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用沉重的東西對準物體撞擊;沉重的東西落在物體上。
2.
動詞
打壞,打破。
3.
動詞
〈口〉事情失敗。
4.
動詞
搗爛;搗碎。
1.
重物掉落在物體上,產生自上而下的沖擊力。
1.出自《紅樓夢》只聽豁啷一響,砸在桌上,書本、紙片、筆、硯等物,撒了一桌。
2.出自《四世同堂》天塌砸眾人哪,又有什么法兒呢?
2.
用重物打、搗、夯。
1.出自《日出》木夯一排一排地砸在土里,沉重的石硪落下,發出悶塞的回聲。
2.出自《東方》你瞧這地,就是用爐灰攙上石灰砸的。
3.
打壞;搗毀。
1.出自《紅樓夢》我們村莊上的人商量著還要拿榔頭砸他呢。
2.出自《茶館》龐四奶奶也未必敢砸茶館。
3.出自《日出》這是碰著四爺好說話的。好,要碰著個刺兒頭,這不連窯子都砸了。
4.
擲;投。
1.出自《花月痕》同秀這一氣,真是發上沖冠,一手將帕子包的東西向碧桃臉上摔來,一手將煙燈砸在地下。
2.出自《紅旗譜》一聽得親生的兒子為“共案”砸進監獄,就失去了定心骨。
5.
指責;數落。
1.出自《金瓶梅詞話》他昨日對著大妗子好不拿話兒砸我,說我縱容著你要他圖你喜歡哩。
6.
比喻事情失敗。
1.出自《龍須溝》我十幾年沒唱了,萬一唱砸了,可怎么辦呢?
2.出自《收獲》你考好了,也不過再干幾年,萬一考砸了,別人就會說你又老又沒水平。
1.戰事連續不斷。
1.星名。
1.倭國官名。
1.指充軍年限。
1.古軍用驛站之一種。
1.指流放到邊遠地區服苦役的人的妻子。
1.軍事方面約定的限期。泛指軍令。
軍隊的旗幟。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為紅地兒,左上角綴金黃色五角星和‘八一’兩字。
1.軍隊的士氣。
1.軍用的器具。如鼓鐸﹑槍械等。
1.戰場;前沿陣地。
1.軍用的錢財。
根據戰略需要劃分的軍事區域。設有領導機構,統一領導該區域內軍隊的作戰、訓練、政治、后勤,以及衛戍、兵役、民兵等工作。
1.軍隊用的警犭。
有軍籍的人;服兵役的人。
1.軍事責任;軍事任務。
1.軍隊;軍事。
1.官名。觀軍容使的省稱。唐代后期為監視出征將帥的最高軍職。
1.幞頭之一種。
1.軍中的賞賜。
1.軍中所祭的社主。
1.指服兵役的人。
2.應服的兵役。
1.軍樂。
2.軍隊的聲威﹑聲勢。
3.軍中的喧鬧之聲。
①古代官名。掌管監察軍務。②舊時小說戲曲中所說在軍中擔任謀劃的人,現泛指給人出主意的人狗頭~ㄧ你要下象棋,我來給你當~。
1.軍用器械和糧餉。
2.戰果。
3.兵戎之事。
1.軍用糧秣。
1.官名。掌軍中的賞功罰罪。
1.軍中的市場。
2.星名。
與軍隊或戰爭有關的事情~工作ㄧ~行動ㄧ~基地ㄧ~科學。
國家在戰爭或其他特殊情況下采取的一種措施,由軍事部門暫時接管特定的單位、局部地區,以至國家政權。
1.由軍事機關的人員組成的管理地方事務的機構。
研究戰爭和戰爭指導規律的科學。
1.軍隊的力量。亦指軍事勢力。
1.軍隊的前鋒。
1.軍事文書。
2.有關軍事﹑兵法的書。
1.軍隊的統帥;軍中的將帥。
1.官名。職為監軍。
1.軍隊駐地。
1.清設在新疆﹑蒙古西北兩路的郵驛。專管軍報和文書的遞送。
1.清在西北邊區設置的軍郵之一。
1.軍用的庫藏。
1.軍中陰謀奸惡者。
1.官給軍營耕牧的田地。
1.軍中的條規。
1.軍中的文告。
1.辦理軍事的廳堂。
1.軍事方面的統率者。
2.清末新軍軍一級最高官稱。
3.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的省稱。國民黨的特務組織之一。1938年成立。前身為復興社核心組織力行社的特務處。1946年6月,軍統局的公開武裝特務部分劃歸國防部二廳,秘密核心部分改組為國防保密局。
1.軍官名。掌宿衛。唐置,宋沿之。
2.方言。猶軍隊。
1.指駐屯的軍隊。
2.謂利用駐屯軍隊就地耕種土地。
1.軍隊的威嚴或聲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