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書〉墜落。隕落。
1.
墜落。
1.出自《易·姤》有隕自天。
2.出自《左傳·莊公七年》夜中星隕,如雨。
3.出自《淮上別范大》詩悲風隕涼葉,送歸怨南楚。
4.出自《天安門詩抄·〈蝶戀花〉詞之三》一夜星隕淚似雨,怎舍神州酣戰忽歸去。
2.
失去;喪失。
1.出自《詩·大雅·綿》肆不殄厥慍,亦不隕厥問。
2.出自《寡婦賦》獨指景而心誓兮,雖形存而志隕。
3.出自《鞠歌行》年難留,特易隕。
3.
毀壞;敗壞。
1.出自《管子·中匡》古之隳國家隕社稷者,非故且為之也。
2.出自《淮南子·覽冥訓》庶女叫天,雷電下擊,景公臺隕,支體傷折,海水大出。
3.出自《史通·疑古》世濟其美,不隕其名。
4.
通“殞”。死亡。
1.出自《左傳·襄公三十一年》巢隕諸樊,閽戕戴吳。
2.出自《夷堅甲志·江心寺震》復入廚,引一人出,亦隕于外。凡死者六人。
3.出自《大同書》嬰孩無知,雖使隕于母胎,夭于襁褓,啜氣欲絕,豈識患苦。
1.清冽的香氣。形容梅花的香氣。
2.清冽的香氣。亦借指梅花。
3.清冽的香氣。借指桂花。
1.寒夜。
1.貧寒低微。
1.清冷的早晨。
1.寒夜里的燒殘的燭灰。
1.中醫病名。因寒邪客腸胃所致,癥見腸鳴腹痛,便瀉稀水等。
①因失望而痛心孩子這樣不爭氣,真叫人~。②害怕。
1.亦作"寒心消志"。
2.形容擔心憂慮。
1.嚴寒將到的信息。
指寒夜的星斗~點點丨~閃爍。
1.生食的珍饈。指瓜果之類。
1.貧窮的夫婿。
1.見面時談天氣冷暖之類的應酬話。
1.指傳說中西方極遠處荒寒穴居的地方。
1.天冷下雪。
2.寒冷的雪。
1.寒冷的水涯。
1.寒天的烏鴉;受凍的烏鴉。
2.烏鴉的一種。也稱慈鴉﹑慈烏﹑孝烏﹑小山老鴰。形體比普通烏鴉小,叫聲較尖。頸﹑腹﹑胸呈灰白色,其余部分黑色。舊傳能反哺其母。
1.謂寒天萌發的幼芽。
1.寒鴉。
1.見"寒煙"。
1.高寒的山崖。
2.山巖名。在浙江省天臺縣西南七十里。因寒山子而得名。參見"寒山"。
1.蚰蜒。因棲息于陰濕之地,故稱。
1.冰涼的硯臺。常以襯托環境的凄清冷落。
1.亦作"寒艷"。
2.猶冷艷。
1.古人稱似火而不能引起燃燒的光焰。
1.寒天的雁。亦作"寒鴈"。詩文中常以襯托凄涼的氣氛。
1.見"寒雁"。
1.燉制的鷃鳥肉。
1.我國優良綿羊品種之一。分布于河南﹑河北﹑山東﹑山西等省。
1.凍瘡。
1.陰冷的窯洞。謂破窯洞。舊時窮苦人常賴以棲身。
1.寒凍和暴熱。
1.寒冷或凄涼的原野。
1.寒天草木的枯葉。
1.寒涼的液體。指眼淚﹑泉水﹑鼻涕等。
御寒的衣服,如棉衣、棉褲等。
1.清涼的水波。
1.寒冷的陰氣;寒氣。
2.指寒冷陰濕。
1.凄涼的聲音。
1.謂凄厲鳴叫。
2.謂于清冷環境中長吟。
1.蚯蚓。
1.舊指經濟學。
1.同"計功行賞"。
1.謂精心研究計算。
1.指三司要職。
1.考慮﹔計較。
1.宋代三司使的地位﹐與中書省的參知政事和樞密院的樞密使相等﹐因稱三司為"計省"或"計院"。
1.古代州郡計吏。
1.運籌謀畫。
2.計量天運。
1.古代州郡計吏用于登記﹑上報人事﹑戶口﹑賦稅等的帳冊。
2.計算帳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