道藏》中有《上清瓊宮靈飛六甲左右上符》及《上清瓊宮靈飛六甲箓》二種﹐合稱《靈飛經》。唐書法家鍾紹京寫有《靈飛經帖》。
1.道家方劑名。以云母﹑茯苓等九味中藥合成。據傳服用后可延年益壽或得道成仙。
1.指宓妃。
2.指娥皇﹑女英。
3.指秦穆公女弄玉。
4.泛指仙女。
5.指漢高祖的嬪妃唐山夫人。夫人有《安世房中歌》十七章傳世。
1.天門。
1.芳草。比喻美德。
2.道家語。指潔凈之氣﹐與"故氣"相對而言。
3.香氣。
1.古代善占吉兇者。
2.見"靈芬"。
1.即鼖鼓。大鼓。
1.謂時勢。
2.春風﹐東風。
3.喻教化。
4.陰慘的風。
5.陰靈的節概。 6.修道者或神靈的風范。
1.神仙境界。
2.冥中轄境。
1.神仙或修道者居處的山峰。
2.指神話中的仙山。
3.山名。在廣東省治西北。
4.山名。在浙江省樂清縣雁蕩山。山下有靈峰寺。
5.山名。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邊。 6.山名。在福建省崇安縣武夷九曲盡處。
1.鳳凰。古以為四靈之一﹐故稱。
1.相傳漢明帝時﹐鄴令王喬有神術﹐每月朔自縣詣尚書臺﹐帝怪其來而無車騎﹐密令太史候望﹐見有雙鳧從東南飛來﹐因伏伺﹐見鳧來﹐舉羅﹐但得一雙舄。見漢應劭《風俗通.正失.葉令祠》。因以為典。
1.上天的符命。
2.指神奇的征兆。
3.道教的符箓。
1.指心。
2.上古神話中蒼帝之廟。
3.指神靈仙道的住所。
4.住宅的美稱。
1.秀美的山岡。
①靈通感應你既為神,豈無靈感|山頂娘娘最靈感,應之如響。②文藝、科學創造過程中突然爆發出來的創造能力。其產生雖帶有偶然性,但它的獲得卻離不開創造者豐富的實踐經驗和知識積累。
1.墓地。
1.猶王綱。朝廷的綱紀法度。
1.抬棺材的杠子。
1.道書。
1.戈的美稱。
1.舊時謂入居人家以索取供奉并能言人吉兇的狐妖精怪。
1.神木的根。
2.植物根苗的美稱。
3.指才德修養。
4.指有才德的人。
5.對祖先的敬稱。 6.指佛祖。 7.性靈﹐智慧。 8.道教指舌根。 9.借指人的身體。 10.仙緣。
1.用以供奉神靈的宮闕樓觀。
2.天帝或仙人住所。
3.指寺廟。
4.對宮殿的美稱。
5.對住宅的美稱。 6.指供奉帝王遺像的宮室。 7.引申指壙宮﹐墓穴。
1.相傳商湯都亳時﹐有神手牽白狼﹐口銜金鉤而入湯庭。見《藝文類聚》卷九九引《田俅子》◇以"靈鉤"為符瑞之典。
1.巧奪天工的建筑。
1.古代旌旗名。
1.神靈居住的山谷。
2.寺名。在江蘇省南京市紫金山東南坡﹑中山陵東。原址在山西南坡獨龍阜﹐名開善寺﹐梁武帝時建。宋名太平興國寺﹐后為蔣山寺。明初以營建孝陵遷今址﹐改名靈谷寺。有無梁殿﹑靈谷塔﹑三絕碑等勝跡。
1.稱仙人的軀體。
2.指悟道的先天素質。
3.指龜甲。古代用以占卜﹐故稱。
4.指佛舍利。
1.見"靈鶴"。
1.六面鼓。
1.傳說中的仙瓜。
1.神魔鬼怪。
2.神奇。
3.指宋時話本的一個類別。多演繹神靈鬼怪的故事。
1.山名。在今四川寶興南。
2.指險要的關隘。
3.道教語。指仙界的關門。
4.道教語。指人體內部器官的重要部位。
1.道觀。
1.仙官。
2.王靈官的略稱。道教奉為護法監壇之神。
3.明代所設的道官。
1.供奉神靈的祠﹑觀。
2.指神靈的住所。
1.神異的光輝。
2.比喻帝王或圣賢的德澤。
3.佛道指人的良善的本性。謂在萬念俱寂的時候﹐良善的本性會發出光耀。
4.漢代魯靈光殿的簡稱。
5.比喻碩果僅存的人或事物。 6.漢王延壽所作《魯靈光殿賦》的略稱。 7.方言∶﹔效果佳。
1.漢景帝子魯恭王所建的宮殿。故址在今山東省曲阜市東『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序﹕"魯靈光殿者﹐蓋景帝程姬之子恭王余之所立也……遭漢中微﹐盜賊奔突﹐自西京未央﹑建章之殿﹐皆見隳壞﹐而靈光巋然獨存。"后因比喻碩果僅存的人或事物。
1.指朝廷的準則﹑禮法。
2.美好的典范。
1.猶君門。
1.指日月星辰之運行。
1.機靈的鬼。
2.喻精粹的詩文。
1.珍奇美好的果實。
2.佛教語。絲毫不爽的果報。
1.大海。古人以為海中多靈怪異物﹐故稱。
2.腦海。
1.即云漢﹐天河。
1.神鳥羽翼的美稱。
1.指柔和恬淡清心寡欲的修養。
2.指祥和的政治氣氛。
3.引申為和諧協調。
4.古代善琴者。
5.殿名。 6.指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