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亦作“潴”。
2.
使變?yōu)樗>厶帯?/p>
1.出自《漢紀(jì)·平帝紀(jì)》臣聞叛逆之國,既以誅討,則瀦其宮以為污池,納垢濁焉。
2.出自《李愬贈太尉制》在建中歲,泚賊叛逆,惟太師晟實(shí)仗大順,翦而瀦之。
3.
蓄積。
1.出自《水經(jīng)注·滱水》渚水瀦漲,方廣數(shù)里。
2.出自《舊唐書·馬燧傳》乃引晉水架汾而注城之東,瀦以為池。
3.出自《廣陽雜記》旱則赤地千里,潦則漂沒民居,無地可瀦,而無道可行。
4.出自《銀龍集·銀龍的翻身》不意地又從石壁的亂石中間漏出碧森森的潭影。不在近處,想不到那是山半腰白光下瀦的積水。
4.
水停聚處。
1.出自《周禮·地官·稻人》稻人,掌稼下地,以瀦畜水,以防止水,以溝蕩水。
2.出自《北齋》跳蛙浴漏瀦,野谷媚穿果。
3.出自《宋史·河渠志一》〔星宿海〕流出復(fù)瀦,曰哈剌海。
1.帝王的詔書﹑制令。
1.圣明。借指皇帝。
1.圣旨;皇帝的委命。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謀劃。
1.皇帝的思慮。
1.指皇宮。
1.謂帝王的游賞。
2.帝王的賞識﹑贊賞。
1.皇帝的命令﹑旨意。
1.指帝位。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親筆題字。
1.謂帝王的聽聞。
1.帝王車上懸掛的珠飾網(wǎng)簾。
1.帝王的威嚴(yán)。
1.帝王的儀仗﹑侍衛(wèi)。
1.帝王所作之詩文。
1.指紫微垣。
2.借喻君王。
1.帝王的心意。
1.帝王所居宮室。
1.帝王的威嚴(yán)。亦喻指君王。
1.帝王舉行的宴會。
1.喻指帝王的恩澤。
1.帝王內(nèi)宮。
1.帝王的儀仗。
2.帝王的儀容。
1.借指帝廷﹑君位。扆,帝王座后的屏風(fēng)。
1.皇帝的旨意或話語。
1.亦作"宸游"。
2.帝王之巡游。
1.帝王所乘車。借指皇帝。
1.屋檐。比喻庇蔭。
2.指帝居。
1.指帝京。清吳長元有《宸垣識略》一書,所記皆當(dāng)時京師之事。
1.指帝王的詩文。
1.對皇帝的敬稱。
1.帝王的眷注﹑恩寵。瞔,同"眷"。
1.皇帝的賞賜。
1.帝王的手札。
1.皇帝所作的詩文。
1.帝后之正位。
1.帝王的旨意。
1.帝王的心意。
2.偶沿用于稱國家最高領(lǐng)導(dǎo)。
1.帝京,京城。
1.謂帝王的注視﹑觀賞。
1.帝王的關(guān)注。
1.即知母。根狀莖可入藥。
1.草名。即五味子。
1.早安。清晨的問候語。
1.清晨散步。
1.早晩參拜。
1.見"晨妝"。
1.指雞清晨啼鳴。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dān)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