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打呃。
1.出自《說文·口部》噦,氣忤也。
2.出自《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央生濕……在變動為噦。
2.
引申為欲言又止貌。參見“噦噫”。
1.出自《樂府詩集·清商曲辭二·歡好曲三》逶迤總角年,華艷星間月。遙見情傾廷,不覺喉中噦。
2.出自《送文暢師北游》詩幽窮共誰語,思想甚含噦。
3.
嘔吐。亦指嘔吐物。
1.出自《艾子雜說·艾子好飲》一日大飲而噦。門人密抽彘腸致噦中。
2.出自《醫宗金鑒·雜病心法要訣·嘔吐噦總括》有物有聲謂之嘔,有物無聲吐之征,無物有聲噦乾嘔。
3.出自《儒林外史》嚴貢生坐在船上,忽然一時頭暈上來,兩眼昏花,口里作惡心,噦出許多清痰來。
4.出自《三千里江山》說是腿轉筋了,又說是胸口痛,干噦,醫生也看不出個頭肚來。
4.
唾,用力吐唾沫。
1.出自《金瓶梅詞話》〔武大〕被婦人噦在臉上道:“呸,濁東西!你是個男子漢,自不做主,卻聽別人調遣。”
2.出自《醒世姻緣傳》計氏望著那養娘,稠稠的唾沫猛割丁向臉上噦了一口。
5.
唾罵;唾棄。
1.出自《南齊書·劉祥傳》卿素無行檢,朝野所悉……何意輕肆口噦,詆目朝士。
2.出自《與王堯衢編修書》〔仆〕閑飲食于富貴之家,腥膏滿案,且噦之而投箸矣。
3.出自《明故陜西按察使徐公墓志銘》喬以贓敗,秦人皆噦其名。
1.義理情致。
1.中醫術語。調理中氣。
1.亦作"理妝"。
2.整理妝飾。
1.猶政績。
1.道理準確。
1.旱蓮的別名。
1.猶鯉庭。
1.見"鯉魚風"。
1.竹制的捕魚器具。狀似簍籠。
1.猶鯉庭。
1.書信。
1.書信。
《論語·季氏》載,孔鯉趨而過庭”,其父孔子教訓他要學詩、學禮◇因以鯉庭”為子受父訓的典故鯉庭傳事業。
1.魚名。身體側扁,背部蒼黑色,腹部黃白色,嘴邊有長短須各一對。肉味鮮美。生活在淡水中。
2.漢蔡邕《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后因以"鯉魚"代稱書信。
3.借指傳遞書信者。
1.九月風;秋風。
1.即鯉魚。
1.波浪聲。
1.迅疾充沛。
1.甘美的泉水。澧,通"醴"。
長江中游支流,屬洞庭湖水系。源出桑植縣北,流經湖南省西北部。長388千米。可通航。
1.甜美的泉水。澧,通"醴"。
1.酒杯。
1.古代行冠禮,賓客酌冠者醴酒時的祝辭。
1.甜酒。
1.不再特別準備甜酒。比喻對人的禮敬漸漸減弱。
1.美酒。
1.酒漿。
2.糖粥。
1.醴酒,甜酒。
1.甜美的泉水。
2.指及時之雨。
1.即唐魏征《九成宮醴泉碑銘》。唐貞觀六年,太宗避暑陜西麟游九成宮,得泉而甘,因更名醴泉,敕魏征撰銘◇經書法家歐陽詢書之刻石,字體純熟嚴整,后世推為唐楷第一。
1.藥酒。
1.水名。醴,通"澧"。
2.甘美的水。
1.甘美的泉水。
1.甜酒和白酒。
1.烏鱧的腸。可入藥。
2.草名。亦名蓮子草﹑旱蓮草。
1.烏鱧魚的卵經加工制成的食品。
1.見"力巴"。
1.猶事倍功半。形容費力大,收效小。
1.謂致力于農業生產。古代以農為本,故稱。
力使物體發生轉動時,力的作用線與轉動軸間的垂直距離。
1.努力爭辯或辯白。辨,通"辯"。
1.力量薄弱;能力小。
1.能力小,擔負不了。語本《易.系辭下》"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易》曰'鼎折足,覆公餸,其形渥。兇。'言不勝其任也。"
1.有勇力之臣。
2.古代伯的自稱。
努力堅持~異議ㄧ~正義。
盡力促使~此事成功。
〈方〉①力氣;力量~大ㄧ有~。②效力;作用化肥比糞肥~來得快。
1.同"力均勢敵"。
1.從事體力勞動的人◇多指出賣勞力的人。
1.古代丑男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