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多種多樣的,不單純的。
2.
形容詞
正項以外的;正式的以外的。
3.
動詞
混合在一起;摻雜。
4.
形容詞
雜亂。
1.
亦作“襍”。亦作“雑”。
2.
混雜;參雜。
1.出自《逸周書·程典》士大夫不雜於工商。
2.出自《采蓮賦》蓮花亂臉色,荷葉雜衣香。
3.出自《老學庵筆記》有楠木版揭梁間,甚大,書杜詩,筆亦雄勁,體雜顏柳,不知何人書。
4.出自《書影》廋辭隱語,雜以詼諧者,非文也。
5.出自《干校六記·下放記別》我先在學部大門口的公共汽車站等待,看見默存雜在人群里出來。
3.
駁雜;不精純。
1.出自《莊子·刻意》純粹而不雜,靜一而不變,惔而無為,動以天行,此養神之道也。
2.出自《與陳伯之書》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
3.出自《答呂毉山人書》又自周后文弊,百子為書,各自名家,亂圣人之宗,后生習傳,雜而不貫。
4.出自《上皇帝言事書》夫人之才,成於專而毀於雜。
5.出自《我的修養要則》加緊學習,抓住中心,寧精勿雜,寧專勿多。
4.
紊亂;使紊亂。
1.出自《墨子·非攻下》日月不時,寒暑雜至。
2.出自《后漢書·趙咨傳》至于戰國,漸至頹陵,法度衰毀,上下僭雜。
3.出自《秋雨排悶十韻》螢飛明暗廡,蛙鬧雜疏更。
4.出自《盛世危言·商務三》再由各府、州、縣札飭各工商設立商務公所。須如王君紫詮所云:毋恃官勢,毋雜紳權……當聽工商仿西法投筒自舉高董。
5.
多;繁多。
1.出自《荀子·性惡》齊給便敏而無類,雜能旁魄而無用。
2.出自《諭河南河北租米折留本州詔》今歲屬和平,時遇豐稔,而租米所入,水陸運漕,緣腳錢雜,必甚傷農。
3.出自《白毛女》人多眼雜,說話不方便。
6.
裝飾。
1.出自《楚辭·離騷》為余駕飛龍兮,雜瑤象以為車。
2.出自《子虛賦》被阿裼,揄舒縞,雜纖羅,垂霧縠。
7.
兼及。
1.出自《孫子·九變》是故智者之慮,必雜於利害。雜於利,而務可信也;雜於害,而患可解也。
2.出自《楚辭·離騷》雜申椒與菌桂兮,豈維紉夫蕙茝?
3.出自《薛君妻崔氏墓志》恩其故他姬子雜己子,造次莫能辨。
8.
共同,一起。
1.出自《國語·越語下》逆節萌生,天地未形,而先為之征,其事是以不成,雜受其刑。
2.出自《漢書·雋不疑傳》公車以聞,詔使公卿將軍中二千石雜識視。
3.出自《新唐書·顏師古傳》詔公卿博士雜定其儀,而論者爭為異端。
9.
一種詩體。參見“雜詩”。
1.出自《文選·王粲〈雜詩〉》雜者,不拘流例,遇物即言,故云雜也
2.出自《札樸·雜詩》案《文選》王仲宣、劉公干、魏文帝、陳思王、嵇叔夜、傅休奕、張茂先、棗道彥、左太沖、張季鷹、張景陽、王景立皆有雜詩。
10.
古代雜劇、傳奇中生、旦、凈、丑以外的一種行當,一般扮演各種臨時上場、無關重要的人物。
1.出自《陳州糶米》雜扮糴米百姓三人同上云。
2.出自《鸞??記·途逅》丑同雜急推車下。
3.出自《桃花扇·哄丁》雜扮監生四人上。
11.
通“集”。集合;聚集。
1.出自《易·系辭下》若夫雜物撰德,辨是與非,則非其中爻不備。
2.出自《荀子·禮論》文理情用,相為內外表里,并行而雜,是禮之中流也。
3.出自《漢書·谷永傳》三難異科,雜焉同會。
4.出自《〈文選〉序》若其贊論之綜緝辭采,序述之錯比文華,事出於沈思,義歸乎翰藻,故與夫篇什,雜而集之。
5.出自《奉和裴相公東征》旗穿曉日云霞雜,仙倚秋空劍戟明。
12.
