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廳堂前部的柱子;也泛指柱子。
2.
量詞
〈書〉房屋一間為一楹。
1.
廳堂的前柱。
1.出自《詩·小雅·斯干》殖殖其庭,有覺其楹。
2.出自《左傳·莊公二十三年》秋,丹桓宮楹。
3.出自《食曲河驛》詩群鳥巢庭樹,乳雀飛檐楹。
4.出自《重修瑞金縣署記》大當為楹五,有東西廊為楹二十有四。
2.
量詞。房屋計量單位。屋一列或一間為一楹。
1.出自《新唐書·隱逸傳·陸龜蒙》〔陸龜蒙〕有田數百畝,屋三十楹。
2.出自《齊東野語·多藏之戒》王黼盛時,庫中黃雀鲊,自地積至棟,凡滿二楹。
3.出自《初刻拍案驚奇》堂旁有兩楹側屋,屋內三面有櫥。
4.出自《紅樓夢》忽抬頭見前面一帶粉垣,數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
1.正直的謀議。
1.直爽懇切。
1.正直敢言的人。
1.正直之言﹐直言。
1.剛直的議論﹔直言不諱的議論。
1.正直。
2.指正直的言論。
1.正直。亦指正直的人。
1.麥子的統稱。
1.水廣闊貌。
1.我國南方農村把垃圾﹑樹葉﹑雜草﹑糞尿等放在凼里漚制成的肥料,主要用作稻田基肥。
1.方言。田中或田邊臨時用泥筑起埂子的漚糞小坑。
1.拖延。
1.無定止貌。
1.蕩滌;沖刷。
1.跌宕。謂富于變化,不呆板。
1.采石工。
1.流動而明麗。
1.流動而富于變化。
1.放逸豪爽。
1.天極高處之氣。借指高空。
2.昏暗;愚昧。
1.躲閃跌倒。
1.虛浮不實的言詞。
1.豪縱不羈。
1.拖延。
1.放蕩;放逸。
1.見"宕逸"。
1.亦作"宕軼"。
2.奔放灑脫。常用以形容人的才情與藝術作品的風格。
1.拖欠未還的賬。
1.蕩子。指離鄉外游,久而不歸之人。
1.突然躍起。
1.用有花紋的石頭造的墻基。
1.古樂名。
1.《史記.高祖本紀》"秦始皇帝常曰'東南有天子氣',于是因東游以厭之。高祖即自疑,亡匿,隱于芒碭山澤巖石之間。呂后與人俱求,常得之。高祖怪問之。呂后曰'季所居上常有云氣,故從往常得季。'"后因以"碭瑞"借指祥云。
1.沖撞;冒犯。
1.激蕩。
2.澆薄;不莊重。
1.破產,耗盡產業。
1.謂喪失全部家產。
1.沖擊敵方軍陣。陳,同"陣"。
1.掃蕩滅除。
①寬廣無邊的樣子大海蕩蕩。②(胸b05d)寬闊的樣子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③形容平坦路蕩蕩。
1.飄忽貌。
1.積水長草的洼地。又稱蕩田。
1.擺動。
1.猶蕩平。
1.布幅下垂的軍旗。
1.花費完。
2.敗壞。
1.抵御行路風寒。亦用為比喻義。
2.頂風。
1.古指蕩子之婦。
2.古指倡婦。
3.指淫蕩的婦女。
1.動搖顛覆。
1.迅疾流動。