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地位或輩分高。
2.
動詞
尊奉;敬重。
3.
形容詞
敬辭。用于稱跟對方有關(guān)的人或事物。
4.
量詞
量詞,用于指稱佛像、炮等。
5.
〈書〉同“樽”。
6.
名詞
(Zūn)姓。
1.
尊貴;高貴。引申為高。
1.出自《荀子·正論》天子者,藝位至尊。
2.出自《讀〈荀〉》始吾讀孟軻書,然后知孔子之道尊。
3.出自《東塾讀書記·小學(xué)》《說文》有說轉(zhuǎn)義不及本義者,舉“尊”字酒器(為例)……本義是尊卑之尊。
4.出自《文字聲韻訓(xùn)詁筆記·訓(xùn)詁》其一,但說字形之誼而不及本誼。如“尊,酒器也……”是也。夫酒器所以名為尊者,奉酒以所尊故也。是尊卑之義在前,乃“尊”字之本誼。
5.出自《易·系辭上》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6.出自《周禮·考工記·輪人》十分寸之一謂之枚,部尊一枚。
2.
輩分、地位高或年紀大。亦用以稱輩分、地位高或年紀大的人。
1.出自《禮記·喪服小記》養(yǎng)尊者必易服,養(yǎng)卑者否。
2.出自《孟子·萬章下》曰:卻之卻之為不恭,何哉?曰:尊者賜之。
3.出自《醒世恒言·李道人獨步云門》一族之中,惟李清年齒最尊,推為族長。
4.出自《家報》近日與諸舅尊作禪會,尤是樂事。
5.出自《儒林外史》嚴貢生看了這批……隨即寫呈到府里去告。府尊也是有妾的,看著覺得多事。
3.
稱別人的父親。
1.出自《世說新語·品藻》謝公問王子敬:“君書何如君家尊?”答曰:“固當不同。”
2.出自《送進士劉師服東歸》詩攜持令名歸,自足貽家尊。
3.出自又如:令尊。
4.
稱呼對方的敬詞。
1.出自《與梅圣俞書》久不承問,不審尊體何似?
2.出自《說岳全傳》今蒙員外盛席,意欲去相邀這道友同來領(lǐng)情,不知尊意允否?
3.出自《藝海拾貝·菊花與金魚》你只愛“十丈珠簾”這么一種菊花,你只愛“珍珠鱗”這么一種金魚,自然悉聽尊便。
5.
尊重;尊奉。
1.出自《論語·子張》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
2.出自《史記·高祖本紀》乃詳尊懷王為義帝,實不用其命。
3.出自《舊唐書·禮儀志五》若親盡之外,有王業(yè)之所基者,如殷之玄王,周之后稷,尊為始祖。
6.
同“遵”。遵行;遵從。
1.出自《墨子·備城門》守者必善,而君尊用之,然后可以守也。
2.出自《諸子平議·墨子三》尊當為遵,古字通也。
7.
古盛酒器。用作祭祀或宴享的禮器。早期用陶制,后多以青銅澆鑄。鼓腹侈口,高圈足,形制較多,常見的有圓形及方形。盛行于商及西周。字亦作“樽”、“罇”。
1.出自《說文·酋部》尊,酒器也。
2.出自《禮記·明堂位》泰,有虞氏之尊也;山罍,夏后氏之尊也;著,殷尊也;犧象,周尊也。
8.
置酒;放置。
1.出自《儀禮·士冠禮》側(cè)尊一甒,醴在服北。
2.出自《逸周書·嘗麥》宰坐,尊中於大正之前。
9.
量詞。稱盛酒器。
1.出自《春日憶李白》詩何時一尊酒,重與細論文?
2.出自《喜八弟爾孚見訪即送其楚游》詩幾年千里外,今夜一尊同。
10.
減損。
1.出自《墨子·大取》子深其深,淺其淺,益其益,尊其尊。
11.
撙。節(jié)制;謙抑。參見“尊節(jié)”。
1.出自《易·謙》謙尊而光,卑而不可逾。
12.
姓。明代有尊德。傳為尊廬氏之后。
1.出自《續(xù)通志?氏族略六》明尊德,太湖縣丞。
13.
稱自己的父親。
1.出自《世說新語·品藻》劉尹至王長史許清言,時茍子年十三,倚床邊聽。既去,問父曰:“劉尹語何如尊?”長史曰:“韶音令辭不如我,往輒破的勝我。”
2.出自又如:家尊。
14.