通“匝”。圓周。
1.出自《易·系辭下》《恒》,雜而不厭。
2.出自《墨子·雜守》塹再雜,為縣梁。
3.出自《淮南子·詮言訓》以數雜之壽,憂天下之亂。
13.
組合;配合。
1.出自《周禮·考工記·畫繢》畫繢之事,雜五色,東方謂之青,南方謂之赤,西方謂之白,北方謂之黑,天謂之玄,地謂之黃。
2.出自《文心雕龍·原道》夫玄黃色雜,方圓體分。
3.出自《韋諷錄事宅觀曹將軍畫馬圖歌》其余七匹亦殊絕,迥若寒空雜霞雪。
4.出自《〈五雜俎〉序》五行雜而成時,五色雜而成章,五聲雜而成樂,五味雜而成食。
1.佛教語。"轉輪王"的略稱。
1.車輪周圍邊緣的部分。
1.圓形花紋。
1.猶車馬。
1.佛教語。佛三十二相之一,謂佛足掌有千輻輪形印紋。
2.塔頂上的輪蓋。通常有九層,故也稱九輪。經律中又有相輪﹑金剎﹑金幢﹑露盤等名。
1.指車輿。
1.即休閑地。在一定時期內不種作物,但仍進行管理,借以休養地力的耕地。
1.圓形。
2.指太陽。
1.農業上稱某一個耕種時期不種植農作物,讓土地空閑起來以恢復地力。
2.指職工輪流休息。
1.古代一種供顯貴乘的輕便車。喻祿位。
1.輪流訓練。
1.形容房屋高大眾多。語出《禮記.檀弓下》"晉獻文子成室,晉大夫發焉。張老曰'美哉輪焉!美哉奐焉!'"
1.車輪和馬脖套。泛指車馬。
1.即環窯。硅酸鹽工業的一種連續燒成設備。具有環形的隧道結構。用于燒制磚﹑瓦﹑粗陶器及耐火材料等。
一種帶車輪能夠移動的椅子,專供截癱者、病弱者或殘疾人作為代步工具。有手動和電動兩種。手動輪椅以轉動手動圈驅動,可折疊攜帶。電動輪椅由直流電機驅動。
1.車轍。
1.輪人和輿人。古代造車的工人。
2.指車輪,車輿。
1.指車輛。
2.喻經世可用之材。
1.猶浮云。
1.像車輪以車軸為中心那樣運轉。
1.即輪作。詳"輪作"。
1.亦作"輪?"。
2.謂揮動鍘刀。比喻手段高強。
1.見"輪值"。
1.彈奏弦樂器的一種指法。幾個手指交替動作,連續彈撥。
1.即輪作。詳"輪作"。
1.輪船。
1.圓周。
1.旋轉;回旋。
2.環繞。
3.輪流。
1.旋轉活動的坐椅。
1.車輛或機械上能夠旋轉的圓形的部件。
1.車馬騎從。
1.也稱輪種﹑輪栽。耕作制度的主要組成部分。在一定年限內,同一塊土地上按預定的順序,輪換種植不同的作物∠理的輪作,可以恢復和提高土地肥力,防除病﹑蟲﹑雜草,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
1.棆木制的屋椽。
1.蜷伏躲藏。
1.蜷縮。
1.伏匿。
1.蜷伏。
1.謂隱居潛伏。
1.伏處,隱居。
1.猶踚居。
1.屈身倒地。
1.蜷伏畏縮。
1.拳曲的形狀。
1.蜷屈。
1.盤膝而坐。
1.猶言眾矢之的﹐眾人議論的目標。
1.謂論罪得到批準。亦泛指定罪判刑。
2.謂報答恩情。
1.選擇比較。論﹐通"掄"。
1.黑色箭。
隋代詩人。字子行,范陽涿(今屬河北涿州)人。曾出仕北齊、北周。入隋后官至散騎侍郎。其詩長于七言,善于用典。有《從軍行》等名篇◇人輯有《盧武陽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