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為了支持身體用棍杖等頂住地面。
1.
支撐;頂著。
1.出自《射雉賦》爾乃搫場拄翳,停僮蔥翠。
2.出自《勸善吟》藏書拄屋脊,不借與凡聾。
3.出自《西游記》那怪大著哩!上拄天,下拄地;來時風,去時霧。你卻怎生近得他?
4.出自《十六字令》天欲墮,賴以拄其間。
2.
謂手持棍棒等頂住地面以支持身體。
1.出自《游悟真寺》詩手拄青竹杖,足蹋白石灘。
2.出自《紅樓夢》賈珍此時也有些病癥在身,二則過于悲痛,因拄個拐踱了進來。
3.出自《雪花飄在滿洲》他母親拄著拐杖,白發(fā)飄舞在北風里,抹著眼淚對他說:“去吧,孩子,不要想念你的媽媽。”
3.
泛指支持。
1.出自《明史·李樸傳》主事沈正宗、賀烺皆與相拄,坐貶官。
4.
撐開,睜開。
1.出自《張?zhí)鞄煛?/span>卻待要拄眼睜睛,覓跡尋蹤。
5.
譏刺;反駁。
1.出自《漢書·朱云傳》有薦云者,召入,攝??登堂,抗首而請,音動左右。既論難,連拄五鹿君。
6.
戳,捅。
1.出自《北夢瑣言·逸文》燕之舊將周歸佑,薊門更變之際,以劍拄心,刃自背出而不死,奔于梁,為騎將之先鋒焉。
2.出自《初刻拍案驚奇》賽兒隨光將根竹杖頭兒拄將下去,拄得一拄,這土就似虛的一般,脫將下去,露出一個小石匣來。
7.
堵塞。
1.出自《明史·申時行傳》諸大臣又皆右時行拄言者口,言者益憤,時行以此損物望。
1.帝王的詔書﹑制令。
1.圣明。借指皇帝。
1.圣旨;皇帝的委命。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謀劃。
1.皇帝的思慮。
1.指皇宮。
1.謂帝王的游賞。
2.帝王的賞識﹑贊賞。
1.皇帝的命令﹑旨意。
1.指帝位。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親筆題字。
1.謂帝王的聽聞。
1.帝王車上懸掛的珠飾網簾。
1.帝王的威嚴。
1.帝王的儀仗﹑侍衛(wèi)。
1.帝王所作之詩文。
1.指紫微垣。
2.借喻君王。
1.帝王的心意。
1.帝王所居宮室。
1.帝王的威嚴。亦喻指君王。
1.帝王舉行的宴會。
1.喻指帝王的恩澤。
1.帝王內宮。
1.帝王的儀仗。
2.帝王的儀容。
1.借指帝廷﹑君位。扆,帝王座后的屏風。
1.皇帝的旨意或話語。
1.亦作"宸游"。
2.帝王之巡游。
1.帝王所乘車。借指皇帝。
1.屋檐。比喻庇蔭。
2.指帝居。
1.指帝京。清吳長元有《宸垣識略》一書,所記皆當時京師之事。
1.指帝王的詩文。
1.對皇帝的敬稱。
1.帝王的眷注﹑恩寵。瞔,同"眷"。
1.皇帝的賞賜。
1.帝王的手札。
1.皇帝所作的詩文。
1.帝后之正位。
1.帝王的旨意。
1.帝王的心意。
2.偶沿用于稱國家最高領導。
1.帝京,京城。
1.謂帝王的注視﹑觀賞。
1.帝王的關注。
1.即知母。根狀莖可入藥。
1.草名。即五味子。
1.早安。清晨的問候語。
1.清晨散步。
1.早晩參拜。
1.見"晨妝"。
1.指雞清晨啼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