稱伯叔。
1.出自《宋書·謝靈運傳》靈運……謂方明曰:“阿連才悟如此,而尊作常兒遇之。”
15.
引申為重視。
1.出自《左傳·昭公五年》夏,莒牟夷以牟婁及防茲來奔。牟夷非卿而書,尊地也。
16.
泛指一般盛酒器。
1.出自《有酒》詩有酒有酒香滿尊,君寧不飲開君顏。
2.出自《老殘游記》所以城中人士往往於下午攜尊挈酒在閣中住宿,準備次日天未明時,看海中出日,習(xí)以為常。
17.
量詞。稱塑像。
1.出自《古今小說·楊思溫燕山逢故人》信步行到羅漢堂,乃渾金鑄成五百尊阿羅漢。
2.出自《女神·女神之再生》龕中各有人像一尊,手中各持種種樂器作吹奏式。
3.出自《儒林外史》壁桌上供著一尊玉觀音。
18.
量詞。稱大炮。
1.出自《清史稿·兵志六》請令兩廣督臣,續(xù)購大小洋炮……凡八百尊。
2.出自《家》這一次不比昨夜,聲音更近,而且是十幾尊大炮同時開放。
1.激起怨恨。
1.振興。
1.時運昌隆。
1.創(chuàng)建;建立。
2.施工建造。
1.增殖財貨。
1.猶興居。
興趣興致勃勃|干事情光憑興致和熱情是不夠的。
興趣興致勃勃|干事情光憑興致和熱情是不夠的。
1.興致很高的樣子。
1.猶興會淋漓。
清末最早的資產(chǎn)階級革命團體。1894年孫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以驅(qū)除韃虜,恢復(fù)中華,創(chuàng)立合眾政府為綱領(lǐng),并提出了振興中華”的口號◇在香港設(shè)立總部,并在華僑中發(fā)展組織,在國內(nèi)策動反清起義◇成員大都加入同盟會。
1.猶興王。
1.猶興建。
1.興造制作;興建。
2.興起。
3.著手進行。
1.猶猙獰。
1.即猩猩。
1.如流星飛逝。形容疾速。
1.即星輿。
1.星象的異常變化。古時謂將有兇災(zāi)。
1.指北斗的玉衡﹑開陽﹑搖光三星。也稱斗杓﹑斗柄。觀察北斗斗柄的轉(zhuǎn)移,可以知四時,定節(jié)氣。
1.花白的鬢發(fā)。
1.指銀河的光波。
1.根據(jù)星象﹑相貌和卦象預(yù)測人事吉兇。
1.以星相卜卦為職業(yè)的人。
1.如天星密布。
1.憑星而行。
2.星占和推步。
1.星光。
1.星官,星神。
1.往來于天河的木筏。傳說古時天河與海相通,漢代曾有人從海渚乘槎到天河,遇見牛郎織女。見晉張華《博物志》卷三。
2.泛指舟船。
1.猶星隕。
1.如列星環(huán)繞。
1.謂劍鼻飾有星文。
1.日月星辰運行的度次。
1.即星軺。
星的統(tǒng)稱日月星辰|昨夜星辰昨夜風。
1.泛指寶劍。典出晉張華望斗牛間紫氣掘獄屋基得劍事。見《晉書.張華傳》。
1.謂如星宿之陳列有序。
1.指星相符讖之術(shù)。
1.傳說中的仙池名。
1.如流星飛奔。
2.連夜奔走。
3.猶競爭。
1.見"星馳電發(fā)"。
1.謂迅速如流星閃電。
1.通稱沙月子。星蟲綱。體呈圓筒形,無體節(jié),無剛毛。前端有吻,能伸縮,吻端有口,口的周圍具觸手狀突起。體腔很大。世界性分布,我國廣東﹑福建﹑山東沿海均產(chǎn)。可做釣餌,亦供食用。
1.形容文辭富麗。
2.如天星密集。
1.散居。
1.古人為了說明日月五星的運行和節(jié)氣的變換,把黃赤道附近一周天按照由西向東的方向分為十二個等分,叫做星次。十二次的名稱為星紀﹑玄枵﹑娵訾﹑降婁﹑大梁﹑實沈﹑鶉首﹑鶉火﹑鶉尾﹑壽星﹑大火﹑析木。
2.日月五星運行的位置。
1.猶星列。
1.古器物四周繪制的星象紋飾。
1.銀河。
1.猶華燈。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