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亦作“悤”。亦作“傯”。
2.
急遽,匆促。參見“怱怱”、“怱忙”。
1.出自《三國志·魏志·華佗傳》適值佗見收,怱怱不忍從求。
2.出自《太子太保龐公墓志銘》上悵然久之,曰:“前者出龐某太怱怱!”蓋以公習知夷狄情,能斷大事故也。
3.出自《淮陰送別徐松之》詩可笑淹留余失策,翻疑君去太怱怱。
4.出自《新婚別》詩暮婚晨告別,無乃太怱忙!
5.出自《剪燈新話·天臺訪隱錄》時移事變太怱忙,物是人非愈怊悵。
3.
同“聰”。參見“怱明”。
1.出自《漢書·郊祀志下》陛下圣德,怱明上通。
1.投降叛變。
1.解下韁繩。指下馬。
1.皇室之女下嫁。
1.謂生命終止。
把旗子降下。
1.猶虛懷﹐虛心。
1.降身屈節。
2.拜服。
1.投降者。
2.服人﹔使人服從。
1.生日。
1.屈身受辱。
1.降下滅國之禍。
1.帶著謙恭的容色。
1.遞減。
1.減罪和赦免。唐韓愈有《皇帝即位降赦賀觀察史狀》。
1.降低身份。
1.謂神靈降臨﹔使神靈降臨。
2.迎神。
1.升降上下。
1.降臨察看。
1.謂帝王誕生。
1.肩負投降之命的使者。
1.謫降之士。
1.猶下凡。
2.誕生﹔出生。
1.猶降赦。
1.猶克星。
1.降服﹐投降。
2.投降的首領。猶降將。
1.賞賜。
2.貶官﹐貶職。
1.表示投降的文書。
1.減罪寬恕。
從大氣中落到地面的固體或液體形式的水,主要有雨、雪、霰、雹等。
1.投降歸順。
1.由死罪降免減等為徒刑。
1.下堂相送。
1.降伏安撫。
1.謂謙恭自下。
2.減少﹔降低。
1.猶下榻。謂禮遇賓客。
1.降生。
1.猶陵替。紀綱廢弛﹐上下失序。
2.貶降(官職)。
1.賜給。
1.投降的表文。
1.敬詞。下問。
1.古代遇有災患病故或天象變異時﹐帝王及大臣皆脫下盛裝換上素服﹐謂之"降物"。
1.俘虜。
1.賜予。
1.座席的西頭。古代賓主相見﹐以西為尊﹐主東而賓西。《儀禮.鄉飲酒禮》"降席坐奠爵。"鄭玄注"降席﹐席西也。"后因以為尊賢禮士之典。
2.撤除宴席。
1.降等承繼爵位。
1.謂降敕褒獎﹐下詔勉勵。
1.賜福。
1.使降服歸順﹐俯伏稱臣。
2.屈服。
1.使賢者屈居下位。典出《論語.衛靈公》﹕"子曰﹕'臧文仲其竊位者與!知柳下惠之賢﹐而不與立也。'"
1.見"降真香"。
2.舊謂每至朔望﹐官吏入廟焚香叩拜。
3.泛指燒香朝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