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亦作“趯”。
2.
跳躍。
1.出自《易·乾》或躍在淵。
2.出自《荀子·勸學》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3.出自《贈從弟弘元》詩憩鳳在林,養龍在泉。舍潛就躍,假云翔天。
4.出自《泰山極頂》這輪紅日,從我們民族歷史的地平線上一躍而出。
3.
迅疾貌。
1.出自《說文·足部》躍,迅也。
2.出自《平淮西碑》盡抽其有,聚以防我,西師躍入,道無留者。
4.
引申為迅速趕上。
1.出自《協作》他擔心徐明的思想問題沒解決,回去后不能馬上把這項工作躍上來。
5.
心動貌。
1.出自《謝敕使入光嚴殿禮拜啟》微心悚躍,上謝無辭。
2.出自《信州重修學記》士乃附悅,有躍于心。
6.
上豎;上舉。
1.出自《文選·左思〈魏都賦〉》介胄重襲,旌旗躍莖。
2.出自《由舍身巖至文殊獅子巖記》至遇懸石飛壁,下蹙無地,毛發皆躍。
7.
物價上漲。參見“騰躍”。
1.出自《漢書?食貨志下》而不軌逐利之民畜積余贏以稽市物,痛騰躍,米至石萬錢,馬至匹百金。
2.出自《鹽鐵論?本議》縣官猥發,闔門擅市,則萬物并收;萬物并收,則物騰躍。
1.形容峰巒險峻,向下傾斜。
1.仆倒;覆敗。
1.欽慕別人的風采。
1.見"傾隕"。
1.喪亂;危殆。
1.傾心佩服。
1.傾身撫掌。指喜樂過度而有失常態。
1.投靠;依附。
1.顛覆;覆滅。
2.倒塌;翻倒。
3.傾軋陷害。
4.謂邪僻不正,反復無常。
5.竭盡,全部拿出。
1.車上的傘蓋靠在一起。
2.指初次相逢或訂交。
1.形容對人極其忠誠。
1.巍峨的宮殿。望之似欲傾墜,故稱。
1.排斥陷害。亦指謀害之意。
1.斟酒。
1.惑亂。
1.傾覆邦國。
2.謂耗盡國力。
3.舉國,全國。極言人多。
4.形容女子極其美麗。
5.指美女。
《漢書·孝武李夫人傳》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后以傾國傾城”或傾城傾國”形容女子極為美麗。
1.驚駭。
1.坑害;陷害。
1.傾駭,驚駭。
1.謂吸盡河水。
2.謂河水傾瀉直下。形容文詞流暢奔放。
3.指銀河。
1.謂以酒壺注酒。亦借指飲酒。
1.盡情吐露情懷。
1.指斜陽。
1.指動亂。
2.謂言辭曲折。
1.倒塌毀壞。
1.謂投契而歡暢。
1.迷惑;迷戀。
1.三國魏曹植《求通親親表》"若葵藿之傾葉太陽,雖不為之回光,然終向之者,誠也。臣竊自比葵藿。"后因以"傾藿"比喻忠于皇帝。
1.謂降低自己的身份。形容態度真誠恭敬。
1.傾軋排擠。
1.拿出全部家產。
2.指家產蕩盡。
3.全家。
1.見"傾家蕩產"。
全部家產都沒有了人不學好,濫吃濫用,縱有家財萬貫,也會傾家蕩產。
1.用盡全部家產。
1.拿出或喪失掉全部家產。
1.狡詐。
1.傾身接談,會見。
1.倒盡。指消耗干凈或全部拿出。
1.見"傾襟"。
1.亦作"傾衿"。
2.推誠相待。
1.盡心竭力。
1.西斜的太陽或日光。
1.過分貪求。
1.《左傳.成公十七年》"仲尼曰'鮑莊子之知不如葵,葵猶能衛其足。'"杜預注"葵傾葉向日,以蔽其根。"后因以"傾柯衛足"指善于保護自己。
1.猶渴念。
1.指很短的時間。猶言即刻,片刻。
1.謂全部傾倒出來。庋,放東西的架子。
1.謂全部傾倒出來。
1.殘破倒